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國慶七天假期,《萬里歸途》憑借10.19億的票房毫無懸念拿下了2022年國慶檔票房冠軍。
這部根據2011年利比亞撤僑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僅讓觀眾感受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歸家之路,更領略到了在國家富強庇佑下那種無比踏實的安全感。
(資料圖片)
如果說真實的事件奠定了《萬里歸途》的悲壯基調,那么他則是那個賦予了《萬里歸途》靈魂的關鍵人物。
他就是在本片中飾演“宗大偉”的張譯。
一、秒面臉的演技,堪稱“表情管理大師”
張譯真的成“精”了!
在電影中,張譯有兩處令人印象深刻的“變臉”。
第一處是邊境檢查站里,被邊境官哈桑拆穿真實身份、趕出辦公室后,奪門而出的他走出沒幾步,深感被戲耍的他又怒氣沖沖地折返回來。
可剛到辦公室門口又立刻轉身,十分無奈地撓了撓后腦勺。
下一秒再轉身,臉上已經掛滿了討好的笑容。
短短不過五秒,三次情緒大變臉,張譯將一個外交官的憤怒、著急與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處在他被叛軍抓走,被頭目穆夫塔所威脅,后者揚言如不以外交官的身份承認叛軍的合法性,就立刻處決外面的同胞。
被按在攝像機前的張譯,一抬頭后表現出了異常勇敢和堅定的神情,高舉中國護照、毫無畏懼地向穆夫塔怒吼:如果你敢傷害中國人一分一毫,那么我們的國家雖遠必誅。
這種無所畏懼、視死如歸的勇氣,與前一刻形成了強烈反差,剛被帶進來時的他還是渾身顫抖、充滿恐懼的。
還記得在《我和我的祖國》里的張譯嗎?在口罩的遮擋下,與戀人相遇時那種慌亂不安、刻意逃避的冷漠情緒,全憑一雙眼睛輸出。
如今的張譯已經更加爐火純青,不僅對微表情的控制恰到好處,更將人物跌宕起伏的情緒表演得行云流水,堪稱“表情管理大師”。
二、勇敢與恐懼并行,是英雄更是丈夫和父親
與以往救援題材中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主角不同,張譯飾演“宗大偉”是一個文職人員,這也讓這個角色有了更接地氣、更人性的一面。
電影一開始,“宗大偉”給人的感覺是懦弱、逃避、怕事。
對被迫留下是抱怨的心態、在強行攔下后選擇了交罰金息事寧人、對“成朗”主動參與救援行動表示出強烈的不屑,這些表現與他曾經獲得過的榮譽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但真說他是個缺乏責任感、沒有原則的人又是不成立的。
當“章寧”意外犧牲后原本可以直接回去的他扛起了主導救援的任務。明明已經過了邊境線的他卻還折返回來并且深入戰區去營救那些被困人員,甚至從叛軍手中搶下“法爾瑪”不惜跟穆夫塔拿生命對賭,這些行為又體現他的仁義與勇敢。
“宗大偉”之所以如此鮮活與立體,是因為這個人物平凡又非凡。
他是經歷過無數動蕩的外交官,是拯救同胞于水火的英雄,但他又是一個平凡的同事、丈夫和父親。
他是一個講義氣的同事。因為共事的同事犧牲在自己懷中,他決定要替同事保護好其妻兒,將她們平平安安送回國。
他是一個自責的丈夫。將第一胎的流產歸咎于自己身上,對妻子始終保持深深的愧疚,因而一開始對救援是抗拒的,只希望第一時間回到國內陪伴在妻子身邊。
他更是一個新手父親,因為忙碌買錯了嬰兒車,想要能在第一時間見到孩子卻還是錯過了,當聽見女兒的聲音時再也忍不住,自責與喜悅的他躲在巖石縫隙中獨自哭泣。
張譯在詮釋“宗大偉”的英雄一面時,是面對被困同胞時選擇獨自默默扛下一切、將生的希望留給同胞。在面對生死抉擇的關頭,他是一個對妻兒無比牽掛的丈夫與父親,生怕自己不能回到她們身邊、為她們創造幸福。
將“宗大偉”的復雜情緒詮釋到位,成就一個一面英雄、一面凡人的鮮活角色,張譯功不可沒。
三、槍林彈雨中的逆行,一個也不能少
《萬里歸途》中,無論是像“宗大偉”“成朗”“章寧”的一線外交人員,還是“嚴行舟”“呂毅松”這樣的外交官,他們既不會開飛機坦克、也不會力降匪徒,只能憑借自己的勇敢與智慧在戰火紛飛的境外一次又一次帶同胞們脫離困境。
尤其是境外局勢動蕩、后勤補給匱乏、救援力量不及時的困難環境下,他們依然冒著生命的危險朝著槍林彈雨中逆行,只為帶同胞們回家。
他們的身上不僅肩負著沉重的使命與責任,更是背負了太多難言之隱。可恰恰是因為有了他們,深陷困境的同胞們看到他們就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一個也不能少”的救援理念下,我國的外交官們始終沒有放棄一個同胞,無論境況多么糟糕、條件多么艱苦,他們依舊會想盡一切辦法、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帶同胞們回家。
在遠離祖國的地方,是一個個平凡的外交官在默默守護著海外僑胞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也和我們一樣的平凡。可他們又是不凡的,因為他們的付出才讓僑胞們能夠在海外安心生活與工作。
《萬里歸途》不僅贊揚了我國外交官們的無私付出,更表達了每一位同胞對他們的崇高敬意。
關鍵詞: 萬里歸途看哭了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