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徐克,最近連續登上熱搜。
他先是被拍到與女友樂樂一起軋馬路,女友小腹微隆,疑似將晉升人父。
可一轉眼,他就又被曝連續多日現身醫院。
【資料圖】
走出醫院,獨坐餐廳的他,更是面容憔悴。
這兩條消息,網友還沒消化完。
一條更為勁爆的新聞,就又迅速沖上熱榜,引發了一片爭議。
徐克要拍《射雕英雄傳》。
這還真不是小道傳言,連預告海報都直接官宣了。
在國家電影局的網站上,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也已經備案。
其出品方為中影,編劇和導演都是徐克。
主演方面,片方也沒有故意賣關子,直接官宣確定由肖戰飾演郭靖,莊達菲飾演黃蓉。
肖戰相信不用介紹,大家也都認識,90后內娛“小鮮肉”。
2016年出道,憑借《陳情令》一炮而紅,演過《慶余年》、《斗羅大陸》、《誅仙1》,如今正躊躇滿志,進軍電影界。
莊達菲是00后魅力女星,不過出道時間,比肖戰還要早。
2012年她便以童星身份參演電影《老人愿》,近幾年提升為電視劇女主角,主演的電視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口碑不錯。
武俠名導+頂流演員+金庸經典IP,這三項加在一起,片方似乎勝券在握,但網上卻還是出現了一片爭議之聲。
這些爭議,主要集中在下面三個方面:
爭議一:徐克在《七劍》、《龍門飛甲》《狄仁杰》等武俠片,相繼失利之后,感覺已經“江郎才盡”,且5年不碰武俠的他,又來拍攝金庸經典IP《射雕英雄傳》,是在“炒冷飯”、“毀原著”。
爭議二:肖戰、莊達菲這兩位雖為頂流,但演技有待加持,恐演不出觀眾心目中的郭靖和黃蓉,73歲的徐克,晚節難道要毀在這兩人手上?
爭議三:近幾年武俠片,早已走到“窮途末路”,王晶的《倚天屠龍記》,甄子丹的《喬峰傳》都選擇走線上,徐克在這時候推出院線電影《射雕》,是打著情懷的名義,割韭菜?
針對這三大爭議,皮哥覺得我們可以放開來說一下。
基于徐克的創作喜好之上,或許我們會對這部《射雕》有一個不一樣的理解,答案也就出來了。
一、
上個世紀,80年代,徐克是香港電影“新浪潮時期”的領軍人物。
1979年他拍攝《蝶變》,在武俠中融入驚悚元素,呈現手法雖略顯生疏,卻讓業界看到了他的實力。
1983年《新蜀山劍俠》,他重金禮聘《星際大戰》特技小組參與打造特技鏡頭,其奇幻畫面,至今仍令人嘆為觀止。
在90年代,徐克與李連杰聯手打造出經典IP《黃飛鴻》系列,將武俠片的表現力和藝術深度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但圍繞“金庸武俠”這塊影視界激烈爭奪的“蛋糕”,徐克卻曾一度走到了窮途末路。
皮哥此言并不是信口開河,讓我們回到1988年,看看徐克與“金庸武俠”的首次“親密接觸”。
當年徐克拿到《笑傲江湖》的改編權,以制片人的身份,力邀武俠泰斗胡金銓執導,徐克與胡金銓的聯手,也令國內影迷十分期待。
胡金銓曾被英國《國際電影指南》雜志列為1978年“世界五大導演”之一,還憑借《俠女》拿過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技術綜合獎。
徐克一直將胡金銓視為偶像,就連他那一筆一劃畫出電影分鏡的手頭功夫,也是在向胡金銓學習和致敬。
本來徐克希望通過這次與胡金銓的合作,能夠有機會向其討教,但電影開拍之后,兩人的創作理念卻起了嚴重沖突。
他們的矛盾在于,胡金銓對電影的藝術表現近乎苛刻,每個鏡頭都力求完美,他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的那種工匠精神。
而徐克作為新浪潮的代表,講究的卻是不拘一格、劍走偏鋒,以出片速度快、情節離奇、表現手法驚艷,能夠吸引觀眾取勝。
這種追求高效的工業化創作理念,自然更受投資商的青睞,畢竟商業電影以賺錢為目的,但過分追求商業化,也必然舍棄了電影的藝術深度。
徐克與胡金銓的這次合作,也因理念不合,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最后甚至以決裂告終。
胡金銓帶著他的團隊離開,而徐克舍棄了胡金銓已拍好的大部分素材,與程小東、李惠民兩人接手重拍。
最終《笑傲江湖》上映后,在香港賣出了1605萬港元。
由于票房賣得不錯,徐克接著拍攝《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卻又因這部續集,得罪了原著作者金庸。
當時,徐克執意啟用林青霞飾演東方不敗,又讓東方不敗和令狐沖在片中愛得死去活來,這令金庸極為不滿。
以我們現在觀眾的眼光來看,徐克的改編的確非常離譜。
