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寶強,越發敬佩。
并非源于《八角籠中》票房破20億,而是,名利背后的他一直是那個帶著憨厚和善良的“傻根”。
(資料圖片)
浸潤燈紅酒綠的娛樂圈多年,王寶強依然保有骨子里的本真和善良的底色,實屬難得。
他說,許三多是最符合他自己的屏幕形象,其實,傻根也是。
過20億票房的成績,大概有一半原因源于王寶強的人品。
陳思誠的鼎力相助之外,他對導演和小演員們的善意,回饋給他的是影片質量的保證。
天時地利人和。
王寶強不成功,誰能成功?
資金斷裂時,王寶強承擔了電影原型恩波所有醫療費
因為題材不被看好,《八角籠中》真正進入拍攝時,承諾投資的“朋友們”紛紛撤資。
王寶強不忍心投入6年的作品打水漂,硬著頭皮也要拍完。
他借了很多錢,一度焦頭爛額。
恰恰在那個時候,《八角籠中》原型恩波先生突發心梗被送往醫院搶救,為保命ECMO上了二十余天,王寶強知道后,承擔了每天1到3萬的醫藥費。
恩波與死神擦身而過,體重驟降60斤,慶幸的是總算逃過鬼門關。
不僅如此,王寶強還為恩波四處求醫,并對病床上的他承諾“哪怕砸鍋賣鐵,也會把《八角籠中》拍成拍完!”
電影上映時,恩波坐著輪椅出席《八角籠中》的宣傳活動,王寶強幾次繃不住。
其實,王寶強之前,也有別的導演找過恩波,想得到他的授權拍電影,都被恩波拒絕。
等到王寶強時,恩波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
恩波信任王寶強,知道他是從底層奮斗上去的,能拍出真正的山里孩子的樣子,也相信他的人品。
恩波沒有看錯人,他們雙向奔赴的愛和信任,成就了彼此。
王寶強和《八角籠中》小演員們背后,亦是雙向奔赴的愛。
王寶強說,再好的演員,也演不過未經雕琢的孩子。
為了選角,王寶強在大山里待了很久,他親自挑選了7個孩子,他們樸實純真,也有為夢想不怕苦累的狠勁。
王寶強選擇了孩子們,孩子們也給了王寶強驚喜。
他們身上的質樸、努力和用心,幾次讓王寶強流淚。
上表演課時,每一個孩子都聚精會神地學習,眼神里都是對知識的渴望。
拍戲時,孩子們的認真,亦讓王寶強動容。
有一段戲,要求孩子們舉著石頭憋著氣蹲在水里,有孩子反反復復在水中拍攝,拍完才和導演“坦白”自己不會游泳。
平衡木那段戲,有一個小演員摔倒了,肚子撞到木棍,王寶強立馬喊停,孩子卻爬起來繼續,直到完成拍攝。
動作指導莊元章動情地表示:“導演選的這幾個孩子,我都舍不得拍完。他們的態度跟他們的認真程度和投入,很多成年演員都不一定會做到這樣。”
對于沒有表演經歷的孩子們,王寶強更多的是鼓勵和表揚。
他耐心給孩子們講解動作,親自示范,有孩子懵懵懂懂,他先叮囑動作指導多夸夸孩子,再給孩子擁抱鼓勵。
就這樣,孩子們完成了精彩的表演,助力王寶強贏得電影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王寶強:孩子們讓我想起曾經,我會對他們傾盡全力
《八角籠中》有一段戲,是孩子大口吃饅頭,拍攝時只需要半個饅頭,道具要掰掉一半,6歲的小演員不舍得扔掉半個饅頭,一口咬掉一半說“我自己吃掉。”
看到這一幕的王寶強,淚水涌上眼眶。
他想起自己北漂時曾經花一元錢買了5個饅頭,一口氣吃完后脹到不敢喝水,怕自己脹死。
“我從小的成長經歷是沒有尊嚴的,沒有人能看得起我,非常自卑。少林寺里的師兄聽了我的夢想都笑話我,練武術也沒拿過冠軍,也沒人家李連杰長得帥,又沒學過表演,怎么演功夫片啊?”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王寶強愿意為孩子們撐把傘。
他把孩子們帶出大山,教他們表演,讓他們放開了吃肉和水果。
孩子們喜歡圍著王寶強轉,工作人員擔心影響到王寶強工作要阻止,他總是擺擺手說沒事。
王寶強喜歡孩子,在孩子身上,他能看到曾經的自己,也能看到他去世的弟弟。
為了讓哥哥王寶強習武,弟弟很小就輟學打工,王寶強答應過弟弟,等他學成回來就教弟弟。
讓人痛心的是,弟弟被工廠的機器傾軋永遠離開了,這件事成為王寶強永遠的痛和遺憾。
王寶強活得如此努力,也因為,他同時背負著自己和弟弟的夢想。
《八角籠中》殺青后,王寶強給小演員們定制了專屬的獎牌,孩子們的笑讓他動容。
王寶強決定,把對孩子們的愛延長,他當眾承諾:會資助他們直到大學畢業,在他們未來的成長道路上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王寶強的20億票房不容易,更難的是,他把善良堅持到底。
有幸遇到王寶強,孩子們的人生,有了更璀璨的可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