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提起香港電影,我腦海中總會浮現那幾個熟悉的片名——
《xx戰》、《XX狂》、《xx風暴》、《xx帝國》.....
主演也都是那幾位熟悉演員的大頭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古天樂為首,張家輝、吳鎮宇、任達華、林家棟、張智霖為輔,劉德華、劉青云、甄子丹偶爾冒個泡。
而劇情也脫離不了三板斧:
警匪、臥底、噠噠噠。
到了今年,終于有了新面孔,且一次來倆,更是2x2的四重享受。
梁朝偉+郭富城。
然而,卻也脫離不了港片的命運,隨著電影一部一部上映,差評也一浪一浪襲來。
年初時,梁朝偉的《無名》震撼上映。
暌違5年重回大銀幕,可剛剛問世就遭遇口碑危機,評價兩極分化,又因某鮮肉自帶的輿論,戲里戲外都一籮筐麻煩事。
緊接著,梁朝偉搭檔郭富城的《風再起時》上映。
雙王爭霸,這也是郭富城在《秘密訪客》后闊別兩年的作品。
可電影仍然是聚焦四大探長時期的老調重彈,再加上翁子光劍走偏鋒的文藝化處理,電影口碑票房雙雙撲街。
作為一部梁朝偉+郭富城的電影,最后竟只拿下4800萬票房慘淡收場。
梁朝偉退場后,郭富城又拿過接力棒。
3月3號,由郭富城主演的犯罪懸疑片《斷網》上映。
為了這部電影,整個劇組傾盡全力,不僅輾轉全國路演開辦路演,作為一部純種香港電影,《斷網》對內地市場寄予厚望,公映時間甚至比香港本土還要提前六天。
但內地觀眾顯然沒有買賬。
《斷網》首映日只拿下1216萬票房,第三天就被同樣是香港電影的《毒舌律師》反超,而后者當時已經上映了10天之久。
以后的成績是一天不如一天,截止到發稿前,《斷網》上映已經5天,累計票房終于突破5000大關,但預測票房僅有7547萬。
據港媒報道,《斷網》總投資高達2.5億,雖然有王婆賣瓜的嫌疑,但三大影帝的片酬再加上電影中大量的特效設計,最起碼也有一半,也就是1.25億。
就算拿1.25億來結算,《斷網》預測內地總票房7500萬,票房分成36%,也就是2700萬。
這點錢連零頭都不夠,香港市場就更無須多提了。
所以,即使《斷網》最終成績還未揭曉,但關于“《斷網》賠慘了”的論調早就浮出水面了。
要知道的是,比起此前倒背如流的香港警匪片,《斷網》算是創新性的把焦點放到了“信息戰”上,跳脫出了警匪套路的桎梏,應該有賣點的。
但為何還是走了院線三日游的老路呢?
閑言少敘,直接聊聊這部《斷網》。
披著科幻皮的港式三板斧
卓家俊(郭富城飾)是一名網絡安全專家操作員,就職于“天極”安保公司。
這天,香港的萬生銀行被黑客攻擊,所有設備均死機,連ATM機都成了一串亂碼,整個銀行系統完全癱瘓。
萬生銀行馬上聯系了天極公司,并放出權限,修補漏洞。
拿到權限后,天極全體員工火速處理。
然而就在他們亂成一團時,窩在辦公室的范德福經理“黃德斌飾”卻瞞天過海,勾結黑客闖入銀行系統,足足洗了15億港幣。
