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燃冬》,對片中人物和故事一頭霧水,對導演陳哲藝倒是有了大致的印象。
支離破碎、無病呻吟,牛頭不對馬尾的人物設定,毫無邏輯和推動力的情緒線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沒錯,自以為是的文藝青年,都是這么拍電影的。
開頭三幕還算簡潔清爽,娜娜(周冬雨飾)是在延吉活動的導游,態度忽冷忽熱,情緒忽高忽低,主打的就一個莫名其妙。
浩豐身著黑色大衣,金邊眼鏡,留個小胡須,全過程神情黯淡,主打一個高冷炫酷,但卻能瞬間吸引導游娜娜,甚至灌醉拖上床,誰叫他是劉昊然呢?
幾組碎剪鏡頭透出娜娜熱情背后的疲憊,浩豐在人群中始終有種冷漠的疏離感。
站在樓梯口,望著積雪撲簌簌往下掉,腳板好幾次伸出去,又縮回來。然后接到心理咨詢的回訪電話。
看來是抑郁了。
可是昊然哥,抑郁絕不是嘆嘆氣、閉閉眼、皺皺眉那么簡單啊?那是一項復雜的心理病癥,你怕是沒真正體驗過吧?
沒辦法,娜娜就好這一口,身為導游,她不去關注對接的商店銷售額,不去找租衣服的分賬,跑去關心一個呆頭呆腦的小青年。難道早已看到了他手腕上的名表?或者覺得他骨骼清奇氣度不凡,或者,僅僅是迷上了他的小胡須?
兩個人搭上了話,開啟了文藝冷漠對談模式,反正各說各話,你我庸俗觀眾也聽不太懂。
然后,電影開始不受控制地迅速坍塌下去。
01. 邏輯破碎,風格混搭四不像
剛才說了,大致看得出,導演陳哲藝就是一位自以為是的文藝青年。
他的觀影記錄中一定有《關于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湯唯和玄彬的《晚秋》,以及那部驚世駭俗的《戲夢巴黎》。(甚至還有《天地無倫》?)
否則,他不會在東北的冰雪中,搞出什么通緝犯、偷書賊、三人行,零下三四十度,還要在浴室里面撫摸膠布?
浩豐手機掉了,到處尋不見,人群中露出茫然的表情;娜娜徹底被迷住了,直接掏錢買手機,接著像領寵物那樣帶到同備胎男一起吃飯,又是唱K蹦迪,又是喝醉回家。
你這哪是導游,簡直是拯救迷途羔羊的活菩薩啊?
不過導演很快給了我們另一條邏輯線。浩豐是來自上海的金融男,手戴名表,出手闊綽,閱人無數的導游,顯然是把他當做了落入狼口的肥肉。
相較之下,屈楚蕭飾演的蔬菜男韓蕭自然是低了好幾頭。
于是導游的行為都有了理由,和金融男初次見面就無比熱情,吃喝玩樂一條龍招待,最后還帶回家丟上床,舍身飼虎。
另一邊卻對蔬菜男滿臉嫌棄,盡管蔬菜男備胎多年,拿過吉他自彈自唱一曲,完全是直接出道的水平。
導游都被歌聲感動得熱淚盈眶,滿腔柔情獻與金融男;梨花帶淚的可憐模樣,又深深吸引了孤獨落寞的浩豐。
這可是活生生的行業歧視啊。
前面的現實注腳都是鋪陳的階段,目的大概是增加角色的可信度。接下來的所有場景,就與現實生活幾乎失去了聯系。
三位青年成為了凌駕于時空之上的孤高靈魂,他們一會兒是日本殘酷青春代言人,玩出《莉莉周》里面的偷書游戲;一會兒是《晚秋》的絕望情侶,半夜對著動物園里的狍子和猴子發呆,搞得也像三只傻狍子;一會兒又是《戲夢巴黎》里的浪蕩少年,肆意揮灑著荷爾蒙。
模仿了許多經典電影的橋段,主打一個混搭,但是又缺乏主線故事與流暢銜接,于是混搭成了和尚的百衲衣,完全看不出自己的風格。
特別是中間還插入一段在電梯人群里面的擦邊情節,文藝男女還要玩這一出?讓人秒回電車癡漢場景。
不是一直在模仿日本青春片嗎?導演,你怕不是學岔道了吧?
