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則“格斗孤兒”的視頻刷爆網(wǎng)絡(luò)。
一時間,“非法收養(yǎng)”、“人身控制”等詞甚囂塵上,配合著視頻里近乎殘忍的少年格斗畫面,刺痛了大眾神經(jīng)。
(資料圖片)
網(wǎng)民義憤。
教育部發(fā)聲。
最終,少年們被迫遣返,訓(xùn)練少年的俱樂部關(guān)閉。
而這一年。
初次當導(dǎo)演的王寶強也過得不安心。
《大鬧天竺》收獲了7億多的票房,但卻引發(fā)了一片差評。
豆瓣高贊是:
就算懟馬蓉,也不能為了寶寶強忍受這種傻 逼爛片,否則國產(chǎn)電影更加藥丸……
無奈。
王寶強親自道歉:
這次,算我欠大家的
當時沒有人能想到,6年后,這兩個事件會被人放在一起提及。
是的。
根據(jù)“格斗孤兒”事件改編的,王寶強的第二部導(dǎo)演作品:
八角籠中
電影成績不錯。
點映成績破歷史記錄。
豆瓣開分,7萬人打出7.6。
連周星馳都為其打call:“寶強是我見過最優(yōu)秀演員之一,原來更是最優(yōu)秀導(dǎo)演,服了!”
但與此同時。
近乎公映的點映方式被很多人稱為“吃相難看”。
電影的質(zhì)量亦有許多人認為是感情分。
似乎,《八角籠中》,仍舊困于大眾輿論的牢籠里。
前幾天,Sir推送了一篇和王寶強導(dǎo)演的對談王寶強,不可辱,言辭之間,是他這次“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
這次。
Sir打算好好聊聊電影本身:
一部真誠的電影。
究竟是否可以稱之為一部佳片?
以及。
王寶強,真的成為“最優(yōu)秀導(dǎo)演”了嗎?
01
驚喜
先說優(yōu)點:真誠。
真誠不是你說得有多誠懇,也不是你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更多地,體現(xiàn)在你的取材、視角和態(tài)度等多個方面。
拿王寶強來說。
作為一個農(nóng)村走出來的明星,他的第二部作品,不再關(guān)注喧囂與浮華,而把目光聚焦在農(nóng)村孤兒身上,本身就展現(xiàn)著一種誠意。
更何況。
“農(nóng)二代”,這樣的人群,在我們的銀幕上太少了。
你或許會記得《盲井》。
記得《盲山》。
然后呢?
說到底,電影,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就是茶余飯后的娛樂。
我們會為誰殺了誰津津樂道,會為誰比誰帥吵個不停,那些本來就在城市邊緣,我們看不見地方的人群,是鮮有人關(guān)心的。
而在《八角籠中》里。
男主向騰輝(王寶強 飾),是退役的格斗運動員,農(nóng)民出身,另一群主角,是大山里的孤兒,他們貧窮、孤苦、走投無路。
這是王寶強選材上的誠意。
一個細節(jié)。
由于被打劫,向騰輝找馬虎(陳永勝 飾)和蘇木(史彭元 飾)兩個孩子賠償,來到蘇木的家。
這是一個很難被稱為家的土坯房。
而當他一進門,卻發(fā)現(xiàn),家里只有一個下肢癱瘓的、躺在床上的姐姐。
她鎮(zhèn)定地拉了拉被子。
叫蘇木關(guān)上門出去,屋子里只剩她與向騰輝。
那暗示,已經(jīng)不言而喻。
很顯然。
他們沒人照料,也沒進福利院,沒受過教育,沒有其他生存能力。
他們是一群中國版“無人知曉”的孩子。
而這部電影看見了他們。
但很顯然,同樣農(nóng)村出身的王寶強并未打算居高臨下地展示著自己的“憐憫”。
他選擇了平視。
追問它:何以至此。
說實話,初看《八角籠中》,Sir以為這不過是一個勵志故事,落魄格斗運動員帶領(lǐng)一群生活在谷底的孩子,每日訓(xùn)練,逆風翻盤,但仔細想,卻不是那么一回事。
比如向騰輝何以落魄?