原來,天極看似是網絡安全公司,實則是為某大佬洗錢的工具。
經理監守自盜,左手派人攻擊銀行,右手騙來權限后就馬上洗錢,等系統修好便事了拂衣去,打得一手左右互搏之術。
然而,交易中范德福貪念作祟,私下又洗了5億。
這5億不在計劃之內,大老板很生氣,讓公司的行政總裁“陳明志”(林家棟)設計害死,并馬上瞅準了下一個替罪羊,
卓家俊。
卓家俊女兒患病,家中負債累累,因為想把她送到貴族學校,不得已下接受了公司的80萬善款。
吃下糖衣炮彈后卓家俊才發現總裁陳明志在洗錢,后又為洗脫嫌疑,主動幫助警察對付陳明志。
而陳明志暗地里抓住了卓家俊的女兒要挾,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從以上的劇情大綱來看,如果把“網絡安全”、“銀行權限”、“黑客洗錢”這些關鍵詞剃除外——
這依然還是個套路十足的量產警匪片。
公司領導偷偷洗錢,普通職員為了女兒跳入陷阱,后良心發現與反派決裂,而警方在兩人之間不斷激化矛盾。
最后反派綁架女兒,所有人跑到港口大決戰,噼里啪啦一頓放煙花結束。
這劇情,我都快會背了。
看似是網絡世界的新題材,實則仍然是港片那三板斧,依然沒有跳脫出模板化的情節設計。
每個人物、每個情節、每個反轉都讓人似曾相識,甚至到最后當反派無計可施時,我腦海里立刻蹦出一句話:
“主角的女兒該被綁架了?!?/p>
然后,林家棟就跟被我指使一樣,聽命去綁架郭富城的女兒了。
這可太沒意思了。
而除了這些乏善可陳的情節之外,《斷網》的整體邏輯更是漏洞百出,光是每個人物的動機都讓人無法理解。
比如主角卓家俊。
明明設定是個洗心革面的好人,接受公司饋贈后,他發現上司洗錢,馬上倒戈相向,這我很理解。
但警察找到你時,你就把所有已知的全告訴警察,自己洗脫了嫌疑不就完事兒了嗎?
干嘛非要當內應,主動選擇打倒反派呢,難道只是為了讓劇情更好看嗎?
還有,當卓家俊的女兒被綁架后,他假意幫助反派,實則潛入系統查出了女兒的位置,把位置發給了妻子。
此時,卓家俊已經找到了女兒,妻子只身一人去救顯然也有危險,他難道不是應該馬上溜走去找女兒嗎?
為什么愣是要在公司里一直堅持到底,幫警察找到反派的犯罪證據呢?
難道只是為了讓劇情更好看嗎?
再有任達華飾演的警察。
這真的是我近幾年來見過最沒用,最工具化的警察角色!
開場銀行就被攻擊5分鐘,然后經理范德福命喪火海,緊接著卓家俊親自報警反派洗錢,又下木馬又破解系統,最后搞的全香港都斷網。
這群警察,竟然只在辦公室里喝咖啡??!!
要么就是查死者的賬戶,要么就是查死者的親屬,剛查完死者就領盒飯,緊接著查下一個人。
查來查去,什么事兒都沒干。
整部電影前2/3,他們竟然只是坐在辦公室,面對攝像機噼里啪啦不知道按什么,一點劇情推進都沒有。
一會兒說卓家俊罪不可赦,要通報全港抓捕他,一會兒又私下求助,家俊哥哥沒你我不行。
完全沒有任何邏輯可言!
什么技術都不懂,什么系統都進不去,連放個定位都要卓家俊幫忙,最后干脆舉著電話等卓家俊指示。
大哥,香港的網警就這么閑嗎?
