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電影最難拍?
(資料圖片)
有人認為是科幻電影。
因為科幻電影,不僅要有瑰麗奇特的想象力,還要有強大的電影工業(yè)支撐。
國產(chǎn)電影這么多年來,也就一部《流浪地球》稱得上是真正的硬核科幻片。
有人認為是名著改編。
因為名著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學底蘊,龐大的粉絲群體和難以撼動的內(nèi)核。
電影的改編稍有不慎,就容易在書粉和影迷兩頭都落不下好,從《白鹿原》到《鬼吹燈》,無不如此。
以上這些觀點都有一定道理。
不過皮哥認為,要說真正最難拍的,還得是“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因為事件還原,節(jié)奏把控,親歷者視角,新聞報道等諸多因素的存在,讓電影面臨著與現(xiàn)實對比的局面。
如果拍得一板一眼就成了“紀錄片”,失去電影的美感優(yōu)勢;
如果進行藝術化創(chuàng)作,那種與原型間的平衡度又很難把控。
這個國慶檔就有這么一部電影,可以說是今年最難拍的電影之一。
單看熱度,它在整個國慶檔未遇對手。
上映15小時,票房破億,4天票房又迅速沖破6億。
豆瓣7.6分,貓眼9.6,淘票票9.6,也都在同檔期中排名第一。
——《萬里歸途》。
說實話,上映前,皮哥對這部影片有些“猶豫不決”。
不僅僅因為三番幾次,被用到的“撤僑”背景,更因為對這類題材,很多觀眾會容易先入為主不夠討喜。
但是看完全片,不知道有多少觀眾被啪啪打臉。
皮哥承認,自己膚淺了,這部影片拍得不但好,而且還“后勁”十足。
《萬里歸途》用三大“意想不到”方式,讓我看到了國產(chǎn)電影在主旋律題材上的“膽識”。
到底是哪三個“意想不到”?
別急,我們今天就把這部電影拆開了揉碎了,一個一個慢慢說。
01、劇情之下,對主旋律的一些顛覆設計
開始細扒前,為了助于理解,皮哥先給大家快速講講這部電影的劇情。
這部電影里,張譯是第一男主,影片的劇情也是圍繞他飾演的外交官展開的。
常年漂泊在外的外交官宗大偉(張譯 飾),總算要當爸爸了。
但妻子臨盆的前兩天,他卻接到了一茬“硬活”:撤僑。
目的地很危險,是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的中東小國努米亞。但比起槍炮和戰(zhàn)爭,宗大偉更怕臨盆的妻子出現(xiàn)什么意外。
宗大偉外交經(jīng)驗豐富,這樣的撤僑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
如果不出意外,他只需要乘坐專機飛到努米亞機場,以外交官的身份幫助同胞登上飛機,然后回國。
順利的話,估計連機場都不用出去。
可意外,還是來了。
同胞太多,飛機太少,高風亮節(jié)的宗大偉,將座位讓給了臺灣同胞,自己卻被擠了下來。
他只能滯留努米亞,等待再次回國的機會。
可此時的努米亞,已經(jīng)亂成了一鍋粥。
叛軍和暴民開始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政府人員又步步緊逼,貪污受賄,尸位素餐。
一顆落在身邊的炸彈,讓宗大偉一行人,真正見識到了什么叫“人間煉獄”。
四處是叫喊的人群,遍地是炸毀的尸體,斷臂殘肢隨處可見……
好在宗大偉不過是受了點小傷。
為了讓妻子安心,他回到大使館先是自己處理了傷口,擦干了血跡。
宗大偉原本覺得,經(jīng)歷這一劫,可以安心回家陪老婆孩子了。
可大使館有消息稱,一隊中國同胞被困在努米亞邊境的交戰(zhàn)區(qū),生死未卜,需要派兩位外交官前去接應。
宗大偉,又成了唯一人選。
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天大的困難。
沒有通訊,進了戰(zhàn)區(qū)怎么找到同胞所在地。
即便找到了,在叛軍占領的戰(zhàn)區(qū),怎么把他們帶出來。
容不得多想,在使命的催促下,宗大偉忙不迭地開始了這次亡命撤僑的旅程。
說完了主要劇情,我們再細看下劇情之下,有哪些不一樣。
首先,這部電影是國內(nèi)第一次將鏡頭以及故事的主要人物,對準了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獻的外交官們。
其次,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撤僑”其實是和“戰(zhàn)爭”聯(lián)系在一起的。
而撤僑背景的商業(yè)電影,一般也都是以軍人為主要角色的動作戰(zhàn)爭片。
道理也是如此:不帶槍炮,沒有武器,怎么從戰(zhàn)區(qū)撤僑?