因為在一次比賽中,教練賽前哄騙他喝禁藥。
他喝了。
結(jié)果,被查出來了,運動生涯一朝夢碎。
他沉冤不得雪,還因痛打教練,以“故意傷人罪”入獄,連為自己申辯的機會都沒有。
荒謬到無謂因果。
比如蘇木馬虎后來又何以未能翻盤?
也是因為禁藥。
在一次比賽中,教練賽前同樣哄騙他們喝禁藥。
他們沒喝。
結(jié)果,蘇木遭遇霸凌,腿被打斷,馬虎為了照顧他和維持生計,放棄格斗,重新當上搶劫犯。
無常到猝不及防。
所以,“落魄”是他們選擇的結(jié)果嗎?
不。
無論什么選擇結(jié)果都是一樣。
這世界,沒有什么真正的上升通道,更沒有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以這么說。
強烈的悲劇感貫穿電影始終,他們就像水漂,無論跳出去多遠,最終都沉下去。
而這,正是“平視”的結(jié)果:
不把他們當做表達的工具,不把他們當做煽情的符號,而是真正地去關(guān)注一個人、一群人的命運,告訴大家,他們的身上,有一種更深的無力感。
而這無力感。
則是來自于這整個社會。
由此,就該說到這部片里,Sir認為的第三個優(yōu)點:態(tài)度。
尤其是王寶強所飾演的向騰輝,道德感曖昧。
很多觀眾拿向騰輝和《我不是藥神》中的程勇做對比,其實這兩人不太一樣。
程勇有明確的道德覺醒過程,也就是“人物弧光”。
一開始走私“假藥”,是被利益驅(qū)使。
后來為了自保,把生意交予他人,卻間接害死朋友老張。
他因自責贖罪,先是冒著更大的風險賣藥,以成本價出售,不再想著賺錢。
當另一位朋友黃毛,為了保護他意外身亡之后,他蛻變成“圣人”,賠本也要賣低價,還不惜和警察正面沖突。
他是個道德感爆棚的英雄。
但向騰輝不一樣,他沒有如程勇那般反思,電影強調(diào)的是他的復(fù)雜性。
罕見的。
這個男主角從頭到尾都保持了一定的灰度。
就拿接受采訪的那場戲來說。
很多人可能會莫名其妙,怎么馬虎突然“反水”了,攻擊起向騰輝了?
其實之前他在車里遭遇“變臉巡游”的戲已有暗示。
謊言與真相并不是對立的。
當事實的呈現(xiàn),無法使人看清真相時,該怎么辦?
只好制造假象,引導(dǎo)大家看到真相。
道理就是這樣。
“格斗孤兒”事件里,人們被那些血腥的畫面所刺激,憤怒之下已經(jīng)不愿意再去想這其中的緣由,于是向騰輝只好用謊言“制造”出另一個可以刺激觀眾的話題:師徒反目。
由此。
才能引導(dǎo)出“為什么”的思考。
這是向騰輝的“灰度”。
也是影片的態(tài)度。
但可惜的是,這灰度在電影模糊的表達里,又稍稍有些語焉不詳了。
02
遺憾
是的,“表達模糊”“語焉不詳”,這正是《八角籠中》讓人遺憾的地方。
很顯然,王寶強是有野心的。
再次當導(dǎo)演,他沒有把燈光聚焦在自己身上,甚至沒有完成對向騰輝這個角色的“救贖”,而是做了兩件事,表明自己對這個人物,乃至原型事件的態(tài)度:
肯定,贊賞,以及無奈。
首先,是讓向騰輝自我辯白。
借由訪談,他吼出:
沒有我,那群孩子根本沒有未來,
你們這么罵我,但你們有誰在這之前真的關(guān)注過那群孩子。
沒錯。
在這里他狠狠地懟了所謂的“鍵盤俠”“正義人士”。
你們這群看客罵他是人販子。
但又有誰想過他們何以至此?他們以后該怎么辦?
