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與“3”間 無限空間
時光荏苒,曾經的少年楊洋已成為了青年,如同果實從青澀轉化為成熟。站在2字頭的尾巴上,他說:一切都得慢慢來。
在經歷過出道、爆紅、沉淀、突破后的楊洋,如今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心態更為豁達和簡單。當年拍攝《武動乾坤》時他“隱身”劇組,跟角色死磕,一拍7個月。接下來是拍攝周期9個月的《特戰榮耀》,還有《全職高手》和《急先鋒》制作周期也都很長,楊洋告訴自己的工作人員,“能不讓我出來,就不讓我出來”,相比外界的曝光,他更愿意沉入角色。
“我其實不是很在乎拍攝時間的長短,我更享受在劇中與人物對話的狀態。”他說,當一切都慢下來,他開始學會重新梳理和面對,那些曾經以為是去黑暗走了一趟的歲月,都化為柳暗花明前的插曲。
而當人們開始用“轉型”來贊譽他,為他定義新的標簽時,楊洋卻表現出一種“后知后覺”的懵懂。一開始,他就沒有刻意地想過“轉型”,只是恰好幸運地遇到幾個比較有突破的角色——與其說轉型,不如說是打開自己,擁抱不同的可能。
對于從前的表現,他也并非想一力撇清。相反,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之前演一些青春偶像類角色,也是適合自己形象的,畢竟當時稚嫩。之后也不見得要排斥某一類角色,角色之間本不應該存在差別待遇”。從心底里,他覺得對于演員來說,認真對待和珍惜,不負當下的同時,要盡可能探索更多。
如今,站在2字頭的尾巴上,楊洋覺得自己“在不斷探索中,對演戲有了新的認識,還需要繼續積累。”
對于未來,除了繼續“演員這條路”,他還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是要踏踏實實吧。其實演員能做的就是選角色,這個職業有時候很被動,你必須遇到一個好角色,好團隊,才有可能出好的作品。”
同時,楊洋也一直在公益路上熱忱前行。2017年,他成立了“陽光專項基金”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讀書上學,改善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在疫情期間,他也格外關注山區貧困兒童的衛生健康問題,今年3月,一批守護孩子們健康的愛心物資通過“陽光專項基金”送往了全國各地的幼兒園。“有機會還是想去一些地方看看,或者幫助一些喜歡跳舞的孩子,力所能及的去做些什么。”在楊洋看來,所謂的“三十而立”不過是跳出自己的日常,看看外面還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幫得上忙的。作為公眾人物的責任,楊洋的理解是:做好自己,不忘他人。
打開了人生的格局,面對一時的負面情緒自然會輕松應對,“先把自己抽離出來,干點別的,旅游或者玩游戲,避免糾結下去。時間隔得久一點再回頭看,有了冷靜的視角,就能有不同的感受和發現。”
成年人必備的自我修養,是在打開自己和擁抱一切之間,找到了適合自己盡情施展的空間。
如同當下的楊洋,于赤誠和善良中,去探尋未來的無限可能。
據了解,楊洋,1991年9月9日出生于上海市,籍貫安徽合肥,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2003級舞蹈系,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2007年,因在李少紅版《紅樓夢》中飾演成年賈寶玉而踏入影視圈。
關鍵詞: 楊洋別抱怨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