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
今年五一,有2.4億人外出旅游,各大旅游城市人山人海,今年爆火的淄博更是擠都擠不動。
(相關資料圖)
疫情三年,人們終于踏上出行的旅途,見到了別樣的風景,
‘熱鬧,成了五一的關鍵詞。
同樣熱鬧的還有電影院。
五一檔有十一部電影齊上,《長空之王》和《人生路不熟》爭得難分伯仲,雙雙破5億票房,另一邊的《這么多年》票房亦是不俗。
不過,排行榜頭幾位搶的越精彩,就越襯得另一部電影越落寞。
——《長沙夜生活》——
作為五一檔期大隊中的一員,《長沙夜生活》具有完全不俗的演員陣容——
尹昉、張婧儀、張藝興、白宇帆、廖凡、周冬雨、何炅....整整19個明星
尹昉、張婧儀分別是剛剛起勢的小生,前者在《紅海行動》、《少年的你》中都有不俗表現。
后者更是《風犬少年的天空》、《點燃我溫暖你》的主角,之前還剛剛和梁朝偉合作了《無名》。
除此之外,《山海情》中的白宇帆,柏林影帝廖凡,全料影后周冬雨也都是名聲赫赫,就更別提頂流張藝興了。
本片的導演張冀還是《中國合伙人》、《奪冠》、《我和我的祖國》的編劇,該片也是他首次執導的作品,還請來了老搭檔陳可辛做監制。
這臺前幕后一套組合拳下來,應該不算沒有競爭力吧?
可偏偏,《長沙夜生活》遭遇了本次五一最為慘烈的失敗。
作為同天上映的電影,《長沙夜生活》首映日只有1.8%的排片,且多為午夜場和凌晨這種人少鬼多的場次。
閘口小,這就導致本片首映日只拿下了239萬,屬當天墊底。
而后的每天,電影排片直降不漲,截止發稿前上映七天,累計票房僅有1322萬,排片也幾乎降落到1%以下,已經到了行將就木的臨界點。
就這千萬票房,還基本要拜張藝興的粉絲所賜。
據數據顯示,《長沙夜生活》的消費群基本都集中在二、四線城市,且女性觀眾居多,比例高達74%。
在社媒軟件上,張藝興也幾乎承包了該電影的熱度宣發工作,熱搜欄上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就是“張藝興”。
如果沒有張藝興,或許《長沙夜生活》的票房只會停留在幾百萬。
慘,是真的慘。
明明論演員陣容,論電影宣發,《長沙夜生活》有一戰之力,怎么就上映當日就被判死刑了呢?
對此,導演張冀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連續遭受幾天的受挫后,在5月3日寫下了一段絕望的文字——
文中,張冀細致描繪了這幾天的低落心情,甚至跑到北京郊區好躲避市場傳來的噩耗。
但張冀還是不懂,這部電影為何會遭受如此境遇,連最起碼的喘息機會都沒有。
張冀導演發完牢騷,電影的官方短視頻賬號也轉發了此文,足以可見,該片目前的境遇讓整個片方都非常不理解。
看完電影后,得哥找出了三點原因:
一、電影不夠商業
不同于常規的故事片,《長沙夜生活》更像是散文電影,故事沒有集中性,分為幾條線在幾組主演中展開。
比如尹昉和張婧儀。
電影以他們為切入點,片中他們分別飾演落魄宅男“景為為”和陽光少女“河西西”,在長沙的某個書店里邂逅。
因為這是河西西在長沙的最后一夜,在這所熱辣的城市,他們臨時決定夜游長沙。
漫步在夜幕霓虹中時,兩個人談起自己的人生、周遭、價值觀,并在一次次交鋒碰撞中了解彼此,感情逐步升溫。
談話中,又牽扯出由張藝興飾演的“何岸”。
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出軌,這導致河岸對原生家庭耿耿于懷,出離家庭的他做了一名脫口秀演員,想通過技巧取悅大眾,卻總是囿于悲愴情緒導致頻頻冷場。
終于,在中場一次和父親的正面沖突后,何岸放開了一切。
他扒開了自己的傷疤給所有人看,把自己的經歷解構成段子,反倒是得到了全場人的驚呼,在一絲不掛的臺上被加冕成王。
除此之外還有摩天輪三人組和王櫟鑫與周冬雨,四組人各有各的故事,最后在“麗姐大排檔”匯聚。
