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安家》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編劇六六的創作魅力,為什么從《雙面膠》到《蝸居》再到《安家》,六六能打造多不爆款劇話題度不減,最大的成功也許就在于倆字:扎心。
扎的當然是觀眾的心,扎的是平頭老百姓的心。從《雙面膠》說起,核心詞就是惡婆婆,小夫妻感情不錯,男的屬于鳳凰男,而幸福平靜的一切被東北婆婆的到來徹底打破了,我們看到這一家從早晨就開始雞飛狗跳,婆婆和兒媳婦的矛盾一觸即發,兒子夾在其中左右為難,是啊,這是多少家庭的寫照。即使沒十足的寫實,也是映射得八九不離十。婆媳關系是天下最大的難題,在《雙面膠》中演繹得淋漓盡致。編劇六六就是借著婆媳矛盾,不斷延伸到生活家庭,引起觀眾的共鳴,所以成了爆款。
而熱播的《蝸居》更是成為80后90后甚至70后至今還樂道的電視劇。編劇六六發掘了新的話題點:房價、小三。當時房價開始高漲,年輕人的貸款生活又瞬間引起共鳴。特別是海萍一直念叨的房子,因為房子引發的小三問題、腐敗問題等等,哪個拿出來都是實打實的話題點。在中國老百姓的心里,有房子才有家,才有安全感,因此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而因為買房,不同的人生選擇讓我們反思,也帶動劇情的話題性。而海藻與宋明思的婚外情也揭示了人到中年與窮苦愛情的無奈。海藻一方面享受著小貝帶來的溫情呵護,那種純真年代的寵溺讓我舍不得放手。而宋思明這邊帶來的激情和物欲滿足又讓她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姐姐海萍的經歷對她的認知也起了一定影響。綜合了各種話題熱度,這種扎心的劇情設置,意味著這部劇必然是爆款,極具話題度的。
《安家》,很多人說再玩房子梗、出軌梗,觀眾還會買賬嗎?編劇六六也深諳其道,因此在房子問題上選擇了以經紀人的角度來寫,借助一個個小故事寫普通百姓的生活,老嚴夫婦、闞太太、宮蓓蓓等,這一系列的單元都反映了一個真實的社會現象,甚至引發了故事原型的大探討,也更加增加了電視劇的話題度。而除了透過經紀人寫買房者的人生故事,更寫出了經紀人的故事,徐店長、房似錦、小樓等,每個人都是社會的縮影,有感情的牽絆,有原生家庭的痛等,這些都能引起高熱度的話題探討。特別是房似錦和潘貴雨這兩個人物設定,讓我們不禁想起《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原生家庭的痛扎了多少漂泊在外打工者的心,也引發了多少家庭教育的反思!而小三梗也牽涉其中,對于編劇六六來說,房子梗和小三梗真是屢試不爽啊。編劇六六也知道渣男出軌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而這次安排了渣女出軌,也帶來一波話題熱度。
對于編劇六六的作品,觀眾幾乎是一邊罵一邊看劇的,一邊扎心一邊看劇的,因為扎心所以深得觀眾之心,因此編劇六六造就了多部爆款劇,也獲得了金牌編劇的稱號。
關鍵詞: 編劇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