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愛情》編劇張繼回憶“謝大腳”:在劇組從不端架子 大家喊她“小姨”
“‘仙’人已逝,如‘月’嬋娟。我們敬愛的于月仙老師,親愛的大腳嬸,鄉村愛情最親密的家人,感謝您十幾年來的陪伴,愿您安息,一路走好……”8月9日下午,@鄉村愛情官方微博發文悼念因車禍去世的演員于月仙。當得知于月仙去世的消息后,遠在棗莊的《鄉村愛情》編劇張繼很傷心,直呼“意想不到”,感到“非常惋惜”。
劇組中的“謝大腳”:大家都叫她“小姨”,把劇組當個家
今年50歲的于月仙是電視劇《鄉村愛情》主演之一。她在《鄉村愛情》15部系列電視劇中,因成功扮演了“謝大腳”一角色而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并紅遍大江南北,也被網友親切稱為“謝大腳”。
“我們相識在2005年,拍攝《鄉村愛情》第一部的時候。在劇組,她叫我‘張老師,我叫她‘于老師’。”作為《鄉村愛情》編劇的張繼和“謝大腳”相熟近20年,先后為《鄉村愛情》(1-10)撰寫劇本。
今天,《鄉村愛情》“劉能”@王小利 發文悼念:“這樣的離開真的接受不了,親愛的小姨,親愛的大腳,一路走好”,@演員金燕 寫道:“世上再無謝大腳,小姨一路走好!”
對于“小姨”這一稱呼,張繼解釋,因為于月仙和趙本山老師的親戚關系,劇組中演員幾乎都喊她“小姨”,年齡稍微大點的演員叫她“仙姐”。
“雖然和本山老師是親屬關系,但她從不端架子,整個劇組對她都很尊重。”張繼說,十幾年的拍戲中,于月仙已經把劇組當成了一個大家庭。拍戲間隙,于月仙經常跟張繼一起討論劇本,有時還會用卡片手繪一些演員工作時的卡通形象送給大家,甚至還會為制作一些文化衫送給劇組。
生活中的“謝大腳”:很孝順,經常帶著母親到處走走
于月仙曾在和弟弟于英杰合著的《愛與熱愛,讓我們勇往直前》一書中,講述了姐弟艱辛成長路的故事。作為全家的“頂梁柱”,于月仙一邊為弟弟四處求醫,一邊不顧家人反對,艱辛求學,如愿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并在大學期間結識了丈夫張學松。
對此,張繼直言:“這么多年來,她的拍戲一方面是為了觀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她的大家庭。”
“家庭責任感非常強”,這是張繼對于月仙的評價。
最近,張繼在網上看了很多于月仙的視頻。“她經常帶著母親處走走,有時候參加活動甚至還帶著母親。”張繼說,這對一個藝人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她很孝順,這點很值得尊敬。”
編劇眼中的“謝大腳”:《鄉村愛情》靈魂人物
如今,《鄉村愛情》已經拍到了15部,從第1部跟著走到第15部的于月仙,在劇中塑造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而《鄉村愛情15》剛于上個月殺青。
剛來劇組的時候,她的演技和作品的整體風格是否匹配,曾經也被導演張惠中、編劇張繼擔心過。“后來通過她的表演,我覺得她把‘謝大腳’演繹得淋漓盡致,應該說是劇中的靈魂人物。”張繼認為,她的突然離世,對《鄉村愛情》下一步的走向增加了很大的一個變數。
“這么多年接觸下來,我們已經成為朋友。”張繼回憶,于月仙經常跟她溝通工作上的事,比如拍攝的內容、授權等問題。當《愛與熱愛,讓我們勇往直前》一書出版后,于月仙曾送給張繼幾十本,讓他幫著宣傳。
2011年5月19日,于月仙在棗莊嶧城區冠世榴園景區拍攝電視劇《火紅的日子》的間隙,曾隨該劇的編劇張繼到陰平鎮卜樂村采風。
當日上午10點鐘左右,當張繼一行十多人來到卜樂村時,村民們涌到村頭巷口爭相觀看,“這不是《鄉村愛情》里的‘謝大腳’嗎?她可比電視上年輕漂亮多了!”“她的腳不大呀,咋叫大腳呢?”當時于月仙的綠衣紅褲行頭最為顯眼,有村民甚至主動上前攬著于月仙的脖子來拍照合影。
當時隨行記者孔浩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回憶道,見到圍觀的村民,于月仙當時說,沒想到村里人都這么熱情,他們的性格和我們東北人很相似,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張繼老師劇中人物的影子。(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令洋 張海振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