這里的根源。
明明是本應(yīng)該負責的政府、社會的缺席。
其次,是讓向騰輝完成了由俠士到普通人的退場。
影片中有兩場向騰輝觀摩孩子們打斗的戲。
前一場,后來的變故還沒發(fā)生,他以教練/父親的身份,站在臺下觀賽,為孩子們的拼搏加油。
第二場在影片結(jié)尾,回歸賽場的蘇木打一場重要比賽。
向騰輝沒有在旁邊助威,而是默默于看臺走廊看完整場,并在蘇木獲勝后轉(zhuǎn)身離開。
此時的他,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需要再站在聚光燈下共享榮譽。
不受榮譽的他,自然也被免于被指責。
這兩場戲。
一種是用聲量巨大的怒吼蓋過質(zhì)疑,一種是用低調(diào)克制的離場回避關(guān)注。
雖然表達了王寶強的態(tài)度。
但也引出了問題:
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直面向騰輝身上的爭議。
盡管王寶強塑造了一位有灰度的人物,卻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或是不敢于真正挖掘主角的內(nèi)心。
他的避而不談。
讓影片呈現(xiàn)出了一種躲躲閃閃的曖昧感。
比如,對影片的另一(群)主角,孩子的刻畫。
一個例子。
馬虎和蘇木第一次在夜總會登臺,被呵斥打得太假,沒辦法,只能動真格的。
小小年紀,打得遍體鱗傷,卻引得周圍觀眾歡呼連連。
這件事是引發(fā)輿論質(zhì)疑的根源。
也是后半段劇情之所以成立的基礎(chǔ)。
但王寶強在這段敘述里,并沒有真正地去關(guān)注孩子們怎么想,如此明顯被坑了,他倆心底卻沒有生出怨恨?或是留下心理陰影?
他只是讓向騰輝在洗腳房里和他們促膝長談了一回。
一切就都輕松化解了。
可以這么說。
王寶強為了避免觀眾疑問,用了大量喜劇元素,淡化了向騰輝和孩子建立關(guān)系時使用的欺詐、誘哄手段,并著力刻畫了向騰輝是如何在生活和情感上幫助這群孤兒。
而對于孩子們。
除了描寫了他們很窮,很可憐,很勵志,對他們在向騰輝這如何被剝奪卻輕描淡寫。
又比如,對男主角向騰輝,細節(jié)的刻畫。
向騰輝是怎么撐下去這么多年的?
《藥神》里的程勇,先是賣神油,后來走私藥品后致富,積累資金,接著轉(zhuǎn)而做其他生意,當上老板。
無論他后來“神化”的過程是否叫人信服,起碼,他用藥品做慈善,是有一定的家底支撐。
但《八角籠中》的向騰輝呢?
他的俱樂部規(guī)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農(nóng)村娃慕名而來。
他是如何維持俱樂部正常運轉(zhuǎn)的?是靠朋友的砂石廠的資金支持,靠收會員費,還是靠負債?我們無從得知。
而最為嚴重的,就是影片結(jié)尾的打斗。
且不說演員史彭元的體脂率能否服眾的問題,單是這場打斗本身,就幾乎打散了電影的骨架。
為什么?
因為打斗的對象和影片本身毫無關(guān)系。
為什么要打一個從天而降的外籍對手?為什么還得要人在場外大喊“打死他”?
愛國?
可這和影片前一個多小時的表達毫無關(guān)系。
逆襲?
可在此之前,影片的焦點幾乎全在向騰輝身上,馬虎也是比蘇木更重要的男配,觀眾甚至都沒有來得及跟蘇木建立起情感聯(lián)結(jié)。
唯一可以解釋的是。
導(dǎo)演想用一場戲劇感強烈的體育比賽點燃觀眾情緒。
在這里。
這場比賽為什么打,怎么打,都已經(jīng)無關(guān)緊要了。
哪怕只是白日夢。
哪怕分明不合理。
王寶強需要的,只是一次宣泄。
所以。
如果說得狠一點。
在《八角籠中》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王寶強的真誠。
但遺憾的是。
這種不敢去觸碰人性幽暗的縮手縮腳,和罔顧真實和邏輯的想當然。
又讓這個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故事,平白多了幾分懸浮。
這,也是王寶強暫時還無法成為“最優(yōu)秀導(dǎo)演”的主要原因。
03
真誠
所以問題來了:
一部電影,如果誠意十足,但呈現(xiàn)的效果中規(guī)中矩,還值得我們搖旗吶喊嗎?
