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徹底爆了。
該片已經從院線影片破圈成為文化事件,單日票房突破2億,還是在多數人搬磚的工作日。
上映8天已經突破13億。接下來有望超越《滿江紅》《我不是藥神》甚至《獨行月球》,成為“30億俱樂部”的新成員。
(相關資料圖)
盡管網站評分已經跌到了6.6及格線附近,但是關于影片的爭論還在持續發酵與熱烈傳播。
究竟《消失的她》是一部敷衍的商業套路片,還是一部成功破局的商業懸疑電影?觀眾們從線上吵到了線下。
但是不管結果如何,有一點已經肯定,陳思誠已經牢牢與懸疑電影捆綁在了一起。
同時,在他的手中,已經拿捏住了現代觀眾的人性痛點和流量密碼。
01. 定義“陳思誠式”懸疑片?
大家在談論《消失的她》時,通常會拿之前的《誤殺》來作為比較。對比兩部片的懸念、詭計、劇情等等。
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大家在討論的時候,都默認這兩部皆是陳思誠的作品。
但真實情況是,陳思誠是《誤殺》的制片,是《消失的她》的監制和編劇,卻并不是導演。
為什么會默認成他呢?難道是陳思誠的電影很有風格嗎?
縱觀陳思誠之前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和《外太空的莫扎特》,所謂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
把懸疑、推理、搞笑、異域風情、流行文化、鬧劇、美女等等雜糅一通,就成了一部看上去賣座的片子。
在《唐人街探案3》,他還因為雜糅過多的元素模糊了主題,從而飽受詬病。
按照某些推理迷的嚴苛標準,這種片子就是“四不像”。
但是陳思誠就靠著這種雜糅風格,順利拿下了大把票房,還將懸疑電影的標簽牢牢貼在自己身上。
換個角度來看,最講求嚴謹邏輯和現實情節的本格推理已經發展這么多年,逐漸也有了“強弩之末”的意味。
從江戶川亂步等推理作家開始,更多的創作者都嘗試著在本格推理之上,增添更多有趣的故事要素,無論是軟科幻、疼痛青春、無限流,還是神怪、奇幻等等。
畢竟通俗作品的使命,就是為大眾提供更為豐富多元的情感體驗。
從小就是推理迷的陳思誠,不可能不了解懸疑推理領域的這些風向,于是他開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出革新。
從目前的唐探系列和陳思誠監制的幾部電影看,他的這種混搭風格無疑是成功的,而且還以此成功破圈,讓更多的觀眾接觸和欣賞懸疑作品。
正是這些獨創和突破,陳思誠也理所應當地成為了國產懸疑電影的代言者。
02. 深諳套路的流量密碼?
為什么這次《消失的她》能夠吸引觀眾不斷入場,并且收獲熱烈討論?
我從三刷影片時,旁邊一對母女的討論得出了答案。
《消失的她》實在太貼合現實生活了。
何非是混跡城市的小鎮青年,李木子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千金,兩人的感情走向和謀殺復仇,成為影片的故事核心。
而這完全擊中了當下最受關注的公眾熱點。
鳳凰男、富家女、小鎮做題家、戀愛腦、腹黑渣男、謀財害命,加上性別對立、劈腿被渣,每個標簽拿出來,都足以引發社交媒體上一陣子熱議。
除了影片原型的“泰國孕婦墜崖案”,還有近年來不時出現的“殺妻分尸”“冰柜藏尸”,都能引發廣泛的恐懼心理和熱烈議論。
將這些標簽全部融合進一個故事,最后還給了一個絕望虐心的結局,這簡直就是射向城市觀眾,特別是女性觀眾的心臟的情緒利箭。
沒有人不想投入其中。
而每當有人看完全片,TA一定會很想找人傾訴一番自己在婚戀及階層方面的“獨特”看法。不僅有自己的切身感知,還有現實生活中大量案例。
身處于快速發展并割裂的社會中,焦慮和擔憂擴展為公眾情緒,同時還疊加了性別對立、階層懸殊等等熱點,這正是《消失的她》撬動大眾市場的流量密碼。
在此熱點話題下,《消失的她》有著較為細致和完成度高的劇本,加上片中不斷出現的隱喻和巧思。即便可能還滿足不了部分專業影迷的要求,但是面對社會大眾,已經顯示出了足夠的用心。
03. 細節隱含的人性痛點
懸疑作品如果沒有實現人性層面的剖析與反思,即便它再熱鬧,票房再高,也不值得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消失的她》能夠從大量影片中脫穎而出,成功破圈,顯然也是因為擊中了人性深處的某些痛點。
通過對《消失的她》不斷觀看,同時進行冷靜思考,我歸納出該故事隱含的幾個人性體悟。
A、永遠不要相信賭徒
不管是片中的何非,還是現實生活遇到的很多賭徒,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永遠也不知道悔改。
本人親眼見過有人沉迷打麻將,同家人喝酒,被批評了發怒,直接去廚房拿菜刀作勢要切手指。
后來他改邪歸正了嗎?呵呵,怎么可能?