不過,電影的故事線雖然完全脫離原著,其表達的云淡風輕的隱者思想,卻并未偏離原著精神內核,《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仍是一部難得的武俠佳作。
但認為是糟蹋了原著的金庸卻對此難以釋懷,他放下狠話:“以后約我喝酒可以,動我小說免談。”
被影迷們稱為“老怪”的徐克,其后又拍出了《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系列、《刀》這些經典作品,但的確直到金庸去世前,都沒再碰金庸的小說。
這些武俠神作,令徐克成為90年代武俠片的頂流,他的作品意境高遠、場面炫麗、人物塑造登峰造極。
特別是《黃飛鴻》系列,將真實的中國近代背景與虛構的英雄故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借古諷令、發人深省,其中一些人物對白,至今仍被大量引用,可見影響之大。
雖然在還原古代建筑、服飾、人文方面,相比胡金銓還有較大差距,但徐克的電影更注重商業運作,既對得起觀眾,也對但起投資商。
因此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徐克一直都是深受市場歡迎的商業片大導演。
但到了2000年之后,隨著港片市場的沒落,和內地電影市場的開放,徐克、王晶、劉偉強、林超賢等導演紛紛北上拍片。
不過,初來乍到,不熟悉內地環境的港片導演,起初幾年卻并不適應,原本希望大展拳腳的徐克,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
2005年的《七劍》,讓徐克嘗到了滑鐵盧般的失敗。
這部投入1.4億元巨資的電影,在暑期上映后僅收獲8345.3萬元票房,除去分成和宣發費用后凈虧1億,徐克原本的三部曲計劃,也因此胎死腹中。
2011年徐克又與李連杰合作推出《龍門飛甲》。
本希望借著《新龍門客棧》的IP,以及為影迷“圓夢”的情懷,拉一波票房,卻受到電影本身質量的影響,只賣出5.39億元票房。
2010年到2018年,徐克打造《狄仁杰》三部曲,嘗試在武俠片中,加入奇幻懸疑色彩。
其市場反應,也不盡人意,《通天帝國》賣了2.86億元,《神都龍王》和《四大天王》也分別只賣了6億元和6.06億元的票房成績。
因此網友們對徐克“江郎才盡”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四大天王》之后長達5年的時間,徐克都不敢再碰武俠,也是他“輸怕了”的表現。
但經過這兩年《長津湖》和《水門橋》兩部頂級大片的口碑積累,徐克一下子又有了底氣。
因此皮哥覺得,《射雕英雄傳》是徐克惦念已久的IP,也是他在《笑傲江湖》系列之后,再次拾起“金庸武俠”這個IP。
從《蝶變》一鳴驚人,到《笑傲江湖》《黃飛鴻》等崛起,再到《刀》《七劍》《龍門飛甲》等失利,徐克從業近50年,人生歷經3起3落。
他應該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
根據網上發布的電影梗概,這部《射雕》其故事,將圍繞蒙古大軍南下,郭靖力守襄陽的故事展開。
這一段其實是出現在金庸另一部作品《倚天屠龍記》的原著開頭,且僅為側面描寫,交代了郭靖和黃蓉夫婦最終犧牲的結局。
徐克拍的這一段,因此也不會受到《射雕英雄傳》原著過多的束縛,會有很廣闊的創作空間,以“徐老怪”的實力,應該可以有更好的發揮。
在這方面,皮哥還是對徐克抱有信心的。
二、
再來看電影的選角,目前只公布了肖戰和莊達菲兩位主演。
網友們的擔憂也有一定道理,兩人都是演過多部電視劇,但在電影方面,幾乎還是小白。
電影的表演不比電視劇,需要演員具備更多演技和素質,他們能不能演好,實在不好說。
片方的選擇自然是從商業的角度考慮,無論部分網友有怎樣的抵觸情緒,肖戰和莊達菲都是有一定粉絲基礎的明星。
商業的運作,自然有一套“計算公式”,能夠清楚算出兩人具備多大的潛力,能夠“吸”多少粉,這些“流量”,又能夠轉化成多少票房收益。
再從肖戰和莊達菲兩人的形象和氣質來看,雖未必能比得過公認最經典的黃日華和翁美玲組合,但徐克一向眼光獨到,兩人的確形神俱佳。
1991年出生的肖戰,現年也已經32歲了,正符合守襄陽時期郭靖的年齡(略微年輕一點),既氣宇不凡,又透著成熟。
2001年出生的莊達菲只有22歲,飾演這個時期的黃蓉年齡上小了一點。
但她明顯帶著“假小子”的氣質,眉宇之間透著一股英氣,也符合黃蓉女中豪杰的形象。
這兩人即使有所欠缺,相信在徐克的調教下,都能夠以全新的面目,出現在電影中。
也許還有部分網友擔心“打戲”的表現問題,因為這些年很多武俠電視劇,就毀在“慢動作”打戲上。
而且肖戰和莊達菲,都不是武打演員出身,如何能夠詮釋出“降龍十八掌”的霸氣,和“打狗棍法”的精妙?
