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年,《流浪地球2》再度延續了中國式科幻大片的魅力和號召力:上映7天累計票房約22億元,位列2023年春節檔(1月21日—1月27日)票房亞軍;豆瓣電影評分8.2,登上春節檔新片口碑王座。
4年前,履歷表上只有《李獻計歷險記》《同桌的你》兩部中小成本電影的80后導演郭帆,懷著忐忑不安與破釜沉舟的心態拍出了《流浪地球》。
彼時,不只主創心里沒底,影迷也是放低了期待。但沒想到,這部“簡陋”卻充滿誠意的國產科幻大片征服了科幻迷和大眾,觀影人次超1億,內地總票房超46億元。2019年更因為《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被譽為“中國科幻片元年”。
【資料圖】
觀眾的厚愛給《流浪地球》主創帶來了信心,但也出現了一種“尷尬”——郭帆導演并未給續集留下空間,因為他壓根兒沒奢望能拍成系列電影。
《流浪地球2》郭帆選擇了拍前傳,聚焦“流浪地球計劃”之前的人類世界。所以,已犧牲的劉培強重新回歸,他如何成為航天員、為何與兒子劉啟產生父子隔閡,以及他與病逝的妻子韓朵朵的情感,都在《流浪地球2》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除了延續核心角色,作為前傳的《流浪地球2》也側重對“流浪地球”科幻世界觀的補充。任何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科幻片,都必須營造扎實的世界觀,它要邏輯自洽、讓人可信、有代入感。
第一部中,行星發動機、地下城、領航員空間站、地球逃離木星引力是重要展現部分;到了第二部,導演詳細交代了流浪地球計劃的前身——移山計劃,包括與之配套的逐月計劃,即在月球上建三座試驗性的行星發動機,通過月球的位移來證明流浪地球計劃的可行性。
于是,觀眾看到了與行星發動機一樣令人震撼的太空電梯,看到了月球表面龐大的人類建筑群,看到了人類為建造這些龐然大物而研發出的超級量子計算機550系列,也就是人工智能Moss(550w的倒寫)的前身。
其中,量子計算機550系列是《流浪地球2》中不可忽視的“主角”,這也是電影《流浪地球》系列對劉慈欣小說原作的一大拓展。
在科幻世界里,關于“人終將會被自己創造的東西奴役或毀滅”的母題經常出現。相關探討或者可以用一個怪圈來形容:人為解決問題而創造工具,繼而工具本身成為問題,最終人被工具支配。
《流浪地球2》的內核之一也源于此。影片從頭至尾多次出現了閃著紅色光點的監控攝像頭畫面,它也是全片第一個鏡頭。隨后出現的太空電梯危機、數字生命計劃支持者的暴亂、月球危機都是人工智能所策劃。Moss通過計算得出“延續人類文明的唯一辦法是毀滅人類”的結論,它讓地球文明一步步分崩離析,并帶著殘存的人流亡宇宙。這著實讓人細思極恐。
作為地球的“小白點”vs作為人工智能的“小紅點”,等你看完全片,便會了解它的暗示意義。
就像影片所強調的,人終究是希望,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Moss縱然擁有遠超人類的算力,但并不能算出一切。人是一種無法被精確計算的物種,因為人有情感,所以會出現“變量”,會出現將女兒上傳為數字生命,并與女兒在數字世界團聚的圖恒宇。
影片彩蛋提示了圖恒宇在未來故事里的重要性,相信數字生命、人、人工智能的博弈會成為新主線,時空、維度等涉及相對論的設定或將出現。《流浪地球》系列的宏大世界觀已顯現,解讀空間巨大,期待《流浪地球3》。
關鍵詞: 流浪地球2世界觀大拓展 釋放宇宙解讀空間 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