《萬里歸途》恰恰從觀眾的這個認知慣性出發(fā),用一個別出心裁的故事,打破了觀眾對“撤僑”的認知。
另外,《萬里歸途》在影片風格的呈現(xiàn)上,也別具一格,挺有一套。
最大的特點,就是“逼真”。
這種“逼真”,首先體現(xiàn)在人物的“跑”上。
因為主角不是軍人,所以觀眾也跟著角色們,成了一場戰(zhàn)爭的旁觀者和親歷者。
因為沒有武器,所以只能選擇“跑”。
因為是受害者,所以對戰(zhàn)爭中的創(chuàng)傷,更感同身受,對生命的脆弱,更了然于胸。
這從側面,加強了觀眾對視聽語言的感知度和沉浸度。
這種“逼真”,還體現(xiàn)在戰(zhàn)爭畫面的殘酷。
情緒底子有了,導演又用嫻熟的視聽語言,帶來最為震撼的感官刺激。
廣告牌上絞死的人,是恐懼和驚悚。
上下聯(lián)動,天地配合,槍林彈雨的戰(zhàn)爭戲碼,從調(diào)度到CG特效都是超級高水準。
外加戰(zhàn)爭過后滿目瘡痍的城市,一片廢墟的努米亞人家園。
觀眾的心,這不就被攥住了?
看電影的大家,一定以為這是在真實國外的取景,其實不是。
猜一猜這是哪兒?
答案是,寧夏。
除了沙漠特征地貌外,劇組還在青島東方影都園區(qū)1:1造出一座非洲小鎮(zhèn)。
大到建筑風格,小到糖紙上的阿拉伯文,一切都與現(xiàn)實一模一樣,這需要強大的工業(yè)水準支撐。
不夸張地說,這種“活兒”,以前也只有好萊塢敢這么玩。
放在一部國產(chǎn)電影上,皮哥還真有點難以置信。
逃生過程中的沙塵暴,都是在真實沙漠里的實拍。
沙子是用大功率電扇吹起來的,演員不敢說話,一念臺詞就是一嘴沙子。
正是這種誠意,讓《萬里歸途》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觀眾對“外交官”和“撤僑”的認知,也更深了一層。
02、張譯的兩場細節(jié)表演,可以寫進教科書,但如果只看張譯,那虧大了,兩位外籍演員表演,這次太驚艷
許多觀眾看《萬里歸途》,是沖一個名字:張譯。
為人低調(diào),演技封神,從不上綜藝,卻在銀幕上大殺四方。
這部影片中,張譯的演繹再次讓皮哥眼前一亮,影帝不愧是影帝。
片中有兩個場景和兩個細節(jié),讓人不得不感嘆,張譯對“表演”這件事,入木三分的理解和出神入化的能力。
第一個場景,是張譯飾演的宗大偉和叛軍頭目,進行俄羅斯輪盤賭的兩場戲。
“俄羅斯輪盤賭”是一種賭命游戲。
左輪手槍的載彈量是6發(fā),而這個游戲,是只將一發(fā)子彈放入彈巢中,隨后旋轉左輪上膛,并對著自己或別人開槍。
結果也很簡單,槍響就死亡,不響就存活。
被抓的宗大偉,被逼以這種方式,跟叛軍賭自己司機,也是團隊中唯一一個當?shù)厝说纳?/strong>
看張譯的眼神,滿眼都是憂慮,恐懼和不受控的害怕。
越走近那支左輪手槍,這種情感就越為濃烈。
走到手槍旁邊的時候,宗大偉還是沒有勇氣伸手。
死亡的恐懼讓他緊緊閉住雙眼,仿佛這是一場夢,醒了就沒事了。
對普通人來說面對死亡的時候,這種“鴕鳥心態(tài)”,真實且卑微。
隨后,微微顫抖的眼皮、眉毛甚至抬頭紋,往后扭頭的動作,預示著宗大偉的放棄。
這游戲,他不敢玩。
從頭到尾,幾個表情便演出了宗大偉此刻的心境的變化,15秒的片段,讓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第二個場景,是張譯和萬茜飾演的妻子悅兒,通電話的段落。
宗大偉原本是沒有準備接這個撤僑任務的。
但意外的發(fā)生,讓他不得不去。
