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律師
A Guilty Conscience
導演: 吳煒倫
(資料圖)
編劇: 吳煒倫 / 張青云 / 林偉文
主演: 黃子華 / 謝君豪 / 王丹妮 / 廖子妤 / 王敏德 / 何啟華 / 楊偲泳 / 栢天男 / 林保怡 / 谷德昭
類型: 劇情
制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 中國大陸
毫無征兆,《毒舌律師》(港名《毒舌大狀》)破了香港記錄,成為首部票房過億的本港電影。
年過六旬的黃子華這兩年好像如有神助,去年《還是覺得你最好》(港名《戲飯攻心》)就大賣,今年更是靠《毒舌律師》登頂,才開年,怕就要占了年度華語電影的冠軍。
律政戲曾是香港最喜歡的題材,香港一直以“法治”聞名,電影和電視劇都拍過很多,也影響了內地的一代人。
本劇中,黃子華飾演一個毒舌刻薄但又良心未泯的律師,這樣的角色黃子華演過了無數次,不過職業不同而已,行走的棟篤笑宗師。
當然,此類形象更具代表性的應是日劇《勝者即是正義》的古美門。坦白講,以完成度而言,本片男主林涼水無論專業度還是復雜性,亦或者幽默感,都完全不及古美門,但這并不是黃子華與堺雅人演技或魅力的差距,更多還是插在了編劇上。
以香港電影標準,《毒舌律師》算是講了個結構簡單但完整的故事,全須全尾,敘事邏輯也基本合理(法律推理就算了)。但如果從律政戲的角度,就實在難以恭維,寫得毫無專業感,更像算死草般的古代訟師胡攪蠻纏。看起來,法庭是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的斗法,但其實林涼水除了爆棚的正義感,實在看不出作為一個律師的專業度,也難怪同場的主控官金遠山對其嗤之以鼻。
林涼水打官司的三板斧,就是挑動情緒,詐證誘供,以及搞盤外招,都不是正經律師路數,在一眾港產律政劇中也屬下成,愛看律政劇的觀眾看了難免生氣。
法庭戲拉胯,角色多少也被連累,劇中的正面人物林涼水、方家軍難免失去了復雜性,毒舌屬性也并不突出,最后只有為正義的執念,熱血倒不出錯,但無趣;反面人物也流于刻板,不僅壞,還蠢,那種有錢人的黑暗營造并不足夠,體制性沆瀣一氣的共惡沒有被表現出來,所以觀眾的情緒也未跟進。沒有反轉,反而變成正義方的窮追猛打,以至于電影中出現了法庭戲罕見的控辯方聯合對付證人的名場面,劇情講也算是合理,但真的很違反電影里男主一再強調的“common sense”。沒有了控辯對抗,也失去了很多戲劇的樂趣,讓最后的法庭陳述變成慷慨激昂的陳詞濫調而已。
但《毒舌律師》在香港依然大爆了,這似乎并非單純電影的功勞。它某種程度上像是香港觀眾情緒的一種宣泄,過去幾年,這個城市有太多撕裂和動蕩。平民面對巨商強權求告無門,便只能蜷在影院里追尋終極正義,哪怕這正義來得無根無底,如同造夢。
它某種程度很像《戰狼2》在內地的票房奇跡,是電影疊加社會情緒的結果,“爽片”的勝利。這種商業奇跡在本土以外卻難以復制,香港觀眾當然不追求“雖遠必誅”的快感,習慣了講肯捱肯干,說的還是要一個“公平”。法治是“公平”最直觀樸素的外化,也是成熟市民社會最穩定的信心基礎。強調法的精神,多少也含沙射影了時局異動,只不過這份抵觸如此小心翼翼,普通人感知不強罷了。
電影講“法”,最后卻落在了“人”的身上,電影結局自然皆大歡喜,實質正義彰顯,序正義看起來虛偽和空洞。法律人士也都在堅守職業操守,且維持著非常高的道德感。這自然有編劇的取巧,就像他借劇中反派說的,那些非法律專業人士,只會在意故事。但故事是否真的就是真相,沒人知道,似乎在電影早已經開誠布公的正邪對立面前,也早不重要了。
香港電影的主角們也越來越相信“非常時期用非常方法”的理念,對法律的敬畏和尊重遠不及從前。他們更喜歡林涼水所代表的無可辯駁的絕對正義,聲嘶力竭地喊口號,是一早便被定好的基調,樹立什么,打倒什么,稱頌什么,甚至最后借助廉政公署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會有種看大陸影視劇的既視感。哪怕他們都戴著頭套,滿嘴專業詞匯,以法律之名。
如是深思,電影之外的真實生活,是否有非黑即白的真相彰顯?誰會代表絕對的真相和終極的正義,這世界是否存在絕對的正義?“天有眼”,誰又是“天”?它們要對抗和想依靠的,究竟是不是同一個東西?
終極正義的代表,是神么?是否要放下人的自覺,去作神的信徒,以求心安?
捫心自問,不必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