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開啟之前,各大平臺都預測《流浪地球2》會是本屆最受歡迎的崽,七話也不例外,大家對原班人馬郭帆、吳京+劉德華的小破球第二部,相當期待。
(相關資料圖)
但客觀來說,擔心亦有之。
四年前的《流浪地球》,曾經那么驚艷,它不僅讓觀眾第一次被國產科幻征服,也憑一片之力讓國產科幻進入世界級晉道,與五毛特效神片正式劃清界線。
但觀眾因《流浪地球》產生的自豪還沒維持多久,一個經典段子便誕生了:《流浪地球》剛剛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結果,它又關上了……
導火索眾所周知,然而,細究其根本原因,卻非一部影片導致。
而是我們的科幻片原始根基積累方面太薄弱,即使已被觀眾推上神壇的郭帆,也只能無奈表示拍了科幻才發現我們的特效與制作水平和好萊塢差了20年。
沒有強有力的行業水準支撐,不僅打開的大門很快就會被關上,曾經打開中國科幻大門的《流浪地球》第一部,在不少人眼中似乎也帶著點意外與偶然色彩。
它的成功,可以被復制嗎?《流浪地球2》又能維持住第一部的口碑神話嗎?確定《流浪地球2》不會走入續集越拍越爛的怪圈?潛在的擔憂同樣存在。
制作團隊似乎也有這方面壓力,宣傳期間相當克制,連首映禮主題都是“比一好一點”,看起來很像在打著“只要不砸口碑就行”的保守牌,讓人忍不住咯噔。
然而,看完第二部正片之后,七話才發現“比一好一點”不是制作團隊心虛而是自謙,因為《流浪地球2》,比1絕非好“一點”,而是好了“億點點”。
技術升華,震撼的視覺體驗
如果說老科幻迷還能從《流浪地球》第一部中找到特效上的短板,那么第二部的技術呈現,絕對只有驚嘆的份,在新的故事里,全程都是視覺大賞。
強大的無人機群、驚險的災難景象、緊張的對抗戰,這些都是電影貢獻的一盤盤小菜,秘密武器,是郭帆在采訪中一直頭疼的“大家伙”:太空電梯。
一個能讓人類往返于地球與空間站的太空設備,構思源自我們日常乘坐的電梯,技術依托于《三體》里汪淼教授研究的納米材料(劉慈欣科幻宇宙互聯)。
當這個概念以文字方式出現時,七話便對其具體形態有過大量暢想,也擔心過現有技術與制片方的腦洞是否能給出一個震撼又合理的太空電梯。
事實上,在足夠專業、用心的人面前,我們的很多顧慮往往都是多余。
當電影中太空電梯點火后帶著宇航員們在地球與太空之間往返時,視覺的帶動、設計上的腦洞、技術構架上的嚴謹,全方位都踩在觀眾的燃點齊舞。
我們的科幻電影人原來這么有想象力,我們的科幻技術原來可以這么絲滑,他們不僅做到了文字腦洞的還原與突破,還賦予了太空電梯視覺之美與真實代入感。
幾乎太空電梯出現的瞬間,就能讓觀眾產生一種這家伙是人類未來肯定會有的東西,再緩過神來,又忍不住為中國科幻更進一步驚喜,瞬間認可新的故事。
出色的攝影視角,更將太空電梯的感染力發揮到極致,當劉培強、韓朵朵等人進行電梯訓練時,觀眾似乎能從他們的視角沉浸于科幻工業之美。
除了“大家伙”,《流浪地球》在“小家伙”們上的巧思也是重要加分項。
靈活的小機器人警犬笨笨讓人印象深刻,它可能不需要多強的技術制作,卻格外有人情味,似乎讓人與科技有了情感羈絆,渲染著電影暗線的主題。
可以當安檢又可以人機互聯進行精細操作的門型機器人,造型極度質樸,創意極度有趣,不僅實用性強,還讓觀眾有著這些機器人真實存在的說服力。
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流浪地球2》在特效上的進步,不僅僅是視覺的震撼,還有所有科幻產物的真實代入感,從大到小,從宏觀到細節,都貫穿其中。
故事回溯,開啟流浪前的地球
《流浪地球2》開拍之前,網友最好奇的是郭帆如何讓第一部已經犧牲的劉培強活過來,這一點預告片早早給出了答案:回溯時間,拍一個前傳故事。