打電話的時候,他既有點自責,又有點難過,感情中,卻又流露著對妻子女兒的關心,以及老來得女的興奮。
這種復雜的情感,被張譯一段灰頭土臉,抓耳撓腮的動作演得惟妙惟肖。
這個動作看似有點“反差”,其實有充足的人設支持。
在同胞眼里,他是無所不能的外交官,但在妻子眼前,他不過是個事事錯過的丈夫,不負責任的父親。
對自己一次次的食言和犯錯,張譯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妻子放下心來,也是給自己一個慰藉。
因為只有在親人面前,他才能徹底袒露心聲,做一回稚嫩的自己。
這兩個場景,皮哥可太喜歡了。
一般像張譯這樣的演員,演戲都很注重細節(jié),除了這兩段精彩的表演,片中還有兩個明顯的細節(jié),令人動容。
第一個細節(jié),是在沙漠上,物資奇缺,張譯與成朗發(fā)生了口角,隨后他將礦泉水瓶里的水一飲而盡。
但喝水的時候,有幾滴從嘴角流了出來。
張譯馬上伸出另一只手,抿嘴把流出來的幾滴水,也貪婪地抹到了嘴里。
這種行為,完全就是身體在缺水條件下的“應激反應”,一個小小細節(jié),讓在沙漠中撤僑的難度,有了具象化的呈現(xiàn)。
第二個細節(jié),是宗大偉安然回到家,已經(jīng)是大年夜。
走在北京街頭,他身后突然放起了煙花。
煙花在空中炸響的那一刻,張譯不自覺身子一顫,并下意識彎腰弓背想躲。
這又是經(jīng)歷過戰(zhàn)區(qū)槍林彈雨后的真實反應,一聲聲巨響,仿佛又將他拉回了戰(zhàn)亂的努米亞,拉回到那個到處子彈紛飛槍炮聲響的戰(zhàn)場。
這一瞬間,讓人心疼,心疼到有點卑微。
但張譯的這一顫,已經(jīng)瞬間將我們,帶到了他的故事里。
毫不夸張地說,這兩場戲,完全可以作為細節(jié)表演的案例,寫進表演教科書。
除了張譯外,殷桃、成泰燊、張子賢的演技都可圈可點,皮哥就不一一贅述了。
不過,有兩位外國友人,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成熟演技,卻也值得一說。
一位是飾演司機瓦迪爾的奧梅爾·烏扎克。
觀眾應該都忘不了,他被叛軍抓住并將要處決時的眼神。
作為中國企業(yè)的員工,宗大偉是為了救他,才第一次和叛軍頭領穆夫塔玩兒輪盤游戲的。
但瓦迪爾最終沒能獲救,這也是宗大偉第二次奉陪到底的原因。
另一位,是飾演邊境官哈桑的尤金·芬克爾。
片中,哈桑演技成熟,融入自然,尤其對宗大偉態(tài)度的轉變,從最開始的討厭和不屑,到最后二人成為朋友的過程,有著完整的人物弧光。
只不過,因為手下卡馬爾的叛變,哈桑的結局并不好。
這也讓最后《萬里歸途》主題的升華,有了堅實且殘酷的現(xiàn)實依據(jù)。
《萬里歸途》的優(yōu)秀,是全體演員的優(yōu)秀,連外國的配角都經(jīng)歷過了這樣的打磨,可見在表演上,劇組下了十足的功夫,演員也做出了200%的努力。
03、片中這位“敘利亞籍演員”一哭,打破了“第四面墻”,真實事件原型有4個,來自4個國家。
《萬里歸途》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所以在片中,我們能看到諸多真實事件的影子。
2011年的利比亞撤僑,有約5000個中國公民(當然也包括臺灣同胞),輾轉9500公里,飛越5個國家,從戰(zhàn)亂的塞卜哈回到了國內(nèi)。
2015年的也門撤僑,是我國唯一的一次武裝撤僑。
