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頂流明星有多瘋狂?影帝梁家輝看了都得繞著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字里行間,梁家輝不經意展露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以前香港明星滿街跑沒人會大驚小怪,現在一個大陸混不下去的流量明星跑香港,銅鑼灣恨不得改名姜濤灣,影帝看了都得繞著走。
從引領華人娛樂風潮,到撿大陸玩剩下的潮流甚至不如大陸,香港娛樂圈——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為什么盛極一時的港娛會淪落到此番境地?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必須從港娛靠什么發跡說起。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大陸陷入漫長的抗日戰爭,上海與北平的相繼淪陷,讓整個華人世界失去文化中心,大批文藝界人士涌入最后的避難所——香港。
其中,就包括了兩位中年人:北平京劇名角于占元、上海天一電影廠老板邵醉翁。
你可能沒聽說過他們這個人,但你一定看過他們的“作品”,華人電影名片——香港動作片。
前者是成龍、洪金寶香港第一代武行的祖師爺,而后者是“邵氏影業”、TVB電視臺創始人、邵逸夫的兄弟。
所以香港最初的文娛力量壓根就不像某些香港人所說“靠自己”,而是舉四萬萬同胞之力共同打造。
因此在早年的TVB影視劇中,你能看到很多演員操著一口上海話,不是刻意為之,而是因為演員本來就是上海人。
但是娛樂行業想要發展,除了人才積累,寬松的社會環境同樣必不可少。
五十年代后,大陸這邊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臺灣省那邊也進入了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放眼兩岸三地,香港又一次成了華人世界唯一的開放窗口,標志性事件是李小龍的成功。
1959年,19歲的李小龍從香港來到舊金山,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順利簽約美國影視巨頭——二十世紀福克斯。
好萊塢成立50年,終于第一次迎來屬于中國人的全球巨星,來自東方世界的“功夫文化”初次獲得全球影響力。
八十年代經歷了30年積累的港娛,終于迎來了佳作井噴的時代。
83年,劉德華出道,電視劇《神雕俠侶》一舉奪得當年收視率冠軍;
85年,張學友出道,首部專輯《smile》銷量量突破二十萬;
86年,黎明出道,在香港新秀歌唱大賽獲得季軍;
90年,郭富城出道,專輯《對你愛不完》亞洲銷量破百萬。
當四大天王集結完畢,港娛最黃金歲月的到來了。
那時的港娛卷到什么程度?戲癡張國榮被叫了十年小鮮肉;喜劇之王周星馳跑了七年龍才套熬出頭。
如果你還是沒概念,在1991年的“香港忘我大匯演”上,匯聚了全港500余名演藝圈大咖,通過衛星電視覆蓋全球48個國家27億人口,表演了足足七個小時,只為為大陸華東地區受災同胞義演捐款。
其規模與豪華程度,空前絕后。
問題來了,從電影到電視、從文壇到歌壇,小小的香港為什么能誕生這么多娛樂明星?
答案在時代。
1978年,大陸宣布改革開放,1987年,臺灣結束戒嚴。
香港娛樂資本猛然發現,華人世界巨大的娛樂空白正等待他們填補。
有人才、有積累、更有市場,所以人口不足千萬的香港培養出了遠超其體量的文娛產業,說的唯物一點,這叫生產力的碾壓。
但是香港不可能一直占據先進生產力,相比于14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它的規模實在太小了。
1990年,在香港娛樂圈最輝煌的年代,內陸第一檔綜藝《正大綜藝》問世,五年后,民營資本被允許涉足影視經營。
1998年,衛視上星電視臺為了彌補虧空拼命賣廣告,整個大陸文娛產業開始騰飛,而在虹吸效應下,越來越多的香港藝人把事業重心,甚至整個人都直接移居內陸。
最早定居大陸的是周星馳御用配角黃一山,2003年接受廣東電視臺邀請擔任《尋根問底》節目嘉賓時,就決定留在大陸。
十年后,第一位具有影響力的港星陳偉霆定居北京,因為自《少年四大名捕》起,他的個人工作就和香港沒有太大關系。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要屬被譽為港娛最后希望的謝霆鋒定居大陸,他在一檔采訪里關于何時發新專輯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或許在謝霆鋒眼里,整個香港樂壇都已經失去了活力,沒人知道未來的路該怎么走,只剩下迷茫,又或者亦步亦趨。
而當老一輩的藝人逐漸退場,年輕有為的藝人紛紛來到大陸,香港娛樂圈還剩下什么呢?
2021年,亞洲小姐評選開賽,按照正常邏輯不要求每年出一個蔡少芬,至少別來個羅玉鳳,但是那一年最紅的(最佳努力獎)卻是這位。
“圓潤”的體型,“純真”的眼神,某種程度上確實驚“厭”了所有人。
你以為這是炒作?不不不,亞視可是正兒八經的想捧她,2022年給她接了70多個廣告,張家輝看了都自嘆不如。
更離譜的還在后面,今年4月,她出了一首新歌《一加一等于阿儀》,七天播放量破一百萬,相比之下我還是更愿意去看華晨宇。
總的來說,香港娛樂圈的衰落不能叫衰落,只是它回到了自己該有的歷史定位,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港口城市。
港娛踏著二十世紀下半頁全球冷戰的“東風”而生,也必然隨著世界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而止。
我們當然可以懷念那個時代,但絕對不能止步于那個時代。
因為國家在發展,人民的審美也在提高,一切,都要向前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