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畫片《長安三萬里》最高潮的部分,也就是將進酒那段最燒預算的場面結束的時候。
我那場影院里,突然傳出一個小女孩的聲音:演完了么?
(資料圖片)
我也順便看了眼手表,早呢,還有很長一大段時間呢。
對結尾的持續渴望,也基本是我對《長安三萬里》的第一觀感,畢竟近3個小時的時長,對很多人的腰子,也是一個考驗。
由詩歌以及盛唐文化帶來的影片情懷,也因為過于拖沓的片長,有一定程度的消耗,其實還挺遺憾的。
其實特別能理解一些朋友很愛《長安三萬里》,包括本片的豆瓣評分也非常高,現在也有8.1分,挺厲害的。
因為這是影片特別簡單、直接,優點都在明面上,甚至在看電影之前,都大概知道影片的看點了。
影片以高適和李白的數十年友情為線,帶出數個盛唐時期的詩人與名家,一段又一段吟他們的名詩,講他們的故事。
文人情懷與詩歌浪漫主義,以及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自豪感,都可以在這部電影中找到情感注腳。
無論是發微博、朋友圈、小紅書之類的,你提幾筆片中涉及的詩歌與古人,格調不是馬上就起來了。
說得通俗點,喜歡這樣的電影,會顯得你很有文化,特別好。
所以,這部電影,確實很適合帶小朋友來看。
之前就聽一些朋友說,看《長安三萬里》的時候,總會有孩子們現場跟著影片一起詩朗誦的場面。雖然,我看的這場也基本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但很遺憾,倒是沒遇到現場詩朗誦這種盛大場面。
不過,感覺那些家長還是很有心思的。如果你也有小孩,希望他可以對詩歌或者中國傳統文化更感興趣,我還是挺推薦這部電影的,因為確實挺適合他們的。
而如果給《長安三萬里》做個類型劃分,我覺得這應該是一部大型的動畫形式唐詩科普電影。
所以,這也是我非常推薦孩子們去看這部動畫的原因。
畢竟,只是看純文字的內容,對小朋友來說,接受起來還是有些枯燥,變成圖書或是漫畫,就會更生動一些(這也是小朋友愛看繪本的原因)。
而像《長安三萬里》這種動畫,則是直接以動畫的形式,視覺化了很多詩歌中的意象或是意境,可以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詩歌描述的時代和背景。
尤其是全片最高潮的部分——《將進酒》一段,也難得的以動畫的形式,將李白詩中超然的想象力呈現出來。
將詩里的意境變成更直觀的視覺影像,還是很精彩的。
由之,對于教育和科普唐詩以及那時候的傳統文化,這顯然是更直觀,且更有效的方式。
這也是我們反復在說,可以推薦帶小朋友們去看這部動畫的原因。
當然,本片的遺憾也在這里,它太像一部配動畫的詩歌科普片了。
過多的詩歌與大型唐代名人走馬燈,看著很熱鬧,但細品下來,總有點走馬觀花的感覺,會稍微有些沒節制,也讓整部片子略有些松散。
就像看到有網友評價本片是史詩,其實,并不是很認同這種說法。沒錯,《長安三萬里》里面確實有史,也有很多詩,但并不是史和詩合在一起,就該叫史詩。
本片在敘事方面,顯然沒有引用的詩那么講究。
尤其是,本片確實過多依靠詩歌的展示了,大量熱門詩句的展示,確實很精彩,但你會發現,吸引力確實也主要集中在詩歌本身了。
光是看詩,確實很吸引人,但跳離那些詩句,其實也就沒什么了。單看劇作結構,其實非常松散,且是碎片式的,甚至一路有些流水賬。會讓人覺得挺遺憾的,本該可以更好看。
敘事方面,其實是比較常見的傳記片的寫法,明線是高適的一生沉浮,但真正的核心其實是李白的故事,并試圖串起整個大唐盛世以及諸多文人在那個時代的遭遇。
你能感受到創作者對那個時代的向往,對那些詩人名士的崇敬,以及對那些詩歌名句的喜愛。
甚至會覺得,藏在劇情后的那些情緒與情懷,才是影片真正想要傳遞的。
然后就會發現,《長安三萬里》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主題,就是時代壓迫下,才子們的懷才不遇與郁郁寡歡。不知創作者本身是否有此暗喻或者顧影自憐。
但從片中諸位主角的遭遇,基本都是寫的相同的事情。
無論是家道中落,渴望重取功名復興家業的高適。
還是商賈家庭出身,沒什么背景卻又恃才傲物的李白。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兩人的遭遇是相似的。
影片也用了很長時間去講這些不公,沒有人脈、沒有背景……這樣的普通人即便再有才,再有能力,卻也是很難獲得成功的。這樣的描述,倒是在如今的時代,同樣會讓不少人有共鳴。
不過,面對這樣的挫折,高適與李白不同的反應,也就造就了兩人的不同。高適顯然是更傳統和入世的;而更出世的李白,則以他的狂放與一首首詩歌,來對抗這些不公,這也剛好是他詩歌的成因,或者說,是作者羨慕他的原因吧。
是啊,創作者是真愛李白啊!
