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長空之王》在北京舉辦了電影首映禮,觀眾席里出現了一位出人意料的觀眾。他就是宇航員楊利偉,曾經開過殲擊機的飛行員、中國太空第一人也來檢閱《長空之王》了,他的到來讓影院里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楊利偉都來捧場了,那么電影《長空之王》究竟有何魔力?
其實看名字就知道了,這是一部講述空中故事的影片,主角是我們的殲-10C、殲-20等戰機,以及這些戰機背后最強的一群人——試飛員。
(相關資料圖)
除了楊利偉,殲-20的首飛功勛試飛員李剛,中國首代試飛員王昂也都以自己的方式力挺《長空之王》。
除了這些航空航天領域的大人物,當天前來捧場的明星也不少。
第一位是沈騰,作為目前最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之一,沈騰在看完電影后直呼導演了不得。
第二位是郭帆,他是出了名的技術狂魔,黃渤都說他在制作《流浪地球》時工作室的燈長明到天亮,對視效把控嚴格的他在看完電影后對影片的特效不吝贊美之詞。
此外金晨、大鵬、秦海璐、黃建新、韓寒等人也都觀看了《長空之王》的首映。
這些名人都支持的電影,究竟好不好看呢?
看過《長空之王》的觀眾給出的評價是:這是一部高燃熱血,又好笑又好哭,而且還能激發民族自豪感的超級大片!
估計有人會疑惑:一部講述空軍的電影怎么會好笑呢?
這是因為電影在展示中國戰機的威武和中國軍人的英姿的同時,也不忘向大家展示軍人們的平常狀態。
例如主角雷宇在報道時,戰友盯著他看了一眼,然后說了一句:“英俊!”
雷宇以為對方在夸自己,結果他的嘴角剛得意地翹起來,對方又來了一句:“我叫高英俊。”
像這樣的包袱,在電影里還有很多,總是能時不時地逗笑觀眾。當試飛員們穿上試飛服,他們正義凜然,當脫下這身制服,他們嬉笑打鬧,這樣的反差其實更讓人覺得英雄可貴,因為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有了責任才是英雄。
如果說電影的前半段的主旋律是好笑,那么后半段則是好哭。
一個哭字里包含著很多種情緒。
首先是激動地哭。
《長空之王》史無前例地將殲-20等國之重器的真機搬到了大銀幕上,是大多數觀眾第一次在電影里看到它們的身影,當飛機轟隆的發動機聲響徹電影院,機翼飛速劃破空氣的聲音從音響里傳來時,我相信沒有人能夠不激動。
而且這部電影的劇情也很高燃,試飛員們兇險的試飛經歷始終揪著觀眾的心,讓人在看電影時完全沉浸其中,完全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其次是感動地哭。
試飛員在外人看來,是一項神圣偉大的工作,但是這份神圣和偉大的背后,是以試飛員的生命為賭注。畢竟他們面對的,是一架還沒上過天的飛機,一旦踏入機艙,可能面臨的是不可預測的各種突發情況。
試飛員也有家人朋友,他們也會為試飛員感到擔心,面對親人的羈絆,試飛員需要在任務和親人的擔憂中做選擇,但是結果是不言而喻的,他們是軍人,有著不一樣的擔當和使命,他們不得不飛。胡軍在里面貢獻出了最大淚點,具體是怎樣,我不劇透,你們自己去看哈!
《長空之王》少見地拍出了軍人執行任務前家屬的反應,也讓人看到了試飛員的取舍。
知道了這些幕后的故事,會讓人對軍人的敬佩之意更甚。
最后電影帶來的最大的觸動,是激發了我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曾經,我國的航空力量相對薄弱,外國勢力有著很多的小動作,也時不時地會到中國的領空附近進行挑釁。
但是從1997年開始,我們開始著手研制自己的隱身戰機,一直到2017年,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殲-20正式服役,我們用了整整20年,讓其他國家不再敢小瞧我們。
在大眾看來,殲-20的誕生是水到渠成,但是《長空之王》揭露了第五代戰機的騰飛背后有多少人在不斷地付出。
試飛員們一次次地試飛,一次次地找出戰機的不足,并提供修改意見,然后設計師和工程師一次次地對戰機進行完善。
殲-20的誕生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長空之王》的上映,則讓我們看到了這些以前鮮有人知的血汗。
從電影里看到中國空軍是如何一步步強大起來,讓很多觀眾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讓觀眾通過試飛員的種種經歷去感受軍人的偉大,感受到國家的強盛,《長空之王》真的給了我們很大很大的驚喜。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我也強烈推薦你去看看,影片將于4月28日公映,倒計時4天,記得提前買好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