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瑩
青春成長熱劇《曾少年》,因為張一山和關曉彤的加盟,成為暑期的重頭戲。
(資料圖片)
童星、北京娃,《曾少年》的兩個主演幾乎有著同樣的人生經歷,要說演技,算得上是“老演員”了,他們在劇中的日常,默契得就像從小說里走出來原本一起長大的樣子。
張一山飾演的秦川,又活泛、又淘氣,還不愛學習,關曉彤飾演的謝喬,乖巧、學霸,他倆妥妥就是《家有兒女》中的劉星和小雪,兩人你來我往,插科打諢,是一對歡喜冤家,化學反應之后就是相互之間的吸引力,這倒是和劇本吻合。
《曾少年》根據九夜茴小說改編,九夜茴雖然算不上一流寫手,但《忽而半夏》《匆匆那年》為代表的作品,讓她在青春題材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惜,《曾少年》擁有張一山、關曉彤的化學反應,也沒能成為暑期爆款。
車禍、出軌、癌癥,這些被群嘲的青春劇傷痛標簽,都出現在了《曾少年》的劇情中:
故事是北京一個四合院里三個家庭三個年輕人的故事,張一山飾演的秦川暗戀謝喬(關曉彤飾),謝喬暗戀小船,小船上大學后喜歡上家境貧寒的美女千喜,而謝喬成了楊橙的女朋友。
從大學校園到畢業工作、創業,這個故事的脈絡非常清晰,主旨就是講了個“我們的青春期就是時代的青春期”。
青春就像一個筐,所有關乎青春的故事都可以往里裝,這樣的架構已經不新鮮。
很顯然,對于“老演員”張一山來說,秦川在這部劇中的人設,甚而與女主角的點點滴滴,仍然都在他演藝事業的舒適區。
《曾少年》中的張一山,一度讓我覺得他的演技退回到了《家有兒女》時期,直到他在地震中見到謝喬的場景,那種迫切的緊張,那種見到喜歡女孩的欣喜,很有層次地表現出來,讓觀眾淚奔——這才是那個成長了的張一山,那個在大學科班學習之后的“老演員”該有的樣子。
顯而易見,張一山30歲之后,還在演大學校園的青春劇,對于片方來說,仍然以他的少年感和少年感所擁有的流量吸引觀眾。
《曾少年》收官之際,張一山和關曉彤做了一場直播,面對為什么接拍這部戲,他給的理由是“因為關曉彤”,而他對這部戲的熱情,顯然沒有關曉彤高,屢屢忘記主持人提的問題,也沒怎么看這部劇集,這和關曉彤連片頭畫面都能脫口而出,劇中細節記得清清楚楚形成鮮明對比。
就像一個創作者,對自己不滿意的作品,不想去看。
這是一個被困住的張一山,我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他的《曾少年》甚至還不如一部同款青春劇《春風十里不如你》。《春風十里不如你》里面的張一山,有了成熟的樣子,雖然還是瘦瘦小小的身材,但整部劇從情竇初開到愛情的悲傷,真實地演出了青春年少初嘗愛情,風吹草動都是幸福的征兆,那種暗戀的蒙眬和微妙。
張一山飾演的秋水,面對向他宣泄情緒的小紅,慌張地跑開后貪婪地呼吸,演出了因自私傷害自己喜歡的女生的無錯與迷茫。
如果說張一山在《春風十里不如你》中的演技被觀眾看好,那么他在北影畢業的首部大戲《余罪》,則帶給觀眾無限的驚喜。
《余罪》讓張一山徹底擺脫了《家有兒女》的封印,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實力派演員。
很多人用炸裂、驚艷評價張一山在《余罪》中的表演,劇中張一山對臥底警察余罪的情緒刻畫細膩到位,表演狀態松弛有度。
比如《余罪》中無數次提出退出,然而每次的狀態都有所不同,從最初懵懂不知時的拒絕與猶豫,第一次見到殺人后的驚懼戰栗,再到中槍后整個人的沉寂無力,雖都是要求退出,卻能窺見人物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前面還是初生牛犢般的跳脫鮮活,可中槍后再見面,當門打開,露出一個低眉弓背抽著煙的余罪,鮮活與色彩都在這個人身上不復存在,鏡頭里只余一片灰色。
張一山體形瘦小,在這部劇中他用臺詞和演技完全彌補,渾身都是男人味兒。
北京男孩張一山,因為調皮5歲就被父親送到武校習武,習武的“副作用”是在課堂上坐不住。
這個特性和《家有兒女》中的劉星高度重合,張一山也以此走上了童星之路。
人們喜愛《家有兒女》中的張一山,有天賦,接地氣,成名后,張一山一直主演少兒題材的影視劇,情景喜劇《妙想天開》,少年勵志電影《扣籃對決》,與成龍合作兒童電影《尋找成龍》,與《家有兒女》原班人馬出演兒童劇《不想長大》。
不難看出,張一山在隨后的影視劇中,都很難擺脫少年感、痞氣、猴氣,直到《余罪》《柒個我》。
《柒個我》時張一山風頭正勁,他在這部心理劇中一人分飾多角,表演完成得很好,但人們拿他和潘粵明的《白夜追兇》比,顯然演員從經歷到閱歷都嫩了些,被詬病流于表面化。
這些年,張一山放慢了演藝之路,《曾少年》重回青春是他作為演員的舒適區,只是別被這“少年感”困住。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