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神醫喜來樂》
里,喜來樂既會治病救人,又會忙里偷閑,吃鐵獅子頭,一手摸著百姓良心脈,一手捏著現代人的精神味蕾。
這樣的神醫放現在高低能是個三甲醫院科室主任,別看歲數大,天天笑哈哈,跟科室年輕人相處融洽,對病人語氣溫和,哪怕排隊掛號一個月,患者也愿意被他醫治。
可個體的局限性讓神醫也愛莫能助。當他面對醫院樓道座椅上睡覺的陪護、icu門口蹲著打電話籌錢的病人家屬、悄無聲息被蓋著黃布推向太平間的病床時,身為這一場場生離死別的見證者,只能低頭走過,留下一聲聲嘆息。
喜來樂是出身百姓的神醫,他在生活里,當有人來找時,則治病救人,混口生活口糧;當無人來求時,就吃鐵獅子頭。時而被裹挾進時代里灰頭土臉,時而從短暫的平靜中喘口氣兒,和同時代的普通人一樣,像一滴水滾進歷史洪流里。
現在,讓我們跳出《神醫喜來樂》,轉而看向另一部同一時代的熱播大劇《鐵齒銅牙紀曉嵐》。
當普通人喜來樂救不了和他一樣的普通人時,紀曉嵐作為乾隆身邊的御用文人,做官做到天子身邊,如果他想解決老百姓的問題,能解決么?
在此不談歷史,就劇論劇。
1.
針對“災民是不是人”,紀曉嵐和和珅在劇中的激辯,可謂這部劇集最有代表性的名場面。
當燕城的官員把人吃的糧食換成了牲口吃的麩糠和草料時,紀曉嵐質問和珅不覺得慚愧么,和珅回答,倍覺欣慰。
紀曉嵐的表情和我們一樣,不能理解。
和珅解釋道,一斤口糧換三斤麩糠,這就等于,原本能救活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可以救活三個人了。
災區揭不開鍋了,上對下撥的糧食不夠吃,對下采取“糧食內耗”對策,和珅這個表情,欣慰中還帶了點沾沾自喜。
計策雖妙,可麩糠是給人吃的么?
不是,是給牲口吃的。
和珅知道這個道理,但百姓不知道的是,大災面前,覺得自己有人權的他們,在和珅眼里,早就淪為掙扎在溫飽線上的牲口。
面對不解且憤怒的紀曉嵐,和珅諷刺他不過一介書生,只會手捧圣賢書罵一罵。
聽到這話紀曉嵐急眼了,干的事不得人心還不讓說了?
和珅說文人沒下過一線,他下過。
他見過吃觀音土漲死的人,也見過樹皮被人啃光的情景,知道不論下發多少賑災糧食都不夠,災民多,多到救不過來。
賑災糧款不夠,可以向朝廷請求撥放,可國庫的銀子還多嗎?征大小金川、平準噶爾部,干的都是正經事兒,也不是花上億瞎折騰的事兒,做完這些事之后,國庫什么情況,和珅一語道破。
紀曉嵐拿翻看賬本的事兒跟和珅理論,向下撥的款,都進了薛大老板的錢莊,而進錢莊的錢,都被官劃拉差不多了,講到這和珅又急眼了,祭出一句他眼中的真理:救民先救官。
大災面前,那些一線官員們正是能為和珅賣命“救災”的人。官員們喂飽了,千千萬萬的災民才有人去給他們撥放糧食。
可話又說回來,這些用于救災的款,最開始來自哪兒呢?
