獲“建筑師大獎”遭質疑
10月22日下午,演員江一燕在名為“江小爬LOVE”的新浪微博賬號上,發出了一條獲獎感言:“歷時五年的‘LOVE JYY VILLA’以工作室+住宅獲得了美國建筑大師獎的包括室內、建筑、園林三個獎項。第一次參與設計,跨界建筑,謝謝陪我一起執著的團隊。”并配上了自己在現場的獲獎照片。
此信息迅速引發各方質疑。質疑點主要包括三類,分別是名稱質疑、獎項質疑和跨界質疑。名稱質疑在于,據悉,這個建筑的主人實際上就是她本人。按照獲獎項目的網頁介紹,建筑師為一位德國人。有很多網民質疑,提出要求也算參與設計、參與想法也算建筑師?獎項質疑在于,她提到的這個美國建筑設計大獎,在新聞通稿里稱是最具權威的世界級獎項之一,是建筑和設計行業的標桿。然而隨后被網民扒出,這個獎設立僅有4年,一次頒發200多個項目獎,含金量并不高。爭議最大的在于跨界質疑。有網民表示,“建筑設計可是高精專業,專業要求很高”“人家建筑行業天天熬夜畫圖,苦讀七八年,一個演員隨隨便便跨個界就得了建筑獎?”
面對質疑,江一燕發文回應,語氣強硬否認自己造假,并回懟“如果有人認為隨便都可以做完活動去美國建筑大師獎頒獎現場拿著獎牌秀一下,那請大家一起來呀”。然而,這次回應掀起了更大的波瀾,當晚,#江一燕回應獲建筑獎爭議#攀升至微博熱門話題榜首。
過往被深扒,“江一燕體”上熱搜
伴隨著此次建筑獎引發的風波,關于江一燕的話題逐漸延伸至更多領域,其2012年出版的散文隨筆書《我是爬行者小江》被扒出,其中的部分內容又引發輿論新一輪強勢關注——
“午后,玻璃杯里的red wine(紅酒)融化了冰雪,radio(收音機)里傳來的老歌真美”“得知我的visa(簽證)是一年有效,便立即決定前往Australia(澳大利亞)。從選擇城市到book(預定)學校只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偶爾也可以小奢侈一下,用發電車接上iPod(由‘蘋果’推出的一種大容量MP3播放器)”……類似文字引發網民群嘲,不少人爭相模仿,稱之為“江一燕體”。
觀察者網在《“江一燕體”hot(火)了!》 一文中表示,中英文夾雜大家早就見多不怪,為啥江一燕又成了眾矢之的?除了其搖搖欲墜的“才女”人設和最近的“蹭獎”風波帶來的熱度,就要“歸功于”神來之筆的“括號注釋法”了。畢竟連money、bus這種單詞都擁有帶括號的注釋地位,少兒注音讀本之外,散文集能達到這樣的程度,真的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不過,這也不是江一燕第一次被扒。2015年,她高調曬出獲得“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獎”,但后來被網民扒出該獎項實際上全稱是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的“華夏典藏獎”,只是合作方《華夏地理》辦的一個國內比賽,一共只有15個名人參加。
明星“人設”翻車,輿論呼喚專業精神
事實上,爭議產生后,建筑大師獎負責人對獲獎信息給出回應稱,獎項不考察每個設計團隊成員或客戶在設計過程中的個人貢獻水平,是頒發給整個公司和團隊。關于設計流程和設計團隊貢獻的詳細信息,則需要向建筑公司咨詢。言外之意是,其實江一燕得獎本身并沒有問題,但獎項是團隊獎,突出個人的做法并不合適。
有觀點認為,此次江一燕被圍攻,一是她宣稱的獲獎是典型的侵占團隊成果;二是她無知無畏地把建筑矮化為一種狹義的“藝術”,然后用以包裝自己,無視建筑領域嚴謹的技術和科學知識。通俗意義上講就是,她沒有對團隊工作報以足夠的尊重,沒有對“隔行如隔山”產生足夠的敬畏。
近些年,明星跨界現象并不罕見。從博士后到建筑師、攝影師,翻車的“人設”不一而足。終究是自身素質不足,卻又想要光環傍身,禁不住深究,最終以鬧劇收場。網民指摘江一燕在演員的本職工作中不夠敬業,代表作寥寥無幾,一味營造“全能人設”,本質上正是對踏實做好本職的呼喚。正如《揚子晚報》評論稱:“打鐵還需自身硬,還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吧。”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輿情分析師 王芳)
關鍵詞: 江一燕獲獎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