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昨晚,由張譯主演的《他是誰》收官,觀眾對于最終大結局也是褒貶之一。但總體來說,觀眾不滿意的地方基本集中于三點:播出編排拖沓、劇情注水和結局倉促。
如今關于網劇播出編排有許多的探索嘗試,但像《他是誰》這樣周一到周五每天一集的進度,絕對屬于慢性子。如果《他是誰》本身屬于單元劇,一集或者兩三集一個故事也就罷了,結果中間還要穿插感情線,時不時就水了一集,也難怪被網友吐槽。
(資料圖)
劇情注水是《他是誰》另一大被詬病的地方,作為懸疑劇,節奏緊湊是基本要求,能化繁為簡是最為關鍵的。即便是不起眼的伏筆,到最后都應該能夠串聯起整個故事線索。但《他是誰》里就有不少值得商榷的支線,譬如王德發和衛曉霞這條線有些莫名,兩個人對于劇情推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除了王德發有個所謂寫信勸獄友交代的情節,如果把這條線全砍了也完全不影響故事主線。
如果單從懸疑題材的角度來說,《他是誰》的結局中規中矩,全劇在情感戲方面傾注了不少重心,假設如果能夠精簡點篇幅可能會更緊湊。
結局倉促也體現在多方面,包括強行讓聶寶華匆匆下線也是問題之一。趙公子在根本沒辦法確認轉讓合同真偽的情況下,貿然采用這樣極端的方式讓聶寶華下線,而且還是搞出爆炸這么大動靜,生怕留下的證據不夠多么?趙公子縱然是囂張,但不至于降智那么明顯。
當然,《他是誰》也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譬如它在人物塑造方面,就顯得更加接地氣,而并沒有圣母化主角形象。
譬如張譯這回飾演的衛國平,就比《狂飆》里的安欣真實太多。他不完美,也不圣母白蓮花,會以為抓到犯罪嫌疑人把柄時貿然出擊,結果被對手反將一軍;他會因案子歸屬而急躁,動不動還會對同事陰陽怪氣。包括在偵破諸多案件過程中,他也并非總攬奇功。但,這才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人嘛。
譬如齊奎飾演的宋哲,以往配角都是為了襯托主角而存在的,但在《他是誰》里,宋哲卻絲毫沒有矮化,甚至有許多時候體現出了不遜于衛國平的個人魅力:表面看起來他似乎唯領導是從,缺乏自己的主心骨。但在好幾件事上,宋哲的心胸與定力絕對不容忽視:在面臨深造培訓與留下來攻堅破案,他主動選擇了后者,盡管他分明知道,深造培訓意味著前途的更加光明,但在前程與責任面前,他主動選擇了責任;即便沒少跟衛國平碎嘴競爭,但當得知衛國平被調查時,又是他屢次三番在領導面前替衛國平抱不平;盡管刑警隊個個把自己偵查來的線索藏的好好的,但每獲得八八案重要情報,他都會跟衛國平分享,因為他知道這根刺扎在戰友心中太久太久;他喜歡顧開巖,也知道顧開巖喜歡衛國平,但是不急不躁不屈不撓,追求得有分寸,退讓得有風度。就這能進能退,有屈有伸的性格,怎么不討人喜歡。
包括石涼飾演的吳克,更是把整部劇的立意拔高了一節。原本估計有許多觀眾跟衛國平一樣,對于吳克教授有著別樣的看法,特別是他接連幾次看起來打壓衛國平的舉動,讓人對他沒啥好感。但他那段關于“惡意”的闡述,特別是“辦案有罪推定就是辦案人員心存惡意”的這一段詮釋,是國產懸疑劇里少有的大筆墨。這一段,幫忙張譯飾演的衛國平解開了內心積壓的偏執,也讓他真正理解身為一名警察的公平正義到底是個什么樣子。辦案不是逞個人英雄主義,而是追求真相,吳教授把這段深刻的法理演繹的如此生動,實在是值得大書特書。
所以一句話總結《他是誰》:有亮點但不多,若精簡會更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