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高曉松出生于北京市清華大學里的清華大院,顯然這里是中國最有知識味道的大院。住在這個院里的好處就是,當他有什么問題的時候,父母給寫了一紙條,讓去找誰誰誰,而這個誰誰誰就是周圍住著的各學界的泰斗級人物。據他在節目里透露,他當時的隔壁鄰居都是開國大將,國家級院士之流。
高曉松爺爺。高景德, 曾任清華大學的校長、電機工程專家、電機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奶奶:姜惠茹,網絡上幾乎沒有她的資料。
外公:張維,深圳大學的創辦者,世界工程師協會聯合會副主席,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雙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國著名力學家、教育家,是推廣輕型薄殼結構和普及殼體理論的倡導者之一。
外婆:陸士嘉,著名流體力學家,是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學生、中國籍留學生、博士生。,是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身)的籌建人之一,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為發展中國力學事業和培養航空工業的科技人才作出了貢獻。
爸爸:高立人,清華大學教授.
媽媽:張克群,著名的建筑學家,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的學生。
外舅公:施今墨,著名的中醫臨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醫之一。
舅舅:195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歷任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無線電電子學系主任,電子物理與器件教材編委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從事電子物理與器件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高曉松1988年考入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但是中途退學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雖然高曉松的學歷并沒有非常的高,但是能考入清華大學想來學習成績也不會差。比較讓人難以想到的是,高曉松的家世是非常顯著,甚至直言在他們家碩士都算“文盲”。
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還師從中國著名建筑學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原清華大學的教授,是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雖然現在退休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非常的優秀的。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張克群一直在從事建筑設計實驗,很有才氣,編著了很多作品。
高曉松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首任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就這幾個身份,隨便哪個都讓人佩服。在科學研究方面,張維在圓環殼方面做出了系統的開創性的研究工作,還有很多科研成就,讓人不得不佩服。
高曉松的外婆,陸士嘉,是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者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中國籍博士。她的個人成就也是讓人欽佩,她的學術論著《流體力學概論》為中國的航空事業作出了卓著的成就,在學術理論上、實驗室的建設上陸士嘉博士都有自己非常顯著的成就。
高曉松的舅舅,張克潛,也是畢業于清華大學,現在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兼博導。在學術上有自己的成就,作出了很多貢獻。發表的科技論文就達到85篇之多,在微波電子學、聲學顯微鏡、光導波等等學術研究上都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拿過很多的國家獎項,科研類的,教學類的都有,很優秀。
高曉松的外舅公,施今墨,是中國近代中醫臨床家、教育家、改革家,被譽為“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在政治上蒙在醫學上都有非常高的貢獻。高曉松的家世當真是非常顯著的,父親也是教授級別的,自己的妹妹也是有著博士的學位。
高曉松是1969年出生在北京,但是祖籍是浙江杭州的,是名音樂人、詞曲創作人、制作人、導演、主持人。早期的時候以音樂創作為主,他的民謠歌曲傳唱度也是非常的高,代表作品有《同桌的你》、《萬物生長》等等。
關鍵詞: 高曉松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