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您的訂單已送達——
“我給您把槍放門口了!祝您用槍愉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震驚!原來特工也會點外賣?
特工收貨后發出差評,槍到了,我子彈呢?
外賣小哥委屈道:“子彈一路晃一路灑......全沒了?!?/strong>
那怎么辦,特工還等著從敵營突圍呢?
外賣小哥送出vip服務:“我給你把垃圾帶下去行了吧?”
笑死?。?!
我們行,特工覺得不行。
無路可走,那就“突突突突”地走。
外賣小哥載上特工直接沖了出去,上演一出被顛出重影的速度與激情。
一路上槍林彈雨,噼里啪啦。
還有隨風飄過的——
剛剛“灑”的子彈......
哈哈哈哈哈哈好一個call back!
看到這里,我實在憋不住了,在一個原本空虛寂寞冷的夜晚,笑得滿床打滾。
能把再熟悉不過的收送外賣和特工行動結合成喜劇,絕!
能讓無數觀眾收獲長達三小時淋漓盡致的快樂,更是絕上加絕!
還得是你,我的“快樂特工”——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第二季。
作為《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忠實粉絲,誰知道我在沒開播的日子里,把第一季盤了多少回。
終于!“二喜”雖遲但到,驚喜上線,瘋狂刷屏朋友圈。
期待已久的我第一時間點開節目——
僅用一秒,我就知道,快樂又回來啦!
本追綜群眾的心,又一次被桃狠狠拿捏!
熟悉的歡樂氛圍,新鮮的喜劇面孔,還有根本猜不到的腦洞和笑點……統統都是我生活最急需的“解藥”。
【1】
快樂能有多簡單?
《全民運動會》做到了,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少的臺詞逗笑你。
猜猜,這是什么“運動項目”?:
擊劍?
呵呵,明明是核酸互測!
再來,這又是什么“運動項目”?:
跨欄么?
沒想到吧,是地鐵逃票!
他們仨是真笑點刺客,腦洞很飛,想法很扯。
無厘頭的反轉總能出其不意地踩中我的笑穴,一邊大呼“什么東西”,一邊笑到停不下來。
除了“扯”出天際的梗,還有鮮活得好似從生活里“截”出來的片段。
比如《虎父無犬子》。作為第二季開場秀,一上來就放了個大招。
老師家訪,對著父親控訴孩子的臭毛病。
——小明上課愛接話捧哏。
——嚯!
——您知道小明的情況嗎?
——我呀!沒聽說過!
老師虎軀一震。
得!總算知道小明的臭毛病是跟誰學的了!
學得還不少。
小明上課總偷吃干脆面,小明爸爸看見干脆面也走不動道了,還必須偷偷摸摸吃。
先用胳膊肘把干脆面圈走,遠離老師視線范圍:
然后趁老師不注意,倒滿一手,頭伸到桌底下猛吃一口。
最后用手捂住嘴,掩蓋咀嚼的動作:
動了動了!千千萬萬個“小明”的DNA都動了!
這不就是當年上課偷吃零食的我自己?
等到小明媽媽出現,這場“鬧劇”再度升級。
哪家的媽媽醬嬸兒的?
出門買菜買的是干脆面,和面和的是干脆面!
吃面,也得是同款姿勢!
笑噴,這家人瘋了瘋了全瘋了!
老師瘋了,我也快笑瘋了!
發現沒?
把許多人都有的生活體驗一放大,或者勾聯起相似的記憶,就會爆發意想不到的笑點。
“某某某”小隊的《排練瘋云》,直接讓人幻視居家辦公的那段日子。
線上會議能碰上的bug,全被這個作品濃縮了。
——hello,能聽見我說話嗎?
——哦!聽見了聽見了!
過于真實,網絡卡頓卡出了兩個平行時空。
話說到一半,隊友還會突然掉線再上線,卻怪別人不回話。
好不容易網絡同頻了,隊友又換上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虛擬背景。
甚至戴上豬頭狗頭貓貓頭等虛擬頭像,還不忘給自己開個瘦臉美顏。
Stop! 你們真的enough了!
眼看時間流逝,排練卻遲遲沒進入正題,組織人終于怒砸電腦,用一段rap詮釋內心崩潰。
沒錯,喜劇舞臺怎么不能唱rap呢?
全程怒氣值爆表又句句爆梗的rap實在帶勁。
把對線上會議的恨,“劇場不開工作停擺”的苦,不怕淘汰明年再來的熱血全都發泄出來,直接炸!翻!全!場!
