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衣錦還鄉·八兩金》
一般都會把這張OST叫做《衣錦還鄉》,而忽略了“衣錦還鄉”后面還跟著“八兩金”。其實電影上映時,《八兩金》是香港地區版的名字,而電影的英文名,則叫《Eight Taels of Gold》,就是“八兩金”的直譯。但話說回來,以OST的方式出成唱片,確實還是臺灣地區版《衣錦還鄉》這個名字更清新脫俗一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八兩金》是香港導演張婉婷“移民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因為劇本涉及到大陸的一些場景,所以當時的劇組也北上內地進行拍攝,最后因為特殊事件而被叫停,不得不撤返香港。在張婉婷的據理力爭之后,相關部門同意劇組重返內地拍攝,但必須在九天之內完成。
在內地拍攝期間,張婉婷一度產生了很強的消極情緒,而當時劇組里某個內地臨時演員的話,則讓她重拾了信心。當時那個臨演說的是:“你不要放棄,你的電影可以使我們變聰明一些”。
電影講的是關于移民的故事,也是特殊時期的一段鄉愁,而如今看來,很多的場景都已經成了歷史的一部分。
《八兩金》在1990年,共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八項提名,其中最終獲獎的,就是“最佳電影配樂”。
看過《八兩金》的,會對音樂的感觸更深,畢竟有畫面加持。比如看過電影的,在聽到《船歌》時,大多都會重新回憶起電影末尾那些縈繞不斷的旋律,那里有世事無常,那里也有滄海桑田。
即使沒有看過電影,《衣錦還鄉》也同樣是一張好聽的專輯,一段段宛如潑墨寫意的Ambient,能聽出山水、根源和鄉愁的味道。
《衣錦還鄉》也是羅大佑移居香港并創建“音樂工廠”時期,相當重要的東方音樂實驗作品。不同于他在香港時期的大部分專輯,都由花比傲操刀音樂部分,《衣錦還鄉》的合作者則是魯世杰。
魯世杰的音樂生涯,主要是以配樂為主,像《天使行動》、《兩屋一妻》、《忠義群英》、《風云歲月》等,就都是他的作品。而后兩部分,也是魯世杰與羅大佑共同合作并署名的配樂作品。
雖然,羅大佑在香港時期,很多人總是集中在他為別人創作的歌,他自己創作的歌,以及他簽的那些歌手,和《音樂工廠》的系列合輯,但實際上在香港這段時期,羅大佑可是做了不少電影配樂的,除了《忠義群英》、《風云歲月》、《八兩金》之外,還有比如《天若有情》、《阿郎的故事》等等的電影配樂,羅大佑同樣參與其中。
一方面,這是當年羅大佑開設“音樂工廠”的收益來源,另一方面其實也讓他通過《船歌》、《天若有情》等作品的創作,延續了《海上花》的東方風格命題,并且與他自己的專輯《愛人同志》連成一體,成就了一個階段共同的美學體系。
而比《衣錦還鄉》早一年問世的《愛人同志》專輯,同樣是由羅大佑和魯世杰共同制作完成的。
現在聽《衣錦還鄉》,最差強人意的一點,就是當時在制作層面,主要是以電腦工程完成,無論是打擊還是很多絲竹樂器,都是用電腦音色模擬的,所以聽起來不夠真,如果換成現在大陸的制作,肯定會用專業的民樂隊來完成這些曲子,質感也會進一步提升。
羅大佑當時之所以這么做,我判斷除了成本的考量之外,也與當時MIDI在制作圈的主流化有關。而且用MIDI去模擬東方氛圍場景,本身可能對于制作人來講,也是一種全新的創造,至少在音色選擇和運用的過程,需要有一定的創新力。
專輯最為出圈的,當然是《船歌》,這也是華語樂壇繼鄧麗君的《船歌》之后,又一首經典的《船歌》。
個人感覺這首船歌的旋律,應該是羅大佑民間采風的結果,看有人提到這首歌的旋律來自江蘇南部的民歌,可以保留一下這個看法。
據說《船歌》最早是要給電影女主角張艾嘉唱的,但后來改成了齊豫,只能說這個改換屬于“善莫大焉”。
除了神仙姐姐齊豫的演繹,這首歌曲模擬的中國大鼓,以及和聲的編寫和演唱,也是作品成功的關鍵,讓作品不僅聽起來仙音,更有一種力道。
不用吉他、不用貝司、不用鼓,靠和聲和一些特殊的音色及樂器來完成編曲,也是當時羅大佑東方風格實驗的重要一環。
除了《船歌》,專輯另一首人聲作品就是羅大佑自己演唱的《傳說》,這首歌有很多段落,都用了模擬的古箏音色,如果用真樂器錄,效果可能會更好。
我印象里《衣錦還鄉》這張CD,主要有早期東芝1M,之后的K1,以及再后來的中價版,當時國內還有一批特殊盒子的盜版,就是CD盒正面上下各有一條凸起,中間一大塊是凹陷的,現在連這張盜版都有人敢賣兩百多了。
杜達雄的封面設計真好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