該片屬于標準的多段式電影,每組人物各成一派,再匯聚到一起。
電影并沒有主線支撐,更別提令人驚心動魄的大情節設計,這就導致從題材上就缺失競爭力。
再看看五一檔的頭兩位,一部《長空之王》軍事動作片,一部《人生路不熟》公路喜劇片。
很顯然,《長沙夜生活》這種小資情調沒有得到市場青睞是正常的。
二、名字起的不好
誠然,這種多段式電影也有好票房。
比如《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就有8億票房,同樣是介紹幾組人的故事,還有《我和我的》系列也都可以看做是多段式電影。
然而比起題材,《長沙夜生活》更多的問題還出現在片名上。
我翻了一下記錄,本片剛剛開機時,名字還是叫《群星閃耀的夜晚》,從題目上來看,張冀從一開始就確定了多段式解構和夜晚這個背景主題。
如果叫這個名字,沒準還不會這么慘。
但后來不知道為何,或許是出于對家鄉的認同感,湖南出身的張冀突然把片名改叫做《長沙夜生活》,還專門找來張藝興、廖凡、吳軍、羅鋼等湖南籍演員。
主演從群星閃耀,一下子就改成了“長沙”。
當然,地區名字作為主角的電影也不是沒有,《北京愛情故事》、《上海女子圖鑒》、《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等等,都是比較知名的城市電影。
不過,這個地區必須要有一定的IP性質和知名度,從而讓作品本身能得到地區形象的反哺,讓人看到這個地區時就能聯想到作品的性格。
然而,長沙作為一個網紅城市,論知名度當然有,可還尚處于“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太了解”的階段。
把它作為一個主要形象輸出,很容易讓人摸不清路數。
再者,片名除了“長沙”之外,后幾個字是“夜生活”。
極具生活化的詞匯讓人實在提不起興趣,更有種紀錄片的樸實感,有網友甚至看完片名后連連抱怨——
“很難不讓人誤會成地方旅游宣傳片”
更諷刺的是,張冀在片中全方位介紹了長沙的風貌地標,從飲食文化到網紅場所巨細無遺,將他心目中的長沙最美好的一面搬上了大銀幕。
然而,別說外地人并不向往,就連長沙本地人看完都一頭霧水,仿佛自己活在另一個長沙。
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
第三,外部原因
一個人倒霉的時候,喝口涼水都塞牙。
張冀把主角變成“長沙”,或許是想通過家鄉的影響力為電影造勢,沒成想,臨近上映前家鄉卻出了一樁丑聞。
隨著旅游高峰期的即將到來,全國各地的旅游路線開始快速流通,長沙也不例外。
然而,長沙卻因為“一碗86元的麻辣燙”上了熱搜。
一根魷魚須賣3塊,一串鴨腸賣3塊。
一位到長沙旅游的顧客,只點了單人份的麻辣燙,算賬時卻被告知要86元,高昂的價格讓他接受不能,遂選擇曝光網絡。
事件爆發后行,就連長沙本地人都玩起了“自黑”,熱評第一是來自湖南IP的網友,說起自己的故鄉,也是被物價嚇得不輕。
更具有戲劇性的是,這位被宰的游客還是來自山東淄博。
一部以城市作為形象輸出的電影,上映前卻著實被撒了一層灰。
相較之下,另一個冉冉升起的網紅城市淄博卻屢屢傳來民商和諧,互愛互助的佳話。
如此對比,讓長沙這個老牌旅游城市口碑下滑,《長沙夜生活》這部電影也深受牽連。
當然,得哥也知道因為一個小概率事件就為整個城市定性,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但大眾情緒也的的確確會因為一點風吹草動而影響。
綜上所述,聚齊這三大弊端,《長沙夜生活》的票房慘案,其實在上映前就已經注定好了。
2%的排片,只是院線經理履行自己的職責,在權衡利弊后的結果。
所謂時也運也,人的運氣是這樣,電影的運氣也是這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