不過也沒問題,會有文人不愛李白么?
一個如此豪放、不拘小節又才華橫溢的男人,大概,就是中國文人夢想形象的終極體現吧。
他的形象承載了太多,更像是一個文化符號。應該有很多男人,都夢想自己會是李白,有才華,受世人敬仰,不拘一格,還能喝酒。
而本片對李白的展示,也挺有意思的。
很明顯,片中的李白是非常符號化和浪漫化的。
《長安三萬里》的李白,是真正的詩仙,身上是真的帶著些仙氣的。
而且,非常豪放、特別豪放,極其豪放。
以至于,我現在再想起《長安三萬里》中的李白,大概只有兩個印象:一個就是沒事就展開雙臂,擁抱遠方;另一個,則是毫無節制地仰天大笑。
以至于,看完全片之后,你可能別的不記得,但一定會記得這兩個李白的特質。能明白,創作者是想以這種方式,來展示李白的爽朗和灑脫,但一直這種極度亢奮的狀態,其實還是有點怪怪的。
你會覺得,詩不詩仙不好說,但這,顯然是個酒蒙子……
時刻保持喝高了的狀態,讓人念念不忘。
類似的遺憾還有一些,比如兩個人的友情,一直是影片的主線,但是,僅是從這部作品,他倆的友情展示得也很奇怪。你會發現,這兩人根本不算是一路人。
而影片對于兩人的友情描述,也基本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兩人每次一見面,總是二話不說,脫光了膀子就開干。
嗯,是在相撲。
除此之外,好像也就沒什么互動了。更多,只能是高適的單相思吧,或者,也是將高適這個角色更多代入了編劇的視角吧。
還有一個挺奇怪的地方,就是程監軍,也是一個特別不合理的功能角色。
他一出場就充滿危險,審問老年高適,甚至打算取他的性命。但從頭問到尾,你會發現,他也就是問問,并沒有其他的想法。
然后,我們才明白,這其中只是一個功能角色。他出現的意義就是要讓高適去講自己跟李白的關系,以及盛唐的種種文化傳說。
也就是說,他只是編劇硬加的一個功能角色,用來推進劇情的。此外,他并沒有其他任何作用。
這還挺刻意的。
記得影片最后的臺詞說得是:只要詩在,書在,長安就會在。
這大概也是本片的主題了,借講詩,講詩人,去還原創作者夢想中的長安,以及盛世大唐的氣概。
并強調,那些詩歌與名人,就是盛唐的文化魂。
你要說這部影片是否真的還原了那個想象中的盛唐,只能說是見仁見智了。畢竟,本片的評分還是很不錯的,也說明,不少朋友也是認同這種說法的。
甚至會覺得,將來還會有更多此類以傳統文化作為核心主題的動畫片,也應該會有更好的作品涌現。
這一次,其實只是開了個頭,之后的進步空間應該還挺大的。
不過,慢慢來吧。
我期待下一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