用紀曉嵐的話說,到頭來還是來自這些災民,來自災民還是民的時候,用勞動制造的吃的、喝的、用的、花的。
拿薅來的羊毛給羊織吊帶,讓羊過冬,還要羊理解官員的工作,羊聽了都能罵街。
他們該罵么?該罵,德不配位則該罵。那他們委屈么?也委屈,被和珅勒小脖,拼了命地干,和珅不滿意還可能丟官,腦袋上的頂戴就是懸在他們命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前些年,這段經典對話在互聯網上正兒八經火了一陣。
此后多年直到現在,一直有很多人評論說和珅這種人才能把事情干成,而紀曉嵐的理想主義完全不接地氣。甚至有人說少不經事的才會推崇紀曉嵐的理想,成熟的人都會向和珅學習做人的道理。
不得不說,上述言論很能體現如今簡中用戶的精神面貌。
然而如果這場辯論在簡中互聯網的結局,是大多數人把和珅的思維當做生存智慧的話,那很能說明為何某些災難如同魔咒一般,以不同的面貌但相似的邏輯重演。
對和珅的贊同,看似是“活明白了”,但本質就是一種思想上對惡的“綏靖”,主動地把民間不多的道德反制希望都給消解了,讓官員們作惡時連道德包袱都不必背負,甚至還認為自己正確。
如果這種贊同成了主流,那不止是紀曉嵐會被嘲諷“迂腐”“空談”,一個族群的道德狀態也會陷入停滯與倒退,繼而影響他們面對現實利害的選擇和行為。這樣的族群內部,絕無誕生現代組織與現代公民的可能,他們的文明程度也會被牢牢鎖死。
說到底,在這些網友眼中,無比智慧,無比明白的和珅,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根本沒資格留下名姓。
這種滿足游走在既定秩序中尋求利益的“通透之輩”,不會對政治制度的升級提出任何有價值的思想。甚至可以說,和珅這種被簡中網友捧成“有智慧”的聰明人越多,清朝廷的崩壞也就越快。
對于這點,張老師說得很透徹
清朝覆滅的種子,也正是播種在所謂的“盛世”之中——尚有能力時不求改變,那走下坡路時,面對內外矛盾的狼狽不堪,便是和珅們一手釀成的終局了。
這些年,當我更能理解清朝災民的境遇后,也就更加了解所謂的和珅式“現實主義”,只在落后族群中才是通行的“現實”。在道德程度更高的族群里,在更發達的文明狀態中,卻不過是一種妥協,一種雞賊,一種德行墮落后的自我麻痹,一種算計成功后的沾沾自喜。
對于需要構建公平社會,追求現代文明的族群來說,這種道德上的閹割癖,當然是要盡早扔進垃圾堆的危險糟粕。這并非什么理想主義,而是一切已經步入現代文明的族群,都經歷過的真實歷史。
這,就是很多簡中網友理解不了但已經被歷史和現實證明過的,更無法撼動的現實主義。
2.
那和珅和他的同道中人們平時過得是什么日子呢?在這部劇里,以和珅為首的貪官代表隊,可沒少遭紀曉嵐埋汰。
就拿下館子吃飯這樣的小事來說,都有官員要作妖。
紀曉嵐假冒和珅和小月下館子,一個穿著官服的人走到身邊,大拇手指向天上一指,表明來意,咱這館子有來頭,擺完派頭,順便占民女便宜。
紀曉嵐評價道,官位八品,架勢可有一品。穿上了官服,就給他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給完下馬威就擺官威,想要制服面前的“和珅”,讓對方鉆桌子,不服就拿縣太爺壓你。
八品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生怕這身馬甲脫下來,對方就把自己干翻了,這哪兒是工作服哇,這不黃金甲么?
飯館老板提醒八品,面前的可是“和大人”,不要再亂講話了,親爹來了。
可八品不聽,你指著“和”字要我和氣生財?單剩一個和字,你這就是撕字畫,敗家。
過了半晌,八品才反應過來,腦門子汗都冒出來了,這時候腸子都悔青了,官服加持也沒用了。
而后便上演了一出八品鉆桌子的戲碼,官服也臟了,帽子也掉了,盡顯狼狽。
這金貴的工作服,面對自己認為可以欺壓的百姓,就是武器,是金身;面對比自己位高權重的人時,甭說鉆桌子了,穿它跳謝謝你都行。
當然這只是在外面,對待外人的態度。當他回到自己的系統內,那就不是遇事脫馬甲就能解圍的事情了,因為他知道,短期不能解圍,就靠長期的站隊來保住自己的職位。
世界上本沒有舔狗,舔的人多了,就有了不同的舔狗隊列。
紀曉嵐裝和珅在飯館治小官,如果和珅假扮紀曉嵐進大牢,會上演什么樣的戲碼?
