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廈門金雞開幕論壇上,中影、上影、光線、博納、華誼、愛奇藝的老總們齊聚,加上著名監制、導演黃建新,一起探討中國電影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以及面臨的問題。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總結2021年有兩個顯著的成績,但也有三個需要關注的現象。
成績就是主旋律影片的創作取得了良好的票房和社會影響,以及在疫情之下全年還有480億票房,說明市場還在,觀眾還在。
三個現象包括:第一,影片過度向節假日集中,造成檔期的不平衡,這對腰部影片的創作和收益有影響。第二,受短視頻等新媒體的影響,年輕觀眾數量在減少,觀眾年齡層在提高,如果這種現象不改變,會對電影市場產生長期的影響。第三,整個行業的投資嚴重的緊缺,斷崖式下滑,很多電影公司經營嚴重困難,有些掌門人出現股權糾紛、債券糾紛,被限制消費,都是現象。還有企業之間三角債問題嚴重,這一方面是因為影片收益減少,另一方面審查收緊,很多影片不能過審,可能有50部影片不過審積壓,造成資金周轉困難,這會導致下一步的供應跟不上,也會影響主旋律影片的投拍。十四五期間有約50部主旋律影片拍攝,可能要幾百億投資,如果沒有外來資金支持,拍攝可能遇到問題,要引起重視。
于冬也提到了供給不足以及檔期集中度過高的問題。春節檔、五一檔票房都是超預期的,但全年票房達不到600億,因為很長的閑檔期單日票房不到3000萬。行業內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中等規模投資的影片在疫情后恢復的不夠,供給不足。
博納這幾年拍了很多大片,《長津湖》票房非常高,但于冬也覺得缺錢。“這個行業資金嚴重不足,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沒錢,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博納從美國上市后至今還沒在國內上市,于冬吐槽現在上市比登天還難,更別說在資本市場融資了。他覺得現在唯一的解困之路就是靠作品說話,靠作品向市場上拿錢。雖然缺錢,但是于冬也強調,不能省創作的錢。“可以減接待的費用,可以減吃減喝,但是不能減拍戲的錢,再把預算砍了,孵化去掉,這是殺雞取卵。”
愛奇藝董事長龔宇也對電影行業的下滑有非常強烈的感受,他說無論院線還是線下,供給都嚴重不足。“2019年院線電影票房1億以上66部,今年1000萬票房以上的才88部,再看報審電影,數量斷崖式下降。”他最熟悉的網絡電影,高峰時每年3000多部,今年就五六百部。龔宇說,一開始視頻網站用戶以看電影為主,到2019年,看電影和看劇的人數差不多,2020年,看電影的人數暴跌。他擔心的是,如果觀眾不再看電影,再把他們召回來,這是巨大的成本。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也注意到了觀眾迭代的問題,他希望電影公司除了拍大的影片之外,應該多做一些年輕觀眾喜歡的影片,因為三十多歲的觀眾忙于工作和家庭,看電影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如果沒有迭代出新的觀眾出來,就會有問題,因為年輕觀眾是電影院的未來。
當然,在挑戰之外,中國電影同時也有很多機會。中影副董事長傅若清覺得市場整體還是向好的,中國電影市場經歷了多年的快速發展后,把泡沫擠掉,把劇本做好,《長津湖》就證明市場是有需求的,只要電影人拍出好的電影,是有觀眾的。(哈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