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在2023年伊始,國產影視圈就拋出一部“重磅作品”,才更新了3集就斬獲9.5的高分,給兔年開了個好頭。
?
壞消息:憑借高口碑出圈后,該劇吸引了更多觀眾,其中包括很多家長。
【資料圖】
于是自然而然地,它被家長“舉報”了,理由包括:孩子第一集就被嚇哭了,這是拍給孩子看的嗎?這有什么教育意義?諷刺社會,是教育孩子從小就厭世嗎?
它就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請來10位導演,解構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困境后推出的動畫集——《中國奇譚》。
先說美術風格,一句話形容就是:上影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從《中國奇譚》里,大家可以看到《黑貓警長》《大鬧天宮》《天書奇譚》的影子,短短8集內容背后有10位導演籌劃,每集都是不同的風格。
再說內容,影視作品的內容是不好評價的,畢竟一千位觀眾心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8僅從個人角度出發,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劇情。
第一集名叫《小妖怪的夏天》,主角是一只小豬妖,它一點也不強大,卻是全家三代捧出來的希望。
唐僧師徒就要經過妖怪林了,大王命令小弟們做陷阱抓唐僧,還承諾會分一勺肉湯給他們喝。
小豬妖和伙伴做木箭當武器,但老熊見不得手下妖聰明,毀了它們的箭,只甩下一句“你在教我做事”,還讓小豬妖一晚上砍來一千斤柴。
小豬妖砍不完,它決定去打劫人類,結果從人類口中得知了唐僧師徒的厲害,它終于明白:大王打不過孫悟空,自己也分不到那勺肉湯。
小豬妖很迷茫,在被派去人類集市時抽空回了趟家,面對家人它報喜不報憂,一個勁兒說領導對自己很重視。
謊言終究是謊言,在家人的關心下,他鼓起勇氣說出了那句:是不是該出去闖闖?
但媽媽很滿足于它的現狀,希望它跟著大王好好干,爭取早日修煉成精。
得知好兄弟烏鴉精被大王處決后,小豬妖決定“棄暗投明”去給唐僧師徒報信。
在它放下一切奔向光明時,孫悟空臨空一棒,把它打死了。
“管他什么妖精,一棒子打死就行”。
當然,故事的結局沒有這么悲慘,其實孫大圣聽到了小豬妖的呼喊,給它施了個障眼法,后來還送它三根保命毫毛,讓它開啟了新生活。
這個故事讓小8感觸頗多,小豬妖的生活,何嘗不是現代人的職場寫照呢?
只不過小豬妖最后遇到了孫大圣,而現實中的打工人,更像替大王背鍋后被打死的烏鴉精。
這也是那位家長舉報《中國奇譚》的原因之一,他/她認為這種諷刺社會,暗喻打工人卑微的動畫會讓孩子從小厭世。
咱都是當過孩子的人,以前也看過很多動畫,會因為主角的哭而哭,也會因為主角的笑而笑,但真不會想到這背后的深層含義。
小朋友會因為作業太多苦惱,會因為零食太少苦惱,還會因為好朋友不跟他玩而苦惱,唯獨不會替大人苦惱。
能被《小妖怪的夏天》刺痛內心的,只有看懂它的人。
第二個故事名為《鵝鵝鵝》,說實話這集有些晦澀,小8沒看懂,只覺得這似乎是一個關于“選擇”的故事。
貨郎背著兩只鵝,路遇受傷的狐妖,他躲不過,只能救下狐妖。
狐妖被貨郎放進背簍,它吃掉了貨郎的鵝,還讓對方背它去對岸的山頂。
為了彌補貨郎,狐妖請他喝酒,它從嘴里掏出“心上人”兔妖來斟酒,而后醉得不省人事。
兔妖見狀,從嘴里掏出“心上人”豬妖,兩妖相見沒幾分鐘,狐妖疑似要醒,于是兔妖去照料狐妖。
豬妖得了空閑,便從嘴里掏出“心上人”鵝妖,隨后沉沉睡去,只留下鵝妖與貨郎。
貨郎對鵝妖產生感情,鵝妖請貨郎帶她去山外,但貨郎猶豫不決,他怕鵝妖也有心上人。
當他終于下定決心帶走鵝妖時,狐妖醒了。
豬妖吞回了鵝妖,兔妖吞回了豬妖,狐妖又吞回了兔妖。
貨郎失去了鵝妖,也失去了兩只鵝。
這個故事的原型要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當時天災人禍齊發,人心浮動、餓殍滿地,身處盛世的我們很難理解故事的內涵。
有觀眾認為這反映的是現代社會扭曲的愛情觀,人們一邊陪著枕邊人,一邊藏著心里人,但糾結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這個解讀不無道理,但并不全面,這就見仁見智了。
第三個故事名為《林林》,這一集采用3D動畫技術,制作完成后抽幀,打造出定格動畫的效果,有人覺得新奇,有人覺得影響觀感。
林林是一只可以變成人的小狼,她很喜歡跟人類朋友玩耍,但媽媽恨極了人類,不準她跟人類來往。
林林瞞著媽媽化身成人,跟人類朋友們玩到了一起,在人類朋友那里,她得到了自我身份的認同。
“一樣的,一樣的,一樣的”!
