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各位都聽說了香港的“殺妻碎尸”案,其作案手段極其殘忍。
(資料圖)
2月21日,28歲香港時尚模特蔡某被發現失蹤,家人報警。
2月24日,西九龍重案組探員在大埔龍尾村某村屋內發現尸塊,以及相關證物。
2月26日,香港警方暫時控制了三名和蔡某死亡有關的男子(前夫、公公、大伯),以及一名女子,他們均與死者失蹤有關。
后續香港媒體“香港01”披露了零星的案件細節,命案發生的屋內還藏有削肉機、電鋸、長雨褸(風衣)、手套、面罩等工具。
而血案發生后,網民的討論也開始分道揚鑣。
有人在乎的是案件的真相,但似乎有一部分人置身世外,把這樣一宗慘絕人寰的“碎尸案”當作是一部虛構的“奇案電影”,他們熱衷于八卦案件的血腥情節和死者的身世背景,甚至做受害者有罪論,再狠狠踩上一腳。
實際上,在香港警務處官網上,這件案子被命名為“大埔謀殺案”,警方并未對死者信息做過多披露。
但放眼媒體領域,眾多媒體、新媒體只要提到這起案件,仿佛必須冠以“名媛+肢解+烹尸+豪門”等字眼,來無限放大案件的噱頭和傳奇性。
而后,死者蔡某的照片被大肆發布,大量的生活照以及生前私人關系也被扒出。譬如蔡某與時尚圈的淵源,與名人的關系,等等不一而足。
可隨著信息的增加,不和諧的聲音也開始出現。一些網友對死者的外貌開始品頭論足。
此舉當然被網友回懟
也有人直接開啟地域黑模式。
就連死者的家庭背景也被拎出來批判。譬如《文匯報》曾指出,死者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富二代”,母親是內地網紅,父親在內地從商,家產頗豐。
于是,有網民便抓住這些抽象的信息,展開了具體的推測,然后給出定論。
粵語里,“陰質”形容行為缺德、沒良心,這個網友的意思是,死者父母經商應該干了缺德的事情,因果報應到了死者身上
除了對案件中死者的過往身世進行無端的攻擊之外,有香港網友甚至在聊天組里分析起了案件。他們似乎認為自己比重案組更加專業,把案件有關的人物信息全部列出,進行盤點。
一位叫作“侏羅”的網友認為這個案件疑云重重,有很多細節沒有披露出來,于是劍指“宗教”。
甚至在案件剛剛發生,關鍵信息缺乏的情況下,有網友就開始了漫無邊際的推測。更有人將這一案件直接和電影情節聯系。他們仿佛從中解讀出了流量密碼,用各種噱頭將案件與香港奇案電影做一個聯動。
這種“香港奇案”的說法,在香港網民的討論區中,可以說極其豐富。
有香港網友甚至玩起了奇案的標題梗
而案情經過發酵,另一種言論也開始出現。有人認為這個案件夠奇,夠血腥,適合拍成電影。
人們仿佛形成了一種定式,案子越慘越血腥,越具有改編成奇案電影的潛質。
但在這之前,我們有必要去簡短了解一下香港奇案電影的發展。
港產的奇案電影固然有殘酷的成分,但這并不是它的全部。
相反,奇案電影的進步和突破,并非體現在殘酷程度的提高上,而是其人文關懷的一面。
1974年,邵氏出了一部奇案片《天網》,改編自發生在香港60年代的“三狼案”。一年后,麗的電視也選擇取材香港本土的真實案件,制作了電視劇《十大奇案》。由于劇集題材和拍攝手法新鮮、刺激,便迅速在相對保守的觀眾中造成了轟動,收視一路報捷。
于是,“競爭對手”邵氏電影不遑多讓,立刻調配資源,連拍五部“分段式”電影。這也就是奇案片的源流之一——《香港奇案》系列。
按理說,奇案片始于娛樂刺激,但《香港奇案》系列卻沒有“全盤娛樂”,而是在一些故事中安插了值得深思的成分。
譬如《灶底藏尸》,改編自1967年發生的“黃泥涌道灶底雙尸案”。當時,一名印尼女華僑和她與前夫所生的5歲幼子,慘遭丈夫殺害,并被水泥埋于灶底,藏尸8個月。
而在殘酷之外,電影則對人物悲劇的命題進行了豐富化處理。
電影中,被害女性來自東南亞,她因為生了啞女被夫家拋棄。此后,她更是受到一名香港男人花言巧語的蠱惑,跟其赴港投奔新生活。