02. 情緒錯位,人物設定大混亂
如此零散破碎的情節之下,角色自然就失去了行動力與可信度。
娜娜的身份是導游,但是她表現得非常業余,除了會幾段導游的貫口之外,完全就是我行我素的文藝少女。對浩豐生出的愛憐也是莫名其妙,之后的浪蕩開放,更是與前面的漠然毫不相關。
浩豐也好不到哪里去,為了營造憂郁形象,一整個電影都裹著件黑大衣,時時刻刻裝深沉。那形象氣質,絕對不是什么抑郁病人,完全就是一個悶騷文藝男的模樣,跟金融精英和高凈值人士更是一根毛都沾不上。娜娜連這都看不出來,只能說她是瞎了眼。
倒是韓蕭這個角色,因為豐滿接地氣,反而展示出生動真切的魅力。幾處簡單的推進,遠比另外二人來豐滿有效得多。
浩豐喝醉了,錯過了飛機,決定留下來玩耍。然后,三位青年開啟了狂狼模式。
山野、云彩、枯枝、雪原,揮灑激情、放肆青春,也都是絕美風景和養眼的少年,頗有幾分音樂MV的浪漫寫意。
其實三個人就這么東游西晃倒也挺好,只是撐不夠時長,所以只得聊幾句,推進故事。但凡周冬雨和劉昊然開始說臺詞,準備推進故事,氛圍就開始尬出天際。
因為人物塑造得如此單薄與錯亂,我甚至懷疑編劇根本沒有寫過完整的人物小傳。周劉二人全憑第一感覺表演,于是顯得無比浮淺,開心就傻笑、不爽就哭鬧,抑郁就皺眉、落寞就抽煙。
估計導演自己都看不過去了,于是趕緊拿出了宣傳千萬遍的不可言說的戲份。
于是讓場面更加尷尬。
兩位激情少年,卻像一對中年夫婦那樣例行常事,做完了還說了一句“對不起”?
還好周冬雨沒回“沒關系”。接下來幾句對白:
“十八歲受的傷。”
“怎么傷的?”
“任性。”
“還想嗎?”
這都啥跟啥呀?純粹在自說自話,毫不理會觀眾的智商和理解力啊。
全片已經在迷離幻景中游蕩許久,為了增強現實感,導演還設置了一條通緝犯的線索。
通緝犯不停在電視上出現,在海報上出現,最后被警察按倒在鐵軌上。
他跟三人的唯一聯系,是喝得迷迷糊糊的韓蕭,目送著通緝犯的背影遠行。
WTF?我原本以為該有點什么緊張刺激的打斗追捕,結果就給我看這個?
03. 無病呻吟,胡亂煽情文藝范
全片看下來,稍微細心點的話,也能看出導演試圖留下的情感支點和記憶碎片。
娜娜曾經是花樣滑冰的潛力選手,受傷后自我放逐,切斷同家人、同教練的一切聯系,獨自在東北邊城艱難求生,孤獨療傷;
浩豐從小被按進教育內卷,成績脫穎而出卻留下了心理創傷,盡管行業高端前景明朗,卻總是郁郁寡歡,失去了情感支撐,也找不到生存意義,于是陷入抑郁;
韓蕭四處流離,總是找不到可以安放自己的地方,加上學業失敗,處處受壓,只得在底層躺平,暗自苦悶。
三位青年都在各自的困境中孤獨掙扎,東北小城的偶然相遇,如同三只螞蟻相偎相依,抱團取暖。不問姓名,不分男女,只是用身體的陪伴撫慰焦灼的靈魂。而后各自別去,繼續前行。
相信我,導演寫的故事梗概,很可能還沒多過上面這幾段。
因為片中的每一條線索,都顯得非常的單薄和概念化,就像一句文字簡介,而并沒通過故事或細節展示出來,情感就像那位同學一樣突如其來,絲毫沒有鋪墊和醞釀,也就無法將情感注入角色。
于是所有嗟嘆都顯得突然和莫名其妙。
充盈著全片的低沉音樂(《寂靜嶺》既視感),三人在枯枝荒原中穿行,伴隨著舒緩凄涼的BGM,也是早被厭棄的煽情手段;
后來又是三人在冰墻迷宮中穿行,四處尋找,卻總是錯過。意象與內涵淺白得不忍解讀。
長白山上,金融男正想跳崖;突然被叫聲干擾,原來他們遇上了大棕熊。
三人呆若木雞,棕熊湊近細聞,把周冬雨仔仔細細聞了一遍,然后翩然遠走。仿佛沒有聞到一絲人肉味。
是周冬雨不喜歡洗澡嗎?用汗臭把棕熊逼走了?
怪不得周冬雨回去洗澡時,小胡須劉昊然要隔著膠布一頓搓揉,也是想節約點水,幫著她搓搓背,洗得干凈些?
大熊怎么不直接把三人刨坑埋了?好歹也比現在這樣子精彩多了啊?
就在疑惑時,突然音樂大作,清亮女聲唱起《阿里郎》,被云霧和白雪掩映著的長白山,真可謂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可是,這跟故事,有半毛錢關系?
好吧,結尾處,蔬菜男騎著摩托去了遠方,娜娜終于給母親打了電話;金融男也松弛下來,沉沉睡去。他們都獲得了各自的救贖。
觀眾們也長嘆一口氣,這又臭又長的文藝裹腳布,總算是收尾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