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長安三萬里》于7月2日開啟點映,伯光君當天就去看了點映。但是時間是晚上七點那一班,由于電影太長看完都十點了,也就沒有寫的心思了。7月3日又有事情耽擱了,這兩天慢慢才把這部動畫觀后感寫上。
(相關資料圖)
我個人是相當喜歡這部動畫電影的,這里先不講動畫本身故事劇情,歷史改編上面的爭議。難道大家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長安三萬里》簡直是獨一無二,放到世界動畫史上都屬于鳳毛麟角那種情況。
總的來說,《長安三萬里》屬于現在非常難得一見動畫電影。并且完成度已經很高,目前追光動畫最佳是沒得跑的,已經勝過《白蛇緣起》,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這部動畫電影。
現在我對于它的票房,反而是有些擔憂的,由于本片還沒有上映這里就不劇透了。
黑李白,解構歷史?你真的看懂《長安三萬里》了嗎?
我看了這部動畫是有些激動的,但回來看了看社交網絡才發現罵聲一片。罵聲我看了一下,集中在這幾個層面。
一是黑李白,認為把李白塑造得不討喜,街上拿劍砍人像個瘋子,成天喝酒又像個瘋子。并且把李白入贅,再到李白的落魄和后來叛亂都拍了出來,他們認為”詩仙“李白太不討喜了,相反高適才是男主角。
并且高適最后在戰爭上面力挽狂瀾,他們認為導演主創歌頌的是儒家的建功立業。
二是解構歷史,現在網友嘛很愛戴帽子,直接就導演編劇搞歷史虛無主義,解構唐朝瓦解中國歷史這套就來了。這一點可以結合上面來看,他們認為塑造的李白如何如何不對,再到哪里改編歷史并不符合歷史之類的。
如果要問我這兩個問題的話,前者還可以討論,畢竟同樣歷史改編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很正常。但后者我只能說你們到底累不累,什么都能歷史虛無主義。
那你說電影怎么拍?難道短短三個小時要把李白的一生,再到整個時間段唐朝歷史都拍得清清楚楚?哪怕紀錄片都做不到這樣啊,而且這動畫大歷史事件基本和歷史一致,只是為了戲劇沖突有些改編。
但要么是有野史的,要么就是根據歷史的藝術化改編,其實是無傷大雅的。
再談談《長安三萬里》這部動畫,到底好在哪里,這里先不講技術層面的問題。如果從角色塑造,故事劇情和表達來看,這就是一部動畫版《長恨歌》,只是主角不是唐玄宗和楊貴妃,而是高適和李白,根據兩個主角用了兩種敘事風格。
李白是大唐的風采,高適就是大唐的根骨。
李白是大唐的浪漫主義,高適是大唐的歷史主義。
兩人一開始相識,一個神采飛揚,一個心事重重。兩人再度因為事情分別,一個在鄉下默默吃土,一個在揚州嶄露頭角;等到兩人再次交集的時候,這種浪漫主義與歷史主義的沖突第一次到了巔峰。
李白在揚州隔船一擲千金多么浪漫,高適在長安求仕無門就有多落魄。
這個再然后就是兩人又是分別了,一個前往邊塞嘗試建功立業,一個在長安疏遠來到邊塞,兩人再次意外相遇經歷了很多事情,這次再分離又是多年成為老年——最后安史之亂爆發了。
一個老年官至三鎮節度使,一個卻做永王幕僚叛亂。這一次重逢兩人都沒再見面,隔著一間房像命運開的玩笑般。最后就是高適平叛成功,帶著行囊行走在大唐的山水間。那邊大赦天下,李白船上乘風破浪,放聲高歌。
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長安三萬里》有多深刻
這部動畫就是用兩個不同的角色來敘事的,并且為了這種敘事將兩人性格都改了。李白性格倒是改得不多,高適歷史上明明是早慧的少年,但動畫改成有口吃,性格木訥,不善讀書,只會武藝不通人情世故。
這種用不同性格,不同主義來反映不同大唐,可謂比比皆是。
少年的李白神采飛揚又恃才傲物,被官宦拒絕推薦而毫不在意。高適在長安四處碰壁,只覺得人生灰暗,兩人不斷相見與別離;伴隨著兩人不同年齡時期的詩歌,這似乎正是反映大唐。
一邊盛世文化浪漫至極,另一邊廟堂階級早就腐朽,一心報國的人才卻無處施展才華。
這個襯托到高適前往揚州,與裴十二一場比試過后首次達到高峰。大唐確實是那個盛世大唐,但固步自封和享樂主義的整個朝廷官高,早就為大唐內亂埋下了伏筆。后來高適接到書信前往長安,看到受到熱捧的李白。
大唐根骨的高適在其中格格不入,甚至有一種現在鄉下青年進入城市夜店的感覺。后面兩三段的劇情差不多用了同樣的手法,這里就不贅述了。
為什么有些人看完這部動畫認為在黑李白,并且表示李白不討喜呢?
