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三天,票房破三億,豆瓣開分7.6,《萬里歸途》的好成績可以說為略顯慘淡的國慶檔挽回了一絲“顏面”。殘酷又真實的奇觀大場面,有血有肉、毫不扁平的人物塑造,層層遞進、戲劇張力十足的故事,都讓該片在《長空之王》撤檔后,展現出了“一家獨大”的氣質,成為了今年到目前為止,口碑No.1主旋律電影作品。
跌宕起伏的撤僑故事,小人物的勇敢更動人
說到“撤僑題材”,就不得不提主旋律電影中的兩部里程碑之作,《戰狼2》和《紅海行動》,但現實中的撤僑絕不僅僅是電影里的神兵天降,救異國同胞于水火之中,而是更復雜,更曲折。《萬里歸途》此次就以獨特的視角對準了“不拿槍的軍人”——外交官,看他們是如何不靠“武力值”,而是憑借著超人的智慧與魄力,為同胞們打開了一條“生命通道”。
(資料圖)
近年來,主旋律電影的工業化發展如火如荼,《萬里歸途》中的大型動作場面,逼真的視覺效果,仍舊像《紅海行動》一樣令人震撼,卻也很難超越,所以,《萬里歸途》這次把重點放在了張力十足的“文戲”上。
導演饒曉志曾經執導過口碑不俗的《無名之輩》與《人潮洶涌》,非常擅長于文本創作與現實主義氛圍的構建,他在開拍之前查遍撤僑資料,翻看各種報告文學,在故事中結合了多起真實事件,輔之以必不可少的戲劇化沖突,最終完成了一部敘事邏輯合乎情理,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電影。
從宗大偉與成朗到達努米亞開始,就是與死神賽跑的過程,叛軍壓境,局勢全面失控,前路遍布著未知的混亂與危險,所有困難都是無法想象的,觀眾們通過宗大偉與成朗的視角,跟隨著他們抽絲剝繭,一步一步的解決問題。
從想盡辦法打動邊境官,打開撤離通道,到手無寸鐵進入戰區,找到白婳;再到被叛軍捉住,險些喪命,都給人一種又燃又感動的感覺,就算你知道宗大偉和成朗最終一定會帶著大家安全的回到祖國,還是難免會覺得又緊張又爽,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在了大熒幕上。
同時,該劇在人物塑造上也十分的鮮活立體,毫無一些主旋律作品中的“偉光正”刻板印象,就拿“大男主”宗大偉來說,不同于我們在不少影視內容中看到的,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外交官形象,他剛剛出場的時候甚至是不太討喜的,沉郁、暴躁、敏銳,一心只想趕緊回家和家人團聚,和熱血、理想主義的新人成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隨著劇情不斷推進,宗大偉過往的經歷逐漸被豐滿后,觀眾很快就理解了他的狀態,作為一個多年來輾轉于北非戰亂國家,多次死里逃生的人,不可能沒有一絲脆弱與恐懼,何況家里還有一個待產的妻子在等著他。但即便如此,在關鍵時刻,他還是義無反顧的把職責放在了第一位,不惜以身涉險,這種真實的、普通人的勇敢,對觀眾來說更有代入感,也更容易被打動。
前不久剛剛拿下了百花獎影帝的張譯,再一次展現了他精彩的演技,為該片加分不少,與當地工作人員溝通時油滑與縝密,和妻子通電話時的內疚與掙扎,都被他刻畫的入木三分,特別是被逼與叛軍首領進行輪盤游戲的片段,張譯的表演層層遞進,從恐懼、猶豫,到掙扎、愧疚,再到無畏、決然,真實又細膩的情緒爆發在觀眾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震撼。
還有王俊凱飾演的成朗,殷桃飾演的白婳,也都有著強大且豐富的人物弧光。成朗從一個單純、耿直、有沖勁的職場新人,最終成長為一個稱職的外交人員,甚至是最后一役破局的關鍵;白婳經歷了意外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仍舊鎮定自持,強打起精神配合宗大偉和成朗保護整個隊伍,都給觀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主旋律電影走入瓶頸期,未來如何突圍?
從2017年開始,《戰狼2》《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等一系列作品的出現,見證了我國主旋律電影在類型化和商業化上的高歌猛進,票房不斷沖上新高,整體一片欣欣向榮的態勢。
不過這種主旋律和觀眾“雙向奔赴”的腳步,自去年開始逐漸放緩,2021年以來,真正做到了“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電影,滿打滿算只有《懸崖之上》和《長津湖》兩部。如果要探索其背后的原因,結果顯然是多重的,但最直接的一個肯定是內容同質化帶來的審美疲勞,大量的主旋律電影都希望能再現已經驗證過的成功套路,例如,《我和我的祖國》之后的《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中國機長》之后的《中國醫生》。可惜從結果看來卻并未能如愿。
這個國慶檔,《萬里歸途》的成功,無疑給未來的主旋律創作帶來了一些值得參考的創作方法論。
第一,在題材上拓寬邊界,尋找新鮮的切入點。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同樣是“撤僑片”,《戰狼2》《紅海行動》已經在拳拳到肉、狂轟濫炸的“武戲”方面做到了極致,后來者很難超越這種“硬核”的工業化水準。那就不妨獨辟蹊徑,《萬里歸途》把主角從軍人換成了手無寸鐵的外交官,同樣為觀眾奉上了一部精彩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主旋律和各種類型片的融合創作,還遠遠沒有走到盡頭,例如,主旋律+科幻題材的《流浪地球》,不僅至今還保持著中國影史票房第五的好成績,已經定檔在明年春節上映的《流浪地球2》也備受網友們的期待。另外,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不斷取得令人振奮的進展的今天,如果能拍攝以宇航員為主角的電影也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
第二,繼續降低宣傳教化意味,升華主題表達。
過去我們一提起“主旋律”就迅速與“不好看”掛鉤,主要是強大的說教感不僅束縛了類型特色,也影響了藝術想象力的發揮,導致故事僵硬,人物扁平。通過多年來的發展,這些問題雖然已經減輕了很多,但還是存在著不少強行思想升華,觀感尷尬的作品。
在主旋律也有“可看性”這一維度上,《萬里歸途》無疑是一個最新的標桿,它穿過抽象的宏大敘事,去捕捉一個個具體的人,通過真實可感的細節,瞬間拉近了電影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例如片中那個一步一步數著步數,花了32萬余步才走到終點的大叔,那一刻,誰能不為這種普通人堅韌自救,沖出絕境的勇氣所動容呢。
同時,該片除了充滿著愛國情懷的精神內核,還表現出了對殘酷戰爭的詰問,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關懷,當宗大偉對邊境官說,“我們都是從這片大陸走向世界的”,該片已經超越了狹義的主旋律概念,走向了對普世價值觀的傳達。
隨著國家對影視作品加大管控,相信主旋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舊會是資本最青睞的也是最安全的選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觀眾對于主旋律作品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種期待能否倒逼主旋律內容繼續成長?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 題材新、人物真 萬里歸途激活了今年稍顯平淡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