在前傳故事里,韓朵朵這個名字,不是趙今麥飾演的那個倔強少女,而王智飾演的韓朵朵,一個讓青年劉培強第一眼看到便想好未來孩子名字的颯爽宇航員。
此時的韓子昂,還不是那位年邁的90后外公,而是在女兒出嫁時滿臉嚴肅的中年父親,《流浪地球2》用技術復原了吳孟達影像,這個淚點估計沒人能逃過。
第一部故事發生在流浪地球計劃第二階段逃逸時代,劉培強在妻子去世后進入了太空站,岳父韓子昂帶著外孫劉啟與收養的女孩韓朵朵在地下城生活。
第二部故事則發生在剎車時代前后,人類剛剛經歷了數字生命計劃與移山計劃的爭論,最終聯合政府徹底放棄數字生命概念,執行移山計劃。
全球人類一邊在月球上建發電機放逐月球,—邊在地球上建發電機讓地球逃出太陽系,在這個背景上,人類處處上演著“小家”與“大家”的故事。
小家以劉培強、構架師圖恒宇(劉德華飾)為核心,闡述了愛情、親情、友情多條故事線,人物之間的情感相當動人,淚點比第一部同樣多了不止一點點。
通過這些角色的堅持與努力,你會發現在宇宙級的災難面前,人類是那么渺小,渺小到連家人的生命都要做取舍,渺小到要在生命與數字之間權衡。
但渺小的人類,卻又那么偉大,永遠充滿希望,永遠讓人熱淚盈眶。
“大家”埋藏在一個個“小家”之中,劉培強爭取太空機會是為了小家,但“大家”面前,從未退怯,沙溢飾演的前輩宇航員張鵬,更帶來影片最大淚點。
“大家”,也從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飾)、郝曉晞(朱顏曼滋飾)視角做了另一維度的探討,在宇宙危機面前,人類空前團結,但分岐,也始終都存在。
執著于數字生命計劃的團體不斷破壞移山計劃,發起了以億為單位的攻擊,甚至出現了太空電梯災難,堅持移山計劃的人們,也各有心思。
有的國家,思想還停留在曾經的角逐階段,有的地區,仍舊推脫懈怠,有的人,在質疑與相信之間橫跳,如何讓全世界統一信心?如何堅定執行計劃?
這是“大家”需要面對的問題,對此,七話不劇透細節,只想用周喆直的“危難當前,唯有責任”解答,中國人的擔當與守護,不被理解,卻從未缺席。
世界觀,讓人頭皮發麻的突破
與第一部一樣,《流浪地球2》的基礎世界觀也是基于劉慈欣原著小說而來的,但這個系列電影在改編方面最做得點贊的,是它不專注外形,而執著于精髓。
第一部故事內容其實大多都是原創的,但原創的部分,也仍舊帶著劉慈欣科幻的味道,第二部亦是如此,但在豐滿故事肌理的同時,又進行了世界觀的延伸。
表面上,這是一場全人類面對宇宙災難的自救計劃,實際上,人類與生命,還有著更深的羈絆,我們要面對的“敵人”,不僅僅有即將失控的太陽。
還有,暗處的“小紅點”。
整部電影用了豐富的細節伏筆來暗示“小紅點”的存在,在太空電梯危機、月球墜落危機中,敏感的觀眾一定會發現隱藏在第三視角的窺探。
如果沒有發現,那么圖恒宇計劃背后的推手,周喆直別有深意的臺詞,基本已經亮了明牌,如果你覺得某些情節很玄奧,那么相信我,你一定錯過了細節暗示。
不夸張地說,《流浪地球2》不僅是春節檔邏輯最縝密的電影,也是科幻片里劇情最自洽的作品,所有“不對勁”皆有起因,所有起因,皆指向真相。
這些線索,吸引觀眾著不斷頭腦風暴,迫不及待地想要解開謎題,但當答案出現時,仍舊會讓觀眾有腦洞被掀翻的感覺,忍不住感嘆:好家伙,真的好家伙!
郭帆找到劉德華來飾演圖恒宇,果然野心不僅僅是讓他詮釋動人的父女情,編劇給了第二部所有謎題一個完美答案,但同時又揭開了更多謎題的蓋子。
世界觀的突破,讓觀眾看完3個小時無尿點的故事,仍舊會因最后的彩蛋而激動,想要二刷細捋伏筆,在流浪地球計劃中,我們還有更多“敵人”和“朋友”。
具體答案,大家可以到正片尋找。
《流浪地球2》不僅是前作的完美延續,還是中國科幻新的突破,它是春節檔值回票價的大片,亦是《流浪地球1》成功不是意外與偶然的最佳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