這和李白是否還原都無關,原因是這部動畫用的這種比較的手法,如果你乍看會有一種,浪漫主義的空虛,與歷史主義的悲痛,兩者碰撞過后,顯得“大唐繁華一夢”,空留感嘆的感覺。
單說李白,前期飛揚恃才傲物,青年和中年時期得意時恣意奔放,后期卷入叛亂后落魄不堪。相反高適少年像現在家庭刻苦接受教育結果四處碰壁的小鎮青年,青年時期兢兢業業,卻借著眼睛看到好友李白極盡的奢華。
觀眾會有種強烈的代入感,高適是自己而李白像是暴發戶(哪怕是李白)。
李白甚至都有些像渣男,發跡時寫信邀請高適,但高適找到李白他完全記不起來邀請過,導致本來人生際遇不如的高適黯然離開;等到李白官場和人生落魄的時候,然后又前去找到高適交流。
這真就有種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的感覺。
關鍵是它不是現實題材而是真實歷史,角色還非常知名。你就會有一種以高適目光(大唐歷史),看著李白的極盡風流(大唐繁華),大家就有種強烈的夢幻而又悲觀的感覺。更關鍵是,我們都是知道歷史的,都知道后面馬上就是安史之亂。
這代表大唐歷史的高適合,看著代表大唐浪漫風流的李白:你們成天都在干啥啊,大唐馬上要迎來浩劫了。
十年最佳,或許不是?但《長安三萬里》絕對是國漫史“一朵奇葩”
后面安史之亂來了,李白落魄而高適力挽狂瀾。這樣自然有種所謂的“黑李白”解構唐朝,什么歌頌高適儒家主旋律精神之類的。
但問題在于這就是真正的歷史,如果只是表現李白的恣意狂放也不是不行。就像《妖貓傳》那樣,但《妖貓傳》其實用了一樣的手法來表現大唐的盛極而衰,只是角色不是高適和李白而已。
并且,最后高適說詩在,長安就在的時候。被大赦的李白乘坐輕舟離開白帝城,他在輕舟上大笑吟出了《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還是李白,還是那個恣意狂放的李白,歷史里的李白都看開了,但觀眾看不開。
我挺看完這部動畫很,并且覺得它的后勁很大。它既表現出了近代以來中國文化里難見的浪漫主義,又兼顧中國傳統文化里務實的歷史主義。兩種主義的碰撞,再結合真實歷史,讓人唏噓不已。
并且兩個主角不同性格,不同人生際遇,不同年齡時相聚與分離。
我們看著他們相遇相知成為朋友又幾乎成為敵人,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垂垂老矣的老年。看著他們這樣過完一生,看著大唐的盛極而衰。無論是從個人、詩人、將軍、大唐、還是整個歷史等角度,這部動畫的后勁都太大了。
并且除了建模可能有點爭議、美術、畫風、配樂、分鏡、配音、再到敘事節奏上面,還有細節鋪墊上都可以說達到國產動畫的新高,好比高適高家槍法和李白教他相撲之術,都是電影敘事和鋪墊的典范。
最后,作為歷史紀錄片式的動畫電影,主角和情節一樣本身沒法像商業片一樣隨意發揮,設置跌宕起伏的劇情。但盡管戴著史實的枷鎖,編劇依然用很多細節塑造了不同的特質和內核。
盡可能的將他們的動機、選擇,與歷史上每個人已發生的結局串聯起來,在回味歷史、品鑒詩歌的同時,又能對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啟示。
這部動畫或許不是完美無缺,但在當前國產動畫里絕對是獨一無二,強烈推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