這一點皮哥也有想到,我們現在確實找不到像李連杰那樣既帶著古代大俠的氣質,又具備深厚武術功底的好演員了。
也只能夠退而求其次,先找到合適的演員,再考慮打戲的問題。
畢竟《新龍門客棧》的梁家輝、《笑傲江湖》的許冠杰也不是會“打”的明星。
好在肖戰演過《陳情令》、《誅仙1》、《斗羅大陸》、《斗破蒼穹》,都有很多打戲,并不缺乏拍打戲的經驗。
至于那些難度較大的武打動作,自然有專業的替身演員可以勝任。
徐克的武俠片,我們還需要擔心打得不好看嗎?
三、
《四大天王》之后的這些年,我們內地的武俠電影市場確實變窄了。
突出的表現,就是吳京轉向主旋律戰爭電影,吳彥祖回美國拍武打神話劇,甄子丹拍的都是功夫片和槍戰動作片。
釋小龍、謝苗、錢小豪、安志杰、趙文卓、元華等人,則轉向小成本的網大。
前兩年王晶聲稱要重啟《倚天屠龍記》,在炒了近一年熱度之后,終于在去年推出《倚天屠龍記之九陽神功》和《倚天屠龍記之圣火雄風》。
卻都是服化道,都十分粗糙的網大,不敢放到院線上映,令人大跌眼鏡。
今年春節甄子丹又和王晶合作推出《天龍八部之喬峰傳》,以60歲的高齡飾演30出頭的喬峰,令觀眾大感意外。
但這部電影在香港、臺灣等地區都上了院線,在我們內地卻選擇了流媒體,足以看出片方對內地院線市場,完全沒有信心。
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原因,造成武俠片在內地院線絕跡了的呢?
照皮哥看來,都是因為我們內地院線“觀眾群”的問題。
武俠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專諸刺王僚、荊軻刺秦王、干將莫邪的故事,都是“俠文化”的生動表現。
到了50、60年代,隨著金庸、古龍、梁羽生、臥龍生、黃易、黃鷹等武俠小說家的崛起,新派武俠開始流行,也涌現出大量武俠題材的影視作品。
我們內地武俠片的興趣則是在80年代,60后、70后、80后這三代人都深受武俠文化的熏陶。
但內地電影市場的開放是在2000年后,這20多年來培養出來的觀眾群,都是更為年輕的90后、00后一代。
特別是數字時代成長起來的00后,已經不是文化資源極度匱乏,能夠靜下心來手捧一本厚厚的書,啃完一部金庸名著的80后可比的了。
再加上在這些年輕觀眾里面,對“武俠”并不熱衷的女性觀眾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些都令武俠電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得更加艱難。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走得艱難”不等于“無路可走”。
去年謝苗一部網絡電影《目中無人》的成功,又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這部片長僅為74分鐘的武俠電影,由于“極簡”的敘事和凌厲的動作設計,令觀眾為之驚嘆。
在“爛片堆”里打滾多年的謝苗,也再次回到公眾的視野,其幕后制作公司也乘勢推出決心走院線的《目中無人2》。
由此可見,武俠電影還是有市場前景的,“俠文化”是深刻在我們每個中國人基因里的印記,不可能消失,也不會消亡。
我們只是需要以更新穎的手法,以全新的面貌將其呈現出來,就自然能夠得到市場的肯定。
說了這么多,歸根結蒂,皮哥還是相信徐克能夠拍出他心中不一樣的武俠,詮釋出《射雕》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偉大意境。
肖戰和莊達菲這兩位“流量演員”,在徐克的掌控下,也應能展現出不一樣的氣質和面貌,塑造好他們各自的角色。
不出意外的話,《射雕》很可能拍成三部曲,希望這一次徐克能夠“有始有終”,在他的導演生涯晚期留下一部曠世之作。
最后搬出魯迅先生的話:“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即使現在武俠電影已經“沒有市場”了,好在我們還在披荊斬棘的徐克,相信他還能發光發熱,為我們開拓出一條新的路。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