外交官們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就是為了將同胞們?nèi)堪踩烦觯菑堉恼掌渤鲎砸查T撤僑事件。
片中,宗大偉被叛軍用槍指著腦袋,這其實是2022年烏克蘭撤僑中的真實事件。
而王迅飾演的劉明輝一行人被叛軍抓走,宗大偉只身拯救的事,是發(fā)生在伊拉克的真事。
一直以來,外交官這個形象,在我們的心中,一直是西裝革履,風度翩翩,舌戰(zhàn)群儒的存在。
可《萬里歸途》中,卻褪去了外交官“神”的外衣,給他披上了最普通的鎧甲。
導演饒曉志說,外交官也是普通人。
所以在他的鏡頭下,才有這樣的宗大偉。
宗大偉,何許人也?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一等功勛秘書,曾救過人命。
但宗大偉的出場,卻與一般的外交官大不相同。
他易怒,性子急,不按套路出牌,嘴碎。
聽到成朗毛遂自薦去撤僑,他二話不說就是一頓吐槽。跟同事吃一頓火鍋,他都能吵起來。
但轉念一想,不正是因為他經(jīng)歷了太多戰(zhàn)爭、死亡、瘟疫、地震、洪水……他才對這份職業(yè)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對這些行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嗎?
這種急性子,反而是只屬于外交人員的厚重。
片中的宗大偉,不僅沒有外交官的那種偉光正,反而懂得如何市儈,慫得真實。
被抓到努米亞派出所,他二話不說就拿錢賄賂。
見了政府軍,第一件事兒就是上去發(fā)煙。
為了打通邊境通道,他靈活應變,一會冒充身份,一會又是撒謊,事情不成就死纏爛打,像個無賴。
跟叛軍玩兒死亡游戲,他嚇得腿都軟了。
被叛軍抓住,第一時間就跟人家說,我要回家。
可即便如此,在原則問題和家國大義上,他卻從不出岔子。
叛軍打開錄像機,用槍指著他的腦袋,讓他代表中國承認叛軍在努米亞的合法性,卻被他嚴詞拒絕。
那一刻,人物一下就出來了。
哪有那么多英雄壯舉,就算是外交官,更多也不過是普通人能設身處地想到的困境和憂慮。
在原則范圍內(nèi),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只為帶同胞離開。
但涉及到底線,他又可以寸步不讓,向死而生。
這就是外交官的手腕藝術,也讓我們對這個聽起來“高大上”的職業(yè),有了更多更清晰的認知。
正因為平凡如普通人,他在經(jīng)歷那些生死時刻的時候,才更容易牽動我們的內(nèi)心。
當他們?nèi)砩l(fā)抖,但還挺身而出的時候,我們也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中國的底氣。
拍戲中有個小插曲,一個外籍演員,在拍攝的時候情難自制,哭出了聲。
他來自敘利亞,這里拍攝的一切,正是他們國家所經(jīng)歷的。
從故事到現(xiàn)實,第四面墻被打破。
就像影片末尾,照亮北京上空的是春節(jié)的煙花,而照亮努米亞上空的,則是子彈和炮彈。
《萬里歸途》將國家層面的行動,落到了具體的人,具體的家上。
這時候,我們就更能理解,那句“感謝祖國”的意義。
沒有大國富強,就沒有小民幸福。
哪有什么萬里歸途,不過都是回家的路。
?原創(chuàng)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jīng)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