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華語青年電影周“獵鷹計劃”項目創投于1月4日舉辦年度入圍項目路演,本次路演嚴格落實國家關于推進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行。18部年度入圍項目的負責人依次進行陳述,著名導演田壯壯擔任藝術顧問,在認真傾聽項目宣講后,與每位項目人分別進行了深度交流。最終,組委會將與田壯壯導演合議,評選出年度推介項目并提供共計50萬元樣片拍攝資金,幫助每個項目完成3至5分鐘的樣片攝制。
伴隨本屆“獵鷹計劃”年度入圍項目路演落幕,終審評委團也同步揭曉,由陳思誠、惠英紅、張冀三位資深電影人擔任終審評委。
路演齊聚線上:18部潛力項目初露鋒芒
本屆“獵鷹計劃”特別邀請田壯壯導演擔任藝術顧問,田壯壯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同時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執導的電影數次榮獲國際電影節大獎,備受海內外電影人欣賞。他在與青年電影人的對話中,絲毫不見居高臨下的姿態,處處都體現出其寬廣、包容、憐惜與慈愛之心,輕柔話語中卻不失對藝術創作的嚴謹態度、專業精神和大家風范,值得每一位青年電影人去學習。為了不錯失任何一個優質項目,田壯壯導演將3部高市場價值項目復活,最終共有18個項目進入路演環節。
此次路演雖然以線上形式舉行,但空間的距離無法阻隔光影之夢,潛力項目齊聚線上,青年影人接連宣講,多元化的碰撞也讓本次路演驚艷不已。除了精心制作的項目書,不少項目為了更精準地傳達影片氣質,都特別準備了參照小片,無論是概念還是影像,都充分展現了項目的獨特性。
回顧本次路演,18強項目初露鋒芒,其中不乏具備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的潛力項目。從選題上看,包括了常見的都市題材、邊緣的少數民族軼事、改編的新聞事件等。在內容上,有女性命運與環境的抗爭、有科幻與愛情的結合、有藥物實驗與倫理的碰撞......從此次年度入圍項目路演足以窺見,具備全球視野的“獵鷹計劃”,正展示出華語電影的新鮮活力和新銳導演的生猛力量。
終審評委揭曉:3位資深電影人保駕護航
“獵鷹計劃”項目創投是華語青年電影周的核心板塊,自2019年成立以來不斷革新機制、優化流程、提升服務,逐漸成為受到華語地區廣泛認可的電影孵化平臺。本屆“獵鷹計劃”經過首輪市場鑒定、次輪文本鑒定、年度入圍項目路演三輪篩選,即將決出年度推介項目,獲得組委會提供的共計50萬元樣片拍攝資金。待樣片拍攝完成,將由陳思誠、惠英紅、張冀三位資深電影人擔任終審評委,最終評選出年度優勝項目。
此番三位終審評委,皆是當今華語電影的杰出代表。陳思誠演而優則導,執導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影片屢次刷新票房紀錄。著名“戲骨”惠英紅,曾榮獲各大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殊榮,演技受到海內外電影人一致認可。張冀則是國內知名編劇,創作了《中國合伙人》《奪冠》等多部口碑與票房兼具的佳作。他們此次受“獵鷹計劃”之邀,將共同為華語電影新人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