臺上又燃又嗨,臺下瘋狂爆燈,《排練瘋云》成功拿下全場最高分。
屏幕前的院長也忍不住把手掌拍爛。
作為老粉,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咱“二喜”,穩了!
去年“一喜”以豆瓣8.5分收官,妥妥的年度國綜最佳。
珠玉在前,大家對第二季的期待值自然狠狠拉滿。
“二喜”不僅沒有辜負期待,而且將節目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快樂最大,笑聲不停。
完美給生活續上了解藥,這個“開門紅”,開得漂亮!
【2】
笑完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還有余韻可供回味。
“一喜”重塑了我的喜劇審美,證明了喜劇和藝術表達并不沖突。
“二喜”再次驚艷我,將監控植入我的生活,讓我邊笑邊咂巴出萬千滋味。
比如,如何一句話戳死職場人?
《黑夜里的脆弱》做到了。
郭哥,一枚優秀打工人。
嘴角總是向上,心氣兒始終昂揚。
三十歲大壽被喊回公司加班,還能保持樂觀。
不對,那是相當樂觀啊——吹個打火機就算過完生日了。
不僅自己樂觀,還試圖教育同事小謝:謹記老板說的都好,公司給的都對,回復都得學會!
最基本的,加班為什么要給加班費呢?
啪嗒,辦公室突然停電,陷入黑暗。
郭哥像是變了個人,發出靈魂叩問:
“...沒有加班費,那我瘋狂做PPT是為了什么!”
燈一亮,郭哥秒變愛崗敬業打工人,加班是因為在正常的時間內沒把工作做完!
燈一滅——
“我做得完嗎! ”
“年年生日加班,我已經三十歲了,但我...”
燈再亮,郭哥一瞬變臉給自己畫大餅,展望三十歲的無限可能。
燈再滅,一秒泄氣——
“可能......個屁!”
笑不活了,真的笑不活了!
隨著燈忽明忽滅,郭哥像抽風一般在兩種大起大落的情緒里秒速切換,越到后面越放飛,觀眾也跟著要笑抽過去。
這可不是為了炫演技,分明是當代職場人的精神狀態!
白天打了雞血忙工作,向全世界友好say hi;晚上獨自emo,在崩潰邊緣徘徊。
當了社畜之后才能徹底get到這個作品里的每個笑點。
從命名為“超級無敵最終定稿一定不會再改版”但還是要改的PPT, 到把“黑”當成開關、無限精分的郭哥。
每一個細節都是在演我!看的時候一邊扎心一邊爆笑,效果翻倍。
不僅職場生活被復刻,感情生活同樣被這幫人摸得一清二楚。
獨角戲《再見》里,失戀女孩李逗逗在家等著前男友拿走他的行李。
連續幾分鐘,她的心理活動看似跳躍,其實“跳”得邏輯在線,極度真實。
什么,見前男友?
那必須得擺出一副“姐們倍兒不在乎”的樣子,要多不屑有多不屑:
上一秒:我要去洗個頭。
下一秒:他不值得我洗頭!
上一秒:化個美美的妝讓他后悔!
下一秒:不能讓他覺得我在取悅他!
哈哈哈哈哈姐妹們,懂的都懂!這段我笑到把大腿都拍腫。
李逗逗的腦子里似乎有100個小人打群架,模擬出無數種與前男友的抓馬對話。
前面表演信馬由韁,收尾卻一秒回到現實——
前男友終于出現。
然而他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多看女孩一眼,注意她的不羈坐姿、洗沒洗頭、看什么書......只是輕輕說了句“再見”,然后消失在她小小的世界。
女孩窘迫畢現,硬撐住自己的知識女性上進人設,英語書蓋在臉上。
黑暗里,她機械地念著“I"m fine”。
有時候,人在感情里就像小丑,越努力越心酸。
誰能想到,一場獨角戲的后勁兒能那么強,引得大家集體隔空破防——
我失戀的時候就是這么個鬼樣子!
