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博有個熱搜還挺有趣的,是電影《不虛此行》的路演過程中,主演胡歌向現場觀眾的一些請求,大概就是:
【資料圖】
我們也需要票房,我們要讓更多人看到如今中國電影該有的樣子,如果你們熱愛藝術,希望多多支持。
因為這個話題還挺有討論度的,所以就成了熱搜。
然后,又順路看了下《不虛此行》的票房表現,上映至今,累計票房不足兩千萬,而預計總票房應該也很難達到三千萬了。
對應本片的陣容:胡歌、吳磊等人,這樣的票房表現,確實距離大家的預期還有些遠。
其實挺能理解胡歌這種心態的,畢竟是自己辛辛苦苦拍出來的電影,前期評價也不錯,還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拿到了最佳導演與最佳男演員。
作為影片的主創,當然希望可以有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其實這并不光是票房和分成這些金錢方面的話題。
一部自己很滿意的電影,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這本就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作為主創,應該也都有這種心態吧。
當然,這是很難實現的。
而這,也剛好是影片《不虛此行》的尷尬之處。即便主創有很多訴求,但很多事情,確實很難如愿。
因為,有件事情一定要先明確,那就是,《不虛此行》就是一部小藝術片,即便影片邀請了不少明星加盟,也只能讓影片的知名度提升,卻改變不了影片原本的氣質。
無論是整體的風格、情節設計以及人物設定,這都不是那種會特別抓人的劇情片。所以,當有一些觀眾認為這部影片會很平,或者無趣,最終放棄這部影片,也是沒辦法的。
記得當初上海電影節第一批放映之后,最先收到的評價就是,這是一部很日本治愈系風格的影片。
這似乎是非常直觀描述這部影片的方式了,就像我們看過的太多的那種日本治愈風格一樣,《不虛此行》其實也屬于此類。
具體點說,就是整部影片非常安靜,在劇情本身不會有太多波折和沖突,甚至可能從頭到尾都是平靜和缺乏戲劇性的。
但這,也剛好是這類影片特點。
你需要在那種安靜的節奏和敘事當中,去尋找內心的平和,讓你靜下來,并得到心靈的治愈。
治愈系嘛,或者把它等同于冥想也行,大概就是,要讓觀眾透過電影做一番自我的調整和整理。
怎么說呢,其實我還挺喜歡治愈系的,所以,我對《不虛此行》的評價并不差,當初在豆瓣還給這片打了四星。可能剛好是影片中的一些情節很對我的胃口吧。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接受,這樣的片子其實是很難成為非常大眾的電影的。
因為,仔細想想,其實影片還真挺悶的。
記得《不虛此行》里面,有這樣的一個情節,白客的角色吐槽胡歌飾演的聞善,說他這個人什么都比別人低一檔。
大概就是:當他有點笑模樣的時候,其實就是非常開心;他面無表情的時候,其實是有點開心;他一臉喪的時候,其實是情緒正常的。
而這樣的描述,其實也非常適合《不虛此行》這部影片本身。創作者似乎有意在壓抑角色和影片的情緒,讓整部影片呈現的氣質比預想的會更平和、更冷靜。
還是那樣,這是創作者自己的選擇,有她的用意,我并不認為這樣不好。但是,我們也需要接受,這樣的選擇,注定無法在更大的觀眾群體中獲得共鳴。
畢竟大多數觀眾,還是需要強刺激的,這也是類型片為什么會受歡迎的原因了。包括回想下最近賣座的幾部影片,關于他們給觀眾帶來的強刺激,其實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所以,我很理解《不虛此行》的選擇,但若要指望這樣的電影會受到更大眾的喜歡,或者有很好的票房表現,那確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很遺憾,卻也沒有辦法。
回到影片本身,就像上面說過的,其實我是挺喜歡《不虛此行》的,也很希望這部影片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或者是本片導演劉伽茵本身就在北影文學系的原因,這部影片在文本方面,還是很多小心思的,也成為我在這部電影的觀影樂趣之一。
就比如,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悼詞寫作者的故事。
胡歌飾演的聞善,一直在殯儀館做兼職,幫別人寫悼詞,由此見識眾生百態、生離死別。
所以在宣傳這部影片的時候,也經常會用又一部“入殮師”這樣的評價進行宣傳。
當然,這與《入殮師》卻又完全不同。
影片并沒有過多聚焦生死別離,也沒有很多煽情的部分。甚至,所謂的悼詞寫作,其實也只是個借口,影片的核心,從來不是這里。
在我看,這首先,是一部關于創作的電影。
導演劉伽茵的本職是個編劇,而本片的男主聞善本職也是個編劇。只可惜,聞善在劇本創作上始終一事無成,為了掙口飯吃,才兼職去做了悼詞寫作。
而對他來說,悼詞寫作與劇本寫作,其實差別并不大,或者是編劇工作的一種延續。
他要做各種功課,事前采訪,給人物拉時間線,所以,他的悼詞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更像是一個人物小傳,是他為創作做的準備工作。
而稍微觀察一下這部《不虛此行》,就會發現,這部影片還有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所有悼詞的主角(也就是往生者),基本都是不露臉的。
甚至那個創業心梗的CEO,照片都是模糊的。
也就意味著,我們觀眾是無法很具象地得知這些角色的形象、性格、愛好的。
而看過影片之后,我們卻又對那些逝去的人,在腦海中建立起了一個很清晰的形象。
這是因為,雖然他們沒有露臉,影片卻以各種逝者親友的講述、悼詞的書寫,去告訴我們,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人。
這不就是讀書或者讀劇本的感覺么?
哪怕你看不到那個人,但你可以透過語言和文字的描述,在腦海里建立起那個形象。
很顯然,導演也在以這種方式,去強化影片真正的主題。
這是一部關于創作本身的電影。
通過這部影片,去講述他是如何創作的、以及會有哪些困擾,以及他的自我處理方式,其實就都很清晰了。
而再往外跨一步,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為導演劉伽茵自己的一次自我剖析和自省。
你很自然就可以把這個故事理解為,她自己對于創作的種種看法以及她的自我開導。
于是,當你把這部電影作為一部講創作的影片時,或者,你也可以收獲更多很有意思的觀點。
這樣,影片的樂趣也就多了起來。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從最表層的敘事上,去理解這個故事,去跟著主角與那些悼文的主角,感受一個關于生離死別,關于普通人也可以做主角的故事。
但是,同樣可以從其他角度去理解這個故事,比如上面提到的創作困境。于是,《不虛此行》在敘事方面的多義性,也成為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你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這部電影。
也挺好的。
如果要真說遺憾,就是影片最后收的還是太平了。
雖然影片有意弱化敘事,不去做什么高潮。但是,前面鋪了這么多內容,最后還是希望可以用一個更有力、起碼該是更點題的結尾,來再給整個故事拔高一下。
讓這部影片再升一格。
但現在來看,似乎還是沒有等到這最后的一擊。無論是男主跟家里通電話的痛哭,還是去地下辦公室騎自行車的自省,以及最后的自我開導,似乎做結尾也還可以,但還是覺得差那么一點。
等于觀眾滿心期待,最后還是沒被打到,就缺那么一下子,當然,也是最重要的一下子,還是有點遺憾。
當然,這也僅是我的個人感受罷了。
畢竟影片現在正在熱映中,還是希望可以在票房上有更好的表現吧,也是希望可以有更多朋友可以去看到他。
作為一部小眾影片,這部影片還是有不少值得關注的點的,這么被埋沒了,還是稍微有點可惜。
當然,很多事情,我們也是無能為力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