怪不得全都是荷官在線發牌。
《斷網》豆瓣5.2分
《斷網》只有5.2分,這還是剛上映5天的成績,不出意外的話,未來跌入4分的幾率非常大。
當然,之所以讓人摸不清頭腦,很可能因為這兩年的擱置有關。
《斷網》原名叫《斷網24小時》,早在2020年6月份開機,四個月后殺青,2021年拿到龍標,如今擱置了3年才上映。
很顯然,這部電影已經經歷了大量改動,甚至已經到了邏輯不能自洽的程度。
主角卓家俊,他肯定有一些更嚴重的原因,導致他不得不被警方利用,不惜和整個公司作對也要幫警方拿到反派的犯罪證據。
畢竟卓家俊從人物塑造上來說,已經鋪墊了一層罪犯經歷,對于講究效率的香港編劇而言,這必然會被無限放大,從而實現角色的沉淪與救贖,也能與結尾“暗網”部分呼應。
當然,并不是說《斷網》一無是處,在做好一部“普通港片”的心理準備后,觀看過程還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電影用大量特效具象化表現了黑客入侵的場景,將每個系統,每個操作,甚至每串數據都進行了擬人化。
讓不懂電腦的人也能完全理解,也算是華語電影上的創新。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這算是華語電影的創新,但把“信息戰具象化”的操作,在整個電影圈已經不算罕見了。
2014年的德國電影《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早就有相關展示,《頭號玩家》干脆提前把“元宇宙”的概念拍了出來。
如今再拿這個當賣點,未免也太小兒科了。
不是郭富城帶不動票房,而是香港電影還沒走出來
郭富城拍這部電影時55歲,作為半百老人,在貢獻了絕對在線的演技之余,郭富城也挑戰了大量動作戲。
除了常規的追車、槍戰戲之外,郭富城還有一場動作戲集中在廣場某藝術建筑上。
該建筑由鋼管組成,郭富城翻上爬下,在兩個人夾擊下閃轉騰挪,不僅發生直接肢體沖突,還要從高處墜下,再加上易碎的玻璃,十分危險。
拍完這場戲,郭富城說,自己上車都需要手抬著大腿。
而郭富城此前的《秘密訪客》、《西游系列》均有不俗票房,更別提《寒戰》和《無雙》在內地打破多項紀錄。
郭富城盡力了。
不是郭富城帶不動票房,而是香港電影還沒走出來。
這幾年,韓國電影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大批頂級明星不愿意在本國拍攝作品,更傾向于去海外發展。
以網飛為例,比起在本國拍攝大電影,他們更喜歡去網飛參演網劇。
大批資源被抽走,這就導致本土電影舉步維艱。
曾拍出《國際市場》的導演尹濟均表示,韓國電影已經走到了一個絕路,電影公司投資方只會拿20%-30%的投資,剩下由眾籌組成。
又沒人又沒錢,這導致電影立項緩慢,工業體系一夜崩塌。
去年,整個韓國電影市場,盈利的只有8部電影。
《韓影滅亡危機》——媒體如是寫道。
韓國電影走到這一步,就是因為“迎合型輸出”導致。
這幾年韓影看似高速發展,《魷魚游戲》、《寄生蟲》等作品全面開花,徹底打開全國市場,然而背后卻是滿目瘡痍。
因為過度迎合西方人口味,韓國電影現在幾乎都是“魔女”、“虐殺”、“槍戰”等無營養血漿片,而此前只有東方人才懂的倫理、復仇、時代創傷等關鍵詞蕩然無存。
韓國電影,看似走向了全世界,實則被西方的虛假繁榮徹底綁架,審美被完全鎖止。
一顆爛饅頭,就把韓國電影幾十年的基業徹底擊垮了。
而同樣的“迎合型輸出”也在香港上。
2000年后,香港電影依托內地市場,經過幾輪實驗后,慢慢摸索出幾個關鍵詞:
警匪、臥底、兄弟、槍戰、大爆炸....
成龍曾說:香港電影人急功近利,什么火了就一窩蜂拍什么。而這一點也直觀體現在目前的香港電影中。
翻開近年的香港電影,除了臥底就是間諜,除了警匪就是兄弟,幾乎每部電影都要兄弟決裂,幾乎每部電影都要去泰國買粉....
如出一轍的劇情,再配上幾位常駐演員,很多時候看完后都會產生記憶紊亂——
我看過嗎?我看過吧?誒,這劇情怎么這么熟悉。
現在香港電影給我的印象,就像把所有素材與演員都扔一個箱子里,抓到多少算多少,再根據關鍵詞和演員排列組合,幾個月拍攝完畢。
取名XX戰、XX帝國、XX行者、XX風暴.....
我當然懷念《無間道》的迷失掙扎,懷念《寒戰》的爾虞我詐,懷念《無雙》的驚天反轉。
但我更懷念的,是那個“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年代。
幾分鐘一個劇本狂賣幾千萬,一部電影開啟一個時代,這背后不只是市場的富饒,更有創作人澎湃勃發的原創力。
而我們真正喜歡的,也是這種無論多艱難的環境,他們總能拍出新的花樣。
但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好在,最近黃子華的《飯戲攻心》破天荒用情景喜劇打開市場,《毒舌律師》又破1億票房。
香港電影啊,快回來吧!
——全文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