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狼隊,熱刺踢出了穆里尼奧上任后最主動的半場。這種主動,源自穆里尼奧極具魄力的求變。
開場343,這變陣很有想法。
熱刺開場的343
三中衛(wèi),戴爾居中,用的是他的不亂跑(實際也跑不動),釘在那里作為支柱;坦甘加與桑切斯一左一右,穆帥解釋“因為他們是我們速度最快的后衛(wèi)”,三中衛(wèi)寬度不夠,左右兩人常要橫向彌補兩側(cè)的空位,需要速度。
左邊翼用的是本-戴維斯,效果較差,他速度不算快,是典型的左后衛(wèi)而非左邊翼,踢四后衛(wèi)時落位防守還湊合,但踢邊翼,他跑上跑下的能力不足,進攻貢獻為零,撐不起一條邊。但熱刺實在沒人可用,塞塞尼翁太嫩,要有個切爾西的阿隆索就解決問題了。對比一下右翼的奧利耶,一人撐一條邊,能跑能沖的特點被釋放出來,莽人就用他的莽勁,這場表現(xiàn)至少不算差。
中前衛(wèi)的選人和搭配思路也很清楚。溫克斯+洛塞爾索,這是熱刺控與傳最好的兩個中前衛(wèi)。343陣型,又是高位壓迫踢法,中場能控住球不丟是關(guān)鍵,否則一旦丟球,中后場人數(shù)少,大片空當留給對手打反擊(下半時這個命門就暴露出來了)。前45分鐘,溫克斯與洛塞爾索,加上后撤的阿里或小盧卡斯,令熱刺中場運轉(zhuǎn)不錯,基本把狼隊壓住了,六成控球率,機會也不少。
343的優(yōu)勢是前場點多,第一球,禁區(qū)內(nèi)三點齊發(fā)拿下進球
343的威力在于,一旦能控住球,隊形壓上去,前場攻擊點多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對方禁區(qū)附近戳著我的三個前鋒,來回穿插,容易出機會。熱刺第一個進球,三前鋒都參與了,小盧卡斯前點沒搶到,阿里中路跟進射門,貝爾溫后點補射得手,這就是343的長處,禁區(qū)里點多,對手不好防。
可以說,上半時的熱刺讓人眼前一亮:原來穆帥也可以不保守啊,也可以這么主動啊,343追求控制,還是高位壓迫打法,這思路簡直和瓜迪奧拉如出一轍啊。順帶說一句,曼城其實更適合這么踢,他們個體能力更強,控球更穩(wěn),打弱隊時這么踢,往往有碾壓效果。
傳控優(yōu)勢,卻輸了
但熱刺最后怎么就輸了呢?
輸在穆里尼奧沒能審時度勢,沒能及時的“做回自己”。
343高壓打法有利有弊,弊端是體能消耗大,一旦跑動跟不上了,陣型不再緊湊,那么后場人數(shù)少、兩個邊路身后空虛的弱點就容易被放大。狼隊上半時被限制很嚴的魔鬼筋肉人特勞雷,下半場活躍起來了,若塔和希門尼斯帶球向前一突十幾米的鏡頭也多起來了,為什么?因為熱刺陣型松了,尤其中場線4個人,上去--回來、上去--回來,往返次數(shù)一多,真有點跑不動了。
第三個丟球,中場線跑不回來了
仔細看第三個丟球,到最后干脆就是三打三,若塔突破時,中場溫克斯和洛塞爾索溜達著都沒往回追,左翼戴維斯剛頂上去,想回也回不來。一旦中場線不能提供保護,熱刺三中衛(wèi)就成了命門,單拎出來,這幾位個人能力真不行,戴爾跑不動且動作緩慢笨拙(上半時丟球因他解圍踢空),坦甘加經(jīng)驗不足關(guān)鍵時容易慌,桑切斯也不是獨當一面的人物,這樣的三中衛(wèi),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對上狼隊個人能力出色的三前鋒,怎能不出紕漏?
熱刺中衛(wèi)個人能力真不行
穆里尼奧賽后總結(jié)敗因時說了兩點:“很長時間段,我們沒有侵略性(aggression)和殘忍性(ruthlessness),我們太溫柔了(too nice)……狼隊的個人能力給了我們麻煩。”沒有侵略性是說逼搶放松了,太溫柔不夠殘忍是說該犯規(guī)時沒犯規(guī)(穆帥還舉例說狼隊內(nèi)維斯鏟小盧卡斯、登東克爾最后一分鐘鏟球吃黃牌,“這才是該有的方式”),結(jié)果讓狼隊的個人能力釋放了出來。
唯獨沒說自己的原因。
穆里尼奧下半時的臨場指揮,反應(yīng)確實慢了。跑不動、逼不住的苗頭逐漸顯現(xiàn)出來,但穆帥卻一直在觀望,直到被反超為3比2,到76分鐘才開始換人變陣。
晚了。
也許穆帥本來是這樣打算的,下半時先看一看,到60分鐘左右再調(diào)整,但狼隊57分鐘就扳平了比分,這打亂了穆帥的整體規(guī)劃,想贏下三分的欲望太強,干擾了他的臨場判斷,以至于咬牙硬挺這套343,希望進一個再收兵,卻忽視了場上越來越明顯的松散跡象。
如果有時光機,穆帥也許會想回到下半時開場時,把這套攻擊型343變一變,調(diào)整為以守為主、收縮防線的策略。板凳上有阿爾德韋雷爾德、維爾通亨和恩東貝萊,由攻變守是有棋子可用的。這不也是穆里尼奧最擅長的嗎?在下半時做回自己,踢得保守一點,不給狼隊沖起來的空間,結(jié)果會不會有所不同?
(觀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