如果是其他人的電影。
可能Sir在這里就斬釘截鐵地回答“不值得”了。
但王寶強?
這個答案,可能要打一個問號。
因為他的真誠,和其他人的真誠,似乎,又存在著些許差別。
為什么?
拿《你好,李煥英》來說。
賈玲也真誠。
她的真誠是她的純粹。
母女情大于一切。
她的穿越邏輯非常天真,穿越方式簡單粗暴,她不管為什么媽媽變年輕了,她自己的年紀沒有變。
她只是一廂情愿地希望見到年輕時的媽媽。
她用很多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了80年代,但是沒有任何想要講述時代或者更宏大命題的野心,她就是單純地想要回到過去,彌補自己的負疚感,讓媽媽更快樂,哪怕代價是她自己的消失。
返璞,歸真。
但王寶強呢?
一個詞:笨拙。
他不會用各種手段告訴你,進場之后你會得到些什么,也不會說,他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而是樸素地,把他認為重要的東西掏心掏肺拿出來給你看。
就拿《八角籠中》來說。
你可以看到王寶強極力把一些他認為是“好東西”拿出來的努力。
散伙飯那場戲。
從鏡頭到設(shè)計,分明就是對《我不是藥神》的致敬。
而結(jié)尾黑白的格斗畫面。
更是讓人瞬間想起《憤怒的公?!?。
王寶強不知道別人會質(zhì)疑他借鑒別的作品嗎?
Sir覺得他知道。
只是他骨子里便認為這兩場戲是極好的,他要把他最好的呈現(xiàn)效果做出來。
笨拙,但同時卻很“王寶強”。
于是你可以看到。
王寶強明明知道喜劇更賣座,一個更迎合大眾情緒的故事更能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可仍是選擇了《八角籠中》的拍法。
他呈現(xiàn)苦難,卻難得地沒有用那種藝術(shù)家的視角,去賞玩苦難,他沒有把苦難浪漫化。
因為在這里,他可以表達他真實的憤怒:
就像他對Sir說的,“我從小到大,一路過來,公平嗎?生活在那個環(huán)境,你怎么去得到尊嚴?人家都是在羞辱我,我要打到有尊嚴,讓他們佩服我,我要打出這個公平?!?/p>
這憤怒源于不公,源于無力,源于絕望。
因為在這里,他可以表達他真實的態(tài)度:
它講的不是熱愛、愛拼才會贏,或是拼到最后一刻,它甚至都沒有在宣揚某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它說的,是除了拼命,有些人別無選擇。
他們終其一生,所能獲得的最大成就,也不過找到是生而為人的尊嚴。
而這。
恐怕也是為什么這部電影會引來那么多人支持的原因:
劉德華和劉若英分別給影片唱了宣傳曲,陳思誠給影片寫了“小作文”,其他諸如謝霆鋒、鄧超、小沈陽等等等等一大批明星都為他打call。
無它。
只是因為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認為,這是一個真誠的人,帶來的真誠的作品。
就像徐崢說的那句話:
“寶寶特別容易讓人心疼,就覺得寶寶做一個戲吧,做一個事情吧,你就非得來支持一下不可?!?/p>
哪怕有點笨拙。
也會讓我們想要支持一下。
說到這里,Sir忽然想起了他的那部《Hello!樹先生》,那個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樹哥。
那也是個笨拙的人。
但同時,對待這個世界卻很真誠。
他真誠地相信拿出我的真心,他和二豬就能成兄弟,也真誠地相信,拿出我的好,他和小梅就能獲得愛情。
我們在樹哥身上,看到了那個跌跌撞撞的自己。
而王寶強呢?
同樣,那些樸素、真實、努力、真誠的人生態(tài)度,何嘗又不是我們一度希望,但卻總是無法在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的呢?
所以。
我們喜歡王寶強,不會是因為他有多勵志,更不會是他有多厲害,而是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近乎絕跡的樸素。
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還好。
畢竟。
這世界聰明人太多了。
得容得下一些笨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阿莫多瓦尼雅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