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嫣、羅晉等主演的古裝大劇《錦繡未央》播出,很多網友對里面的男主拓跋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不知道歷史上拓跋浚是否真的存在,小編將為你解答歷史上有拓跋浚嗎?拓跋浚的皇后是誰?拓跋浚怎么死的?
歷史上拓跋浚是存在的,而拓跋浚的歷史原型是拓跋濬。拓跋濬(440年―465年),太武帝拓跋燾之孫,景穆帝拓跋晃長子,母恭皇后閭氏,南北朝時期北魏第五位皇帝。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宦官宗愛弒殺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為帝。同年十月,宗愛又弒殺拓跋余,尚書陸麗等擁立拓跋濬即位,是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誅殺宗愛。
文成帝在位期間,北魏恢復佛教,始建云岡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時年二十六歲,謚號文成皇帝,廟號高宗,葬于金陵。
拓跋浚的皇后是誰?
文明皇后馮氏:文明皇后馮氏(442―490),即馮太后,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屬北燕皇族,漢人。14歲時被選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后被冊封為皇后。拓跋濬死后,馮氏操縱政權。北魏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后。在馮氏的指導和輔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元皇后李氏(李皇后),頓丘王李峻之妹,初封貴人,后追封皇后。
文成元皇后(?―456年),李氏,梁國蒙縣(今河南商丘梁園區)人,南朝宋濟陰太守李方叔之女,太宰、頓丘王李峻之妹,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獻文帝拓跋弘的生母。
拓跋浚簡介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440年-465年)字烏雷直勤,北魏太武帝(即世祖拓跋燾)的孫子,拓跋晃長子,千古名帝——北魏孝文帝的爺爺。452年,宗愛暗殺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再弒之,殿中尚書源賀等擁立拓跋浚即位為文成帝,殺宗愛。
拓跋浚人物事跡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雖然知名度不高,在北魏歷史上卻是位相當重要的皇帝。南北朝北強南弱的局面的最終形成,正是在拓跋浚時期。他在位期間對外用兵的次數非常之少,對南朝宋國勉強算有三次小規模的邊境接觸戰,對柔然用過一次兵,其他都是些小打小鬧的平叛活動。
不久,他又暗中誅殺了兩個叔叔拓跋譚和拓跋建。關于這一點,《魏書》里語焉不詳,只說這兩位王爺薨于同日,不過有線索表明這兩人可能也參與了廢立活動,為了防患于未然,拓跋浚先下了手,行跡還算機密,沒有波及其他人員。
第二年,長安的征西大將軍、永昌王拓跋仁等人又造反,失敗后自殺。拓跋仁是拓跋燾的侄子,拓跋燾末年揮師南征時,拓跋仁的軍隊經過壽春,搶了當地一名李姓美女。此女即陪拓跋浚同葬盛樂金陵的元皇后。
拓跋浚的正妻,是被呂思勉稱為“北魏一朝極有關系之人物”的傳奇女性——文明皇后馮氏。馮氏的祖父是北燕的最后一代君主馮弘。馮弘的幾個兒子馮崇、馮朗、馮邈因遭到嫉恨,在北燕還沒滅亡時就投降了北魏。
其中次子馮朗被北魏皇帝拓跋燾內遷到關中,擔任秦、雍兩州的刺史。他的子女都在長安誕生。馮氏才幾歲的時候,馮朗就因為謀反之事受到牽連,被誅殺。兒子馮熙由魏氏攜至熙氐羌部落中避難。馮氏作為罪臣家屬,押至平城。
幸好她的姑母是拓跋燾的左昭儀,馮氏總算都得以免死。拓跋浚十三歲時,納十一歲的馮氏為貴人,四年后又立馮氏為皇后。
拓跋浚和馮氏兩個人,說起來也算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惜拓跋浚對這位發小興趣不大。拓跋仁謀反自殺,拓跋仁的家人被押送至平城。拓跋浚在人群中見到李氏,驚為天人,問左右侍從道:“這個婦人漂亮吧?”左右都贊同說:“是啊是啊。”
馮氏對這個忽然殺出來的情敵束手無措。好在她手上有一張好牌。北魏宮廷除了立子殺母制度之外,還有一項保母制度。皇子出生后,并不由生母撫養,而由保母代勞。拓跋浚的乳母常太后,遼西人。遼西本來就是北燕的地盤,常太后也是在北魏對北燕之戰中被擄至平城。
或許是因為有這一層關系,常太后對馮氏十分照顧。拓跋浚在常太后的干涉之下,不能按正規途徑親近李氏。不過既然拓跋浚看中了李氏,總得要想方設法得到手。最后,拓跋浚在倉庫里臨幸了李氏,李氏懷孕。常太后知道后大為震怒,召李氏嚴加盤問。
這時候拓跋浚正在外巡視,他聞訊后趕回皇宮,將李氏帶至陰山行宮。李氏生子后的第二天,拓跋浚即冊李氏為貴人。隨即他又大赦天下,向世人宣布皇長子出生的喜訊。
太安二年,拓跋浚立為李氏之子拓跋弘為皇太子。按照北魏宮廷陳制,李氏被賜死。又過了一個月,馮氏成為拓跋浚的皇后。這到底是拓跋浚本人的意思,還是常太后的授意,不得而知。
和平六年(公元465年)的夏天,二十六歲的拓跋浚去逝。大喪時宮中燃起大火,焚燒皇帝生前的用品,百官和嬪妃盡皆到場臨泣。馮氏悲叫著跳入火堆,左右慌忙上前將她拖出,半天才蘇醒過來。這一跳不乏作秀的成份,而馮氏的內心深處,難怪不悲痛欲絕嗎?
我看不見得。畢竟她十一歲就嫁給拓跋浚。在此之前的懵懂歲月里,她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和拓跋浚關連。
拓跋浚死后,馮氏幫助嫡子拓跋弘平定乙渾叛亂。數年后,她毒死拓跋弘,扶持拓跋弘年幼的兒子拓跋宏。北魏進入文明馮太后的時代。
后話:馮氏在政治翻云覆雨,感情生活上卻敗得一塌涂地。丈夫拓跋浚不喜歡她,嫡子拓跋弘討厭她,孫子拓跋宏和她合作,開創造了太和時代繁榮的局面。成年后的拓跋宏,不愿繼續活在祖母干政的陰影下。太和十七年,他帶著三十萬鮮卑兵,浩浩蕩蕩從平城出走。 落花有意逐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另:南齊書一云馮氏本江都人,佛貍元嘉二十七年南侵,略得馮氏,浚以為妾,獨得全焉。這個記載里面的馮氏,應該為李氏。
關鍵詞: 拓跋浚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