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句YES OK開始,到一年半的女團生涯結束,THE9也抵達了她們的終點。
成員們陸續發文告別。虞書欣說:“成為THE9,遇見大家一定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風景”;孔雪兒說“THE9是她的驕傲”……
離別前的相聚永遠是最溫情的,但一路走來,THE9其實早已形散神散。
回想起她們的成團首秀,B站播放量接近150萬,評論多為正面。當時大家都在期待這個“不被定義”的女團,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成績。
一年半之后,THE9走向了每一個限定團的結局,分裂、疏離、獨自美麗。
01 THE9的分與合
7月底正是盛夏,廣州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去年這個時候,愛奇藝決定舉辦“尖叫之夜”。
活動分三個時間段,排在最前面的是《青春有你》場,嘉賓之一是通過同名選秀節目出道的限定女團THE9.
當時THE9正好成團兩個月,這是她們的第一次線下舞臺。粉絲熱情高漲,一邊期待會有哪些曲目,一邊準備最好的狀態給偶像應援。
小杰是THE9某位成員的粉絲,她形容自己是“不討厭團的唯粉”。當時她已經訂好了機票和酒店,買了最貴區域的票,“那時候真的很熱,想占好位置,肯定要提前排隊,肯定會很熱很累,但還是想看她們的舞臺。”
她告訴搜狐娛樂,她所當時在的粉絲群,管理員招募了一些能跳舞的人,計劃活動結束后一起拍視頻,“大家特別積極地背歌詞,應援計劃做得特別好。”
活動開始前兩天,由于疫情原因被取消了,所有期待都成一場空。
小杰將“尖叫之夜”的取消,看做是THE9的一個轉折點——“那次取消挺打擊粉絲積極性的。”
一年過去,小杰不再是那位成員的粉絲,也不關注THE9了,“反正到現在,一次線下舞臺都沒看到,不過也無所謂了。”
“尖叫之夜”前后,確實是THE9的“蜜月期”。
剛成團的那半年,是合體、互動最多的時候。九個人一起掃樓、直播,一起接受采訪、拍雜志封面,一起上綜藝、錄EP、拍MV。
但競爭和爭議一直存在。從101系選秀出道的團體,番位和曝光度都被粉絲的真金白銀量化。
成團兩個月時,九個人一起去錄制《快樂大本營》,全團跳了新EP里的歌,每個人打了聲招呼,但最終留下了參加游戲環節的,只有劉雨昕、虞書欣和趙小棠。要么有流量,要么有話題,名利場的殘酷顯露了出來。
粉絲之間的爭吵更是家常便飯,一次不經意的互動,都會成為導火索。
成團夜當晚,虞書欣沒有接劉雨昕給她的紙巾,引發了爭議。當晚她在微博小號上回應此事,不僅沒能安撫粉絲,還被指責“掛素人”。幾個月之后,虞書欣不再更新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