賭徒就是賭徒,他曾經體驗過那種大起大落的心理刺激,就再也不會滿足于日常生活的平穩幸福。一有機會或是誘惑,馬上就再次投身進去,直到身敗名裂。
賭博讓人神魂顛倒,而且沒有金額的下限,最終大概率連累家人。
所以但凡被賭徒傷害,立馬抽身而出,絕對不要憐憫他,更不要再借錢或是與他有交集。否則就會在次次退讓后反噬自身。
B、理解人性善變
很多年輕人喜歡談情說愛,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人性是善變的,愛情也是短暫的,特別是男人時常被下半身指揮,在那一瞬間身心合一,確實可以愛得天崩地裂,但是等到身體滿足,心靈又開始蠢蠢欲動,準備著尋找新鮮感了。
無論男女,我們不鼓勵做這樣的渣人;但是我們不得不提防有這樣的人存在。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其實也是《消失的她》出現的一個bug,像李木子這樣資產過億的富家千金,怎么可能不被教育隨時提防身邊的人,看清楚每個人的本質再和TA親近?
掌握巨資還戀愛腦,這跟丟一頭肥羊入狼窩有什么區別?
而提防渣人,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相處都要以自己的安危和體感為重;
愛情、婚姻,都必須建立在自己感知的快樂和幸福之上。不需要聽從外人的意見,更不要被對方PUA。我覺得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你不快樂,那你另找高明。
C、不可圣母心泛濫
如果一個朋友給你講述他苦難的過往,講原生家庭的破敗混亂。理解他,善待他,然后與他保持距離。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觀音轉世,要大發慈悲去幫助他,那樣就是在毀掉你自己。
如果給李木子一個接納何非的理由,那就是圣母心發作。以為自己可以挽救一個迷失的靈魂,為社會做出貢獻。結果是引火上身,獻祭了自己,也沒解決任何事情。
因為一個成年人生活成目前現在這樣,是有他自己的原因。
你如果去聽一些不幸男女的真實表達,會發現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多有批判。但是如果具體說到一些事情,你又會發現他們一直在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價值觀、學習能力、思維方式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愛面子、情緒化,歸咎他人,混亂的時間管理,不一而足。
這樣的人,無法得到拯救,你也盡量遠離他們,否則可能被影響或拖累。
D、不要輕視階層的存在
階層這個詞,說起顯得太冷漠太直白。但它確確實實又是社會運轉的隱秘真相。
我們不去談如何跨越階層的方式,不去灌毒雞湯。只不過,盡量不要在階層里隨意向下兼容,像李木子那樣。
因為階層決定了思維方式、生活習慣,決定了看事情的認知體系。那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改變的,那是刻進骨子里的基因。
同一件事情,李木子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享受著幸福與甜蜜。而何非只是算計著自己的得失,思考著怎么獨吞更多的資產。
就是這么激烈的沖突。
現實中這樣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泰國孕婦案”,蘇享茂和翟欣欣也是如此。
總結一句,杜絕“戀愛腦”,在任何時候保持清醒判斷,這也是檢驗你自己認知水平的標準。
從類型電影突破,深諳現實痛點的流量密碼,到人性的剖析和反思,陳思誠做到了風格化的嘗試與獨創,《消失的她》也有充分的理由繼續破圈爆火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