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曉世執導,王一博、胡軍領銜主演,周冬雨特別主演的電影《長空之王》定檔4月28日,最近開啟了首映宣傳,日子正好在中國航天日的前一天,可見用心。
(資料圖片)
在了解電影口碑之前,想給大家看一段有關《長空之王》的幕后報道:
導演劉曉世在專訪中提到,他在影片籌備期間,去試飛員的公墓祭拜過,等到開機的時候劇組又一起去了墓園吊唁,發現原來有一排空著的地方,也都豎起了新的墓碑,電影中也有場景展現。
《長空之王》的主角團是試飛員,即專門擔任飛機飛行試驗任務的飛機駕駛員,有關試飛員的介紹中,有這么一句話:“試飛員必須具有熟練的駕駛技術、較高的理論水平和獻身精神”,《長空之王》成功將這句話具象化呈現,沖擊力比文字更強烈。
——以凡人之軀挑戰機械極限,正是試飛員的浪漫與追求。
首映結束后,不少觀眾反饋自己說自己“哭崩了”,電影后半段,也總有身邊人頻頻拭淚,這種有笑有淚的口碑評價,似乎再難吸引觀眾,但是確實是現場觀影的真實感受,能讓觀影人共情的電影,必然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長空之王》一部航空題材電影,所展示的三大淚點,是讓每個身處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都能體會到的感動。
家國情懷、父母親情還有國之重器的震撼,三大淚點總有一處能讓你鼻酸。
《長空之王》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了情感推進,沒有集中式煽情,不經意間,演員的一個動作、一句臺詞;鏡頭的一個定格、一個轉換,就能戳中人內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有人看過《長空之王》再看到飛機破空,會含淚,因為他知道了銀翼劃過天空那一瞬間,有試飛員們的付出,和試飛員的家人們的忐忑等待。
有人看過《長空之王》再聽到飛機轟鳴,會含淚,因為他知道了龍吟響徹云霄那一瞬間,有試飛員的犧牲,和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堅守堅持。
《長空之王》前半段,用日常細節讓熒幕前的觀眾和每一個角色都熟悉了起來,他們就像生活中會遇見的普通人,像朋友像同事,像能在街上擦肩而過的鮮活生命,隨著故事發展,看著他們一個個站出來要求試新飛機,英雄與平凡人在那一刻重疊——就像觀眾說的,他們是英雄,也是兒子、父親和愛人。
電影中,針對胡軍飾演的隊長張挺的家庭刻畫,難得立體,幾個情節就豐滿了人設。
王一博飾演的男主角雷宇,他由飛行員轉試飛員,導演劉曉世也提到,《長空之王》大大小小的角色,幾乎都有原型,但與其他有原型的電影不同,整部電影并沒有集中一個原型講述,而是立足于每個原型的感動之處。
雷宇這個角色,就化用了一位清華畢業生的經歷——不顧家人反對,放棄學歷和家世光環,一場報告演講,就讓一個天之驕子毅然決然投身試飛行業,導致了長達三年時間的父子隔閡,父子二人再見面,是從江南到陜西的跨越了幾千公里的思子之情,父親心底是期盼兒子回到身邊的惦念,但開口卻是:“想飛就飛吧,注意安全”。
當然,如果《長空之王》只講述大家和小家的故事,難免落入俗套,所以別忘了第三個淚點,也是《長空之王》最大的亮點之一,可惜偏偏很難用文字描述——說工業化,覺得枯燥;談國之重器,又覺得籠統;聊技術發展,還是覺得不夠觸動。
最后只能說,《長空之王》的特效畫面與飛行場景展示,極其適合大熒幕觀看,實現了可能引發生理性流淚的視聽效果——有笑有淚,不是說說而已。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