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水之道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導演: 詹姆斯·卡梅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劇: 詹姆斯·卡梅隆 / 里克·杰法 / 阿曼達·斯爾沃 / 喬什·弗萊德曼 / 肖恩·薩萊諾
主演: 薩姆·沃辛頓 / 佐伊·索爾達娜 / 西格妮·韋弗 / 史蒂芬·朗 / 克利夫·柯蒂斯 / 更多...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
潘多拉的世界依舊絢爛,但阿凡達已不再激動人心。
你當然不忍心說它不好,它依然代表這個星球最高的電影工業水準,但它確實某種程度失去了打動人心的力量。敘事的不思進取,對特效和奇觀毫無節制地沉溺,“阿凡達2”越來越像是迪士尼新基建的配套方案,把更多心思花在了場景的展示上。主題公園可以繼續擴建,還能奉上一場變裝大秀——印象潘多拉。
在很長時間里,電影完全脫離了劇情,觀眾們就像在看“國家地理”節目,震撼是震撼,但這種刺激只是停留在了視覺,未能在往內心更深一步。
這種純粹的,毫無敘事價值的內容在電影中占據了太長時間,以至3個小時的片長讓人感到了煎熬,即便再精美的特效也阻擋不住這種疲憊感。
當然導演還是精準地把握著節奏,每當特效奇觀難以為繼時,就會適時插入戰斗或動作戲。反派立功了,他們的冷血表現和超強的復仇欲給電影帶來了刺激,雖然依然不走心,但好歹走了腎,情緒總歸不止在眼窩里打轉了,算是從五官科走到了內科。他們是電影的“鹽”,給電影帶來滋味。
卡梅隆甚至賦予紙片人一樣的反派以一些復雜性,寫了些微妙的舔犢情深,這已是角色中非常復雜的一筆,可見整部電影的角色極簡到了什么地步。
第一部《阿凡達》劇情也簡單,但為什么沒有讓人覺得乏味?首先當然是新鮮感,當年電影的技術是開創性的,很多人借助電影第一次感受了巨幕,感受了真正的3D,視覺刺激掩蓋了敘事的孱弱。
第二部技術還在進步,奇觀場景更加宏大,但再不是革命性的沖擊,這種差距就像第一部IPhone和最新款的IPhone pro,一個開創了時代,另一個只是在前代基礎上更好用了一點而已。
劇本更是不進反退,第一部劇情已經薄弱,第二部居然還在復制第一部的敘事。即便豐富了角色,加了家庭的元素,整個故事的起承轉合也還是熟悉的套路,蕪雜但膚淺,滿滿工業添加劑的味道。
從森林到大海,從印第安人到毛利人,不變的是尊崇自然的生態哲學觀,樸實無華,又帶點東方的神秘感,尤其適合被工業化飼養得百無聊奈的中產階級。當然我們也有趨近的價值觀論述,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嘛。沒成想卡梅隆還是個中醫粉,西醫還在念叨什么癲癇又不解決問題,大祭師望聞問切搞定了一切,果然男人至死是嬉皮。
人類一如既往邪惡貪婪,上一部挖礦砍樹,這一部殺魚放火,總之工業化與現代科技再次扮演惡魔,你會奇怪人類技術發展到機器人幾天就可以建造一棟建筑了,卻依然舍不得給武裝戰斗機換一塊防弓箭的玻璃。
最后的大決戰殺足一小時,自然又是技術與特效的偉大勝利,最后船只傾覆,杰克一家被困船中的戲份,讓人不禁想起《泰坦尼克號》。
那一年杰克、露絲驚世駭俗的生死戀也很老套和簡單,電影也堆砌讓人嘆為觀止的奇觀,但卡梅隆并未丟失敘事的能力,舊故事卻有鮮活的人物。那時的他不需要考慮主題樂園如何擴建,也并沒有構建災難宇宙或生死戀三部曲的野心,毫無保留地投入,換來觀眾的認可。而如今電影以幾乎無瑕疵的畫面震撼呈現,卻再難恢復曾經的觀影狂潮,這不能叫失敗,只是讓人有些失望,這種失望并不能轉化為對卡梅隆拍爛片的指責,反而更淤積于心,只覺得憋的慌,這感覺比看一部十足的爛片還要難受。
那一刻,你好像明白了什么是“水之道”,肺活量不夠千萬別憋著,趕緊出水換口氣。
這是“吃電影”2022年第44篇觀后感
吃電影
生活只是聽和聲音
關鍵詞: 阿凡達2 主要為了迪士尼搞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