然而,這香港仔卻是名登徒子,不僅軟飯硬吃,甚至逼被害女做皮肉生意,狠狠榨干她最后一絲價值,最后甚至殺人滅口,藏尸灶底。
最終登徒子亦難逃法網
盡管電影中充斥著驚悚、壓抑的拍攝手法,但故事的內核,卻批判了“男尊女卑”等迂腐思想,以及對女性的壓迫。
同樣,系列中的《奸魔》雖有題材擦邊之嫌,卻披露了一個社會問題。故事中,黃大仙出現變態色魔,但警方在擒魔過程中卻發現,許多女性因為保守的風氣和閑言碎語影響,羞于提供真實口供,最終令色魔、淫狼之流愈加無所忌憚。
此后,《香港奇案》連拍5部,但逐漸顯現頹勢。
但時至1988年,香港分級制度的推行,卻給了“奇案片”翻生的機會。畢竟殘酷可以是禁忌,也可以是噱頭。
于是,奇案電影就此迎來第二春。譬如,《羔羊醫生》改編了轟動全港的“雨夜屠夫林過云案”。電影力求真實,還原了諸多案件細節。
譬如殺手林過云在犯案前,會寫下“ACTION”的字樣。電影還原了這個細節
第一名被害者手臂上的“穿心燕子飛”文身(據說是案件偵破的關鍵點之一),也在電影中得到了還原。
而為部分影迷津津樂道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則改編自八仙飯店滅門案,雖然本片內含大把血漿,極盡展現了獵奇的一面。
但故事中,依然有著對現實的諷刺:阿Sir們整日插科打諢,探案極度敷衍,甚至吃了嫌疑人送的叉燒包,而后為達目的,甚至不擇手段,刑訊逼供。
但眾所周知,香港電影有著自發性和盲目性。奇案片有市場,不可避免會有跟風之作頻出,魚龍混雜的局面出現。而這也標志著奇案片已是強弩之末。
1993年的《雨夜天魔》,以林過云為噱頭,但故事嚴重“洗稿”《沉默的羔羊》,無疑是投機之作
但就在2001年,拍過《人肉叉燒包》的邱禮濤,卻再次觸碰了“奇案題材”,拍攝了電影《等候董建華發落》。
這部電影的原型,是轟動一時的“寶馬山雙尸案”。案件本身不僅殘酷,據說還有“靈異事件”傳出。于是有人建議邱禮濤用奇案片的手法去拍攝,加重案件行兇部分的比重。
“寶馬山雙尸案”是為香港轟動一時的童黨謀殺事件,涉及一對英國籍情侶被打死及奸殺。
但邱禮濤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放棄自己曾擅長的“血漿娛樂”,而是通過一名議員的活動,去探討特殊時期的香港法理,以及“情與法”的矛盾,不失為深刻之作。
到了2015年,《踏雪尋梅》上映。這部電影改編自2008年香港“王嘉梅命案”。
一開始,電影公司想要用《沙井女尸》、《人肉私鐘妹》等片名讓電影更加商業化,但導演更想借這部電影去展現出香港新移民對身份認知的矛盾性,一個王嘉梅,一個丁子聰,其實都是被主流社會拋棄的邊緣群體。
以及,2022年的電影《正義回廊》,改編自2013年在香港大角咀發生的命案,涉及謀殺雙親、分尸、藏尸等。
但電影則展現了法庭上,控辯雙方各以不同的理據試圖說服陪審團,從多個角度帶領觀眾,在一個戲劇性的法庭上尋找正義。
總之,當我們討論著案情之殘酷,并熱衷于將其和香港電影聯系起來的時候,卻往往會忽略一點。
時代在進步,電影也在進步。香港奇案片,雖始于“獵奇娛樂”,但其進步的表現之一,反而是“去奇案化”。它們在變革中,也正一步步地撥開血腥和殘酷的外衣,去找尋故事背后,真正值得被探討的思辨和社會議題。
而此刻的網友,也許并非心存惡意,卻在討論的氛圍中,不自覺地憑借“捕風捉影”的信息去推測,去發掘案情的娛樂價值,甚至去做“手機判官”,然后“行使正義”定罪。
那么與其這樣,我們更值得做的,是不是靜待案件后續,再冷靜分析下,案情的背后,又有哪些更值得探討的話題呢?
設計/視覺:壯壯
關鍵詞: 港產奇案電影固然殘酷 但不可忽視它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