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聚焦了亞洲乃至世界電影人目光的香港電影,如今還活著嗎?
恐怕,那個代表著香港文化井噴、匯聚了各方資本在香港電影市場變現的時代,早就不在了。
(相關資料圖)
香港電影應了《別叫我“賭神”》中的那句臺詞,“你以為我還像當年那么風光嗎?”
確實,撇去翻拍、情懷、拯救等等,這些圍繞在香港電影身上的修飾詞,這些年它還剩下東西真的不多了。
《別叫我“賭神”》——炒冷飯
趕在端午檔期上映的《別叫我“賭神”》,蹭著周潤發經典電影《賭神》的噱頭,賣著溫情懷舊的情懷,又欲來內地收割一波“韭菜”。
好在,內地觀眾早就對香港電影的“拯救”套路了如指掌,從該片上映至今才三千萬的票房來看,港片在內地市場的境地十分尷尬。
也不怪觀眾不買賬,影片劇情簡單——講述一位落魄父親與兒子之間的真摯情感的故事,從內容上它更像周潤發的另一部成名作《阿郎故事》。
情節掛靠發哥的溫情片,片名和經典畫面卻一再重現《賭神》名場面,這波操作明擺著是靠炒冷飯,回收票房。
為了獲得喜劇觀感,發哥在影片前半段的表演比較“浮夸”,但又因摻雜了父子情深,到后半程時,喜感硬生生轉換成了煽情戲碼,電影前后節奏不統一,情緒感染力不夠。
拿著這種誠意不足的電影,如何收買品味漸長的內地觀眾?
豆瓣評分才給了5.5,評論區更是一片吐槽之聲,“明知爛片仍要闖一闖的心情”,或許是大部分觀影者的真實想法。
《龍馬精神》——敬成龍
另一位影壇大佬成龍,今年也有出手“闊綽”的作品——《龍馬精神》。
大哥一手領著德云社的公子郭麒麟,一手牽著人氣正旺的新晉謀女郎,另有內地“戰狼”吳京加盟,電影的話題和關注度雙爆!
猜測,影片本是奔著三條主線進行的,一是父女和解,二是人馬情深,三是致敬龍虎武師的精神,但這三條線時而平行時而雜亂,講父女情矛盾的戲讓人找不到矛盾點,和好、爭吵的過于突兀。
講人馬情深的部分尚可,畢竟馬不會說話,咱也不知道它要表達啥,各自腦補算是拼湊進了電影情節。
致敬龍虎武師的部分,就太過生硬了。
拿龍叔和赤兔敢拍危險動作的鏡頭,就算向龍虎武師“聊表心意”了?結果,還摻雜了特效合成技術,真是直男表白,哪個也沒在“點”上。
觀影結束,整體的感覺是69歲的大哥致敬了自己,是他內心對龍虎武師的精神念念不忘,欲借影片直抒胸臆。
遺憾的是,粗糙的情節和不夠細膩的情緒,終究還是成就了又一部“爛片”。
《無名》——賣高級
香港又一影帝梁朝偉的《無名》,相較前兩部,從觀感上而言,好很多。
程耳的電影,擴大了美學感官,每一幀畫面的運鏡、色彩、構圖,都堪稱完美,個人風格顯著,愛這種風格的人,欲罷不能,但是,程導慣用的倒敘、插敘、隱喻、埋伏,卻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誠然,《無名》延續了《羅曼蒂克消亡史》的唯美畫風,呈現了高級的電影觀感,但卻磨滅了演員本身的閃光點。
梁朝偉在該片中貢獻的演技還是陰郁的眼神,沉悶的滄桑感,導演放大了他的外表魅力,卻未進行人物的深挖,僅流于表面,有太過矯情之嫌。
說到底,《無名》還是典型的商業港片,程耳還是低估了內地觀眾的審美,他們早就脫離了單靠畫面質感,就能臣服的階段。
電影包裝得再精美,內核與外殼不匹配,依舊得不到品味大漲的內地觀者之心。
港片通病——賣情懷
香港電影已經陷入了衰敗——振興——衰敗是死循環,沒有好劇本引不來好演員,沒有好演員拉不來大投資,沒有大投資就沒票房沒口碑。
如此一來,片方學“乖”了,蹭經典電影熱度,翻拍、續集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
熟不知,冷飯炒久了傷的不止是身,還有觀者的心。
一兩次懷舊尚且新鮮,但架不住各位導演輪番的販賣情懷,漸漸的觀眾不再買賬,于是各位“老熟人”便換了個套路,又拿著拯救香港電影的情分賣票房了。
古天樂作為仍舊活躍的“老影人”,最近兩年拍的電影類型很相似,幾乎全是警匪、貪腐片,但這些片子的口碑卻一部不如一部。
究其原因,無非是劇情老套、動作老套、特效老套,這種連電影臺詞都能預測出來的同質化影片,別說帶入觀眾感情,就連基本的完成度都達不到。
有網友評論,看這樣的電影就感覺他們都“著急下班”、“重金包了一坨屎”一般。
在此等環境下,香港電影怎能崛起,盡管他們口號喊得很響亮吧。
比如,被寄予厚望又超級燒錢的《明日戰記》,開播前,古仔還信誓旦旦的拉了一波拯救港片的誓言。
結果,票房一出低得可憐,惹得古仔在活動現場當場飆淚,這可以說是硬漢也有為難處,卻亦有人將落淚視為又一次為港片賣慘、敘舊情的程式化操作罷了。
下半年,預計又有多部港片上映,但影片類型仍未逃脫警匪、懸疑的劇情套路,從張學友、謝霆鋒主演的《海關戰線》,到梁朝偉、劉德華主演的《金手指》全是一個類型。
一看海報,一股賣情懷的風便迎面撲來,《無間道》的味又濃又香,估計連二人黑白對峙的畫面都會再次致敬經典吧?
還是那句話,經典可以致敬,可一直反復致敬毫無創新就沒意思了,影帝又能如何,演技再過硬也架不住反復copy同一類型,情懷再深觀眾也得看吐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