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陳道明主演了《末代皇帝》的溥儀,憑著這部電視劇獲得了第七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第九屆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1990年,陳道明成為錢鐘書小說《圍城》的男主角方鴻漸,這個民國的大知識分子,留洋的學生,新式的青年,讓他風靡大江南北,成為少女心中的最有魅力的男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頂流。
80歲的錢鐘書看到陳道明版本的方鴻漸,難以克制心中激動知情,寫信表達感謝:你讓我見到了一個活的方鴻漸。
突然的爆紅,陳道明并非凡人,他也迷失過一段時間。
在拜訪過錢鐘書先生的家之后,他發生了改變。他發現老人家平靜,安詳,生活從容又真實。先生沉浸在學識之中,從未被所謂名氣牽著走,更不會為世俗所煩憂。陳道明幡然覺悟,這才是真的通透。
原來“在文化面前、學問面前,我覺得自己那點名氣連屁都不是!”
站過真的頂峰,也就無畏世事,也就將世界看的簡單一些。
陳道明的人生變得謙遜,所謂清高,不過是懂得拒絕。他活得太清醒,用清高之虛名讓自己躲起來愉悅自己。
這些躲起來的時光,他用來讀書,他的哥哥陳道凱曾說他北京的家里,連有線電視都沒有裝,家里的書房堆滿了書,自己就睡在一堆書中。季羨林先生曾說,陳道明看的書,多到可以勝任北大教授。
書看的多了,內心的力量也就越加強大,更明白個體之渺小。
記得他為了宣傳《楚漢傳奇》,曾隨劇組參加英達的訪談節目,作為男主角,他自然成為訪問的主要對象,可當他侃侃而談,最后發現英達將他的演技當作主要采訪內容,卻忽略其他演員時,他主動走到臺下去,雙掌合十抱歉地說:別把這當成陳道明訪談錄,多采訪其他優秀演員吧。
公子翼永遠記得,當時陳道明在臺上的坐立不安和坐在臺下的坦然。
陳道明對自己的定位從來是清醒,他的清高是堅持自我的世界觀,他的謙虛是在尊重每個人。
陳道明的真實人生;
演員不喜被稱為戲子,陳道明卻將自己稱為戲子,演員無非是一個職業,太過注重反而被職業牽著走。這是陳道明對演員身份的解釋。
陳道明除了作品面世時,很少在觀眾面前露面。對他而言,工作之外,生活才是最真實的存在。
工作之余,陳道明喜歡彈琴,畫畫,練習書法,心中坦蕩,下筆如有神,就連美院專家都表揚他的書法自信,有勁道。
他曾說:
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不汲汲于名利,靜下心來做一些無用卻靜謐美好的事,何嘗不是一種修為呢?
他明白人生一世,自不必看他人之臉色,不喜歡參加飯局就不參加,覺得累了,就好好休息一下。所謂生活,是荒廢時光,陪伴家人。
所謂人生之大智慧莫過于“束縛生煩惱,解脫即菩提”。陳道明年輕時就入世拼搏,如今遲暮坦然放手。
關鍵詞: 陳道明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