但狼就是狼,人就是人,林林的異常很快就被人類發現,獵人們點上油燈背上弓箭,開始圍攻林林。
林林逃往深山尋求媽媽的保護,媽媽替她擋住弓箭,帶著獵人墜入懸崖。
林林沒有死,但她不再渴望變成人。
多年以后,林林遇到了童年的小伙伴,她變成了狼,對方成長為獵人,一條河隔開了他們的距離,也隔開了他們的種族。
《林林》的內涵比較好理解,它講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還體現了現代社會中年輕人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
比起故事,不少觀眾更關注它的畫風,認為林林和獵人的“瞇瞇眼”有討好歐式審美的嫌疑。
小8并不認同這一點,受歐美歧視的“瞇瞇眼”跟中國傳統審美中的“丹鳳眼”有很大區別。
在去年清華美院的畢業大秀上,模特們刻意瞇起雙眼,這叫丑化。
但《林林》中的人物眼睛明顯是丹鳳三角眼,瞪圓了能占半張臉,真算不上迎合歐美人的審美。
上影廠發展到現在,一直秉承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創造了很多經典作品,畫風沿襲國畫風格,沒理由被扣上這頂帽子。
故事講完,咱話說回來,為什么《中國奇譚》會被家長舉報?
因為中國式家長,只想把他們眼中“最好的”東西拿給孩子。
小8從不否認中國家長的辛苦,放眼全世界,中國的家長是最愿意為孩子付出的。
他們不僅要把孩子撫養長大,還要撫養孩子的孩子,不光耗費心力,還要耗費金錢,何其偉大!
但中國式家長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重視物質條件,不重視精神教育。
對于父母來說,養育一家老小已經耗費了他們絕大部分的精力,教育的問題被自然地留給了學校,留給了社會。
在當代社會,“毀”了孩子的是手機和游戲;在八九十年代,“毀”了孩子的是小說和電腦;在七十年代,“毀”了孩子的是武俠小說和畫本......
影視圈更是家長們“審查”的重點,不管是《神廚小福貴》《虹貓藍兔七俠傳》《黑貓警長》,還是《迪迦奧特曼》《長津湖》,沾染血腥暴力的,統統給我下架,不能影響孩子!
對于家長來說,孩子是這污濁社會上唯一還保持純真的人群,所以他們不能見任何不和諧的東西。
雖然《虹貓藍兔七俠傳》是少見的武俠動畫,其中有豪情有義氣,但打斗場面太多了,不能看。
雖然《黑貓警長》不僅是匡扶正義,還包含了不少動物習性的小知識,但太暴力了,不能看。
雖然《迪迦奧特曼》表達了大家對正義和光明的渴望,但小孩子喜歡模仿打架,不能看。
雖然《長津湖》更讓孩子明白先輩的不易和正視歷史,但畫面太暴力嚇人了,不能看。
家長一邊舉報了電視上所有“不能看”的影視劇,一邊隨便甩部手機給孩子打發時間。
結果就是影視題材被一禁再禁,孩子們從沒有底線的短視頻中學來了臟話和打架,雙輸。
到了《中國奇譚》這里,家長表示反對的第一句話還是:動畫片應該是給兒童看的吧?
動畫只是給孩子們看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動畫只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不代表低齡和幼稚,動畫不是為兒童服務的,在舉報之前,不如先做好自家孩子的“把關人”。
《中國奇譚》該不該按照家長的意見進行修改?答案依舊是否定的。
2013年4月,江蘇連云港一名8歲男孩,模仿《喜羊羊》情節做“綁架烤羊”游戲,造成兩名兒童嚴重燒傷。
得知緣由后,男孩家長將《喜羊羊》制作方告上法庭,得到了來自制作方的大額賠償和來自社會的公益捐助。
從此之后,這部首部播放量破億的國漫倒下了,從春節檔大銀幕中消失了6年,甚至成了“暴力動畫”的代表。
看過《喜羊羊》的觀眾都知道,灰太狼屬于“差生文具多”,雖然隔一兩集就能抓到羊,但從來沒吃到過羊,更沒有烤羊的鏡頭。
這兩個孩子大概是玩著角色扮演的游戲,各自分工當狼和當羊,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模仿“烤羊串”的行為。
8歲的孩子會玩火,會燒紙片燒草地,怎么會去烤人?說到底,還是家長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再說《喜羊羊》不止會給孩子帶來暴力,也會教會孩子堅強。
同樣是8歲,女童倩倩因意外被困小區電梯長達33小時,而助其堅挺下來的,正是《喜羊羊》中小羊們永不言棄的精神。
事后《喜羊羊》的制作方也如家長所愿,刪減了“抓羊”“吃羊”等情節,讓狼和羊達到了驚人的和諧。
甚至不少孩子都以為自然界中的狼就跟灰太狼一樣蠢,去動物園參觀時竟敢挑釁真狼,喂狼吃草。
難道這種看似和諧,實則缺乏生活常識的動畫,對孩子們的負面影響不是更大嗎?
這困境該如何解決?
對于官方來說,應該做好影視劇的分級制度,讓孩子能享受到孩子的快樂,成年人也能找到成年人的歸屬。
對于家長來說,與其指責社會,不如自己為孩子做好篩選,鼓勵他學習影視劇里的正能量,開導他正視劇中的黑暗面。
影視圈和孩子們的未來,本來就該由雙方一起努力爭取。
關鍵詞: 舉報中國奇譚的家長 這次沒人給你們撐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