大冤種朱伯平鉆了桌子之后,回大牢看見了假扮紀曉嵐的真和珅,和珅裝成讀書人的樣子,秉燭夜讀。
作為和珅隊列中的一員,朱伯平用自己親身書寫舔狗日記,盡所能排除異己,欺負進大獄的“紀曉嵐”。
欺負完“紀曉嵐”,轉頭舔“和珅”,無比順滑地在拿別人當狗和自己做狗這兩件事之間自由切換。
所謂奴才之道有兩張臉的精髓,一面諂媚一面兇狠,真是被他拿捏了。
這個體制內的八品官員以為自己站對了,認為只要舔了和珅,自己就能保住官位,升職加薪,殊不知他只是和珅手里的一顆棋子,當棋子失去利用價值或者威脅到和珅的利益時,和珅不會因為他曾經在自己的隊伍里而心軟,反而會因為了解這顆棋子,當機立斷,斬草除根。
奔著官官相護去的,結果一落難樹倒猢猻散了,這么不穩固的系統誰還樂意沾邊呢?你別說,有舔著臉上的。
劇中有這樣一場戲,紀曉嵐在督察院值班時,遇上個“國舅爺”。
賈國舅爺狀告裕慶班兒不該演《紅梅閣》,紀曉嵐回復說,律例里頭沒這條規定。沒有明文規定的事兒,他國舅爺要禁,因為這戲犯他祖宗了。
具體怎么犯祖宗,七拐八拐才明白,原來這個賈三彪子就因為《紅梅閣》里唱了賈相爺這個人,而這個人正好跟三彪子同姓,沾他姓,他就要禁人文藝作品,這就不光是彪了,彪中還帶著一些小心眼。
這事掰扯到頭,充其量也就是文藝作品讓賈三彪子看著不順眼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彪子偏偏要把百花齊放搞成唯他獨尊,給唱戲搞藝術的折騰夠嗆,人戲班老板都跪地上了還不依不饒,非得給人路堵死。
沾上皇親國戚了不能硬碰硬,紀曉嵐就算是看彪子不順眼也得曲線救國。
百姓里早就有人看彪子不順眼了,然而一根筷子撅不了彪子,哪怕是筷子再有力量,也容易折,到時候彪子剛不下,再給自己折進去,作出壯烈且無意義的犧牲。
只有民眾團結一致的行動,才能威脅到彪子。
所以,紀曉嵐設一局,跟杜小月打配合,前腳紀曉嵐假裝給戲班老板安了罪名,讓戲班出錢按照賈三彪子的要求修繕祠堂,后腳小月就在三彪子祠堂安排上了戲折。
戲里賈三彪子敬畏的祖先畏敵如虎,暗中求降,把蒙古人撤軍的事謊報成打了勝仗,拿銀封賞,后來揭老底被發配,在發配途中交代在茅房里了。
圍觀老百姓聽了熱鬧,對賈三彪子及戲折里的賈相爺恨得牙癢癢,于是進行了線下潑漆對線。
這一幕乾隆跟和珅全看見了,看完戲,這倆人撤退了,罪讓彪子受了,樂全給乾隆揀走了。
劇里面,乾隆除了愛揀樂,還微服私訪,扶持弱者,幫助老人。
看見腿腳不好,來城里討公道的老人,乾隆彎腰拉車,拉著老人前行。
保護老人在乾隆這是親自拉老人前行,沒有在老人身邊喊加油、堅持,這是最簡單的,對帝王來說也是最難做的,畢竟,喊口號比做事容易。
就像《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劇的片頭曲里唱的那樣,走的是人間的道,扛的是頂風的旗,殿上君王堂下臣,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自有你。
這部電視劇在出了四部之后完結了。
第四部最后一場戲里,滿朝文武如往日上朝,這日退朝之后,皇上待眾臣離去之后留下紀曉嵐、和珅詢問二人最近的動向,紀曉嵐借機給皇上講了一個關于狐貍的故事,乾隆突然問和珅、紀曉嵐誰是狐貍,君臣三人大笑接著互相指點,不言而喻。
狐貍是誰,他們心里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