觀看“二喜”,是內心反復被觸動的過程。
感官上,笑麻了;心理上,卻鮮活了。
不論是打工人的深夜emo,還是失戀者的黯然神傷,亦或等外賣的急切、開線上會議的瘋狂……都有著滿滿的代入感。
“快樂特工”身懷絕活,招招致命。
它撕破偽裝,用爆笑的方式在觀眾的心窩處瘋狂下藥。先撒一把辛辣的鹽,再來一把治愈的糖,替大家道出真實心聲。
這正是“二喜”卓爾不群且令人念念不忘的地方,在帶來快樂的同時,它還在用笑聲表達——我懂你。
【3】
“一喜”追下來,get到了喜劇人形形色色的魅力。
而打開“二喜”,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
桃家的喜劇綜藝無疑是最富包容、最有熱血的“快樂特工”——一直在盡己所能,為喜劇人提供更大的舞臺。
第一期節目,6組選手,共14個演員。
個個職業背景不同、性格鮮明,但都才華橫溢、花活兒百出。
“老師好”鐵三角,有著相對豐富的表演經驗。
松天碩是第一季冠軍組合蔣龍張弛 “背后的男人”,他們的表演指導;宇文秋實是話劇演員,反串“媽媽”毫無違和感;劉旸做過英語老師,也說了八年脫口秀。
他們搭檔起來既各展所長又珠聯璧合,達到了開場即炸場的效果。
“某某某”小隊的劉同、張維伊、左凌峰,是來自同一劇社的話劇演員,和王皓、張弛是同事。
這淵源一說,我腦子里浮現李誕的同款驚嘆:
你們話劇社這么出人嗎?。?/strong>
其實,“出人”的反面也意味著,被埋沒的好演員太多了。
他們迫切需要喜劇大賽這樣的舞臺,去證明自己、綻放光芒。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二喜”不僅是挖掘人才,亦是盤活了整個市場,讓擁有喜劇夢想的人有飯吃、有奔頭。
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的李逗逗,去年來過“一喜”,被淘汰了。
這一年來,她細致打磨劇本,不斷精進表演。終于,又憑著《再見》收獲了認可與共情。
而另兩位碎嘴東北男孩酷酷的滕和天放,簡直是天生喜劇人。
兩人往臺上一站,不間斷的互懟,根本不需要彩排就全天然無死角的好笑。
“阿奇與阿成”兩位帥哥,乍看男團出身,長得“有點拿喜劇不當回事了”。
細看——
嚯!
人家根本不好好用臉,一段表演下來,一年的表情包都夠了。
你看——
不管是曾經默默無聞的表演者,還是跨行業的愛好者,他們站在舞臺上都喜感四溢。
更重要的是,他們能讓觀眾看到那股心氣兒,那股喜劇魂。
桃家喜劇綜藝的舞臺挖掘了這些寶藏新人,持續給喜劇注入新血;作為反哺,他們也帶給這個舞臺更創新的玩法,更多的可能性。
“一喜”向觀眾普及了Sketch、漫才、默劇等喜劇形式。
“二喜”一上來,又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嶄新表演形態:
Black Out,黑場劇。
取材于即興喜劇演員平時常玩的拍手叫停,以反轉的方式制造違背觀眾預期的笑點。
《全民運動會》短短幾分鐘,包袱密集到讓人能笑到打嗝。
李逗逗的獨角戲,編創演一體,充分展現她多維度的能力。
《排練瘋云》那段毫無預警的rap,現場演繹“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演不到的”。
甚至連開場都讓嘉賓們玩了一出“Yes, and”,任意選擇關鍵詞,再大開腦洞即興創作。
正是這些意想不到的笑點、不被限制的喜劇形式,讓人信服:
在“二喜”的舞臺上,乃至在所有桃家喜劇綜藝的舞臺上,一切都可能發生。
喜劇的重點不在于包裝或形式,而在于快樂本身。
而能持續地輸出快樂、喚起共鳴,本質在于這些喜劇人從未麻木。
你能明顯地感受到,他們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對現實的關照。
劉旸正是根據自己做英語老師時觀察家長的種種表現,寫出了《虎父無犬子》的劇本。
《突突突突突圍》看似荒誕先鋒,一句話就能讓你回到現實——“快了快了,在電梯里了!”
《黑夜里的脆弱》更別說了,打工人一天黑就emo還不敢放膽emo的糾結,滿滿的人間真實。
絕大多數成年人的隱痛,就這樣匯成了一個既戳中笑點又扎在心尖的故事。
喜劇人們的優質創作,正體現了愛奇藝綜藝的核心價值——“用內容記錄真實”。
因為真實,所以能從中窺見我們自己的影子。
因為真實,所以看似平平無奇的小事也能煥發強大生命力。
因為真實,所以動人。
我們之所以覺得喜劇是生活的解藥,并不在于它真的能立竿見影地改變什么,或者給人生帶來指導。
而在于,這些永不麻木的喜劇人們,通過濃縮真實的生活、創作優質的作品,讓觀眾盡情大笑,享受最純粹的快樂。
看看這些發自內心的笑——
每一個“哈”其實都在表白:
《二喜》值得!喜劇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