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這句話出自日本的小說家野坂昭的《螢火蟲之墓》,里面的原句是:珍惜今天,珍惜現在,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螢火蟲之墓》為日本小說家野坂昭如以自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體驗為題材,所創作出帶有半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
《螢火蟲之墓》1967年該小說獲第58屆直木獎。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勛執導,改編成同名動畫在日本東寶株式會社系院線公映。并分別在2005年及2008年改編成電視單元劇版及真人電影。影片講述了在二戰后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遠離人們,藏在一個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螢火蟲之墓》動畫電影獲得1988年第31屆藍絲帶獎:特別獎,作品標題未使用日文中常用來代表螢火蟲的蛍字,而使用同音異字的火垂る表示,有意突顯螢火蟲火球之義。日本文化中,螢火蟲象征人的靈魂,靈魂被描述成為一顆漂浮、搖曳的火球,而螢火蟲與之相似。
《螢火蟲之墓》小說的內容靈感取材于野坂昭如在中學期間遇到神戶大空襲時,為了避難所經歷的一連串事跡。當時為別人門戶下養子的野坂昭如,帶著與他同樣為別人認養、沒有血緣關系、年齡約一歲多的干妹妹一路逃難疏散。而野坂昭如事后坦白表示,年少的他本身未能像在他筆下《螢火蟲之墓》小說里的清太竭盡一切所能地照料妹妹,反而也曾經因受不了干妹妹的哭鬧而拍打她的頭。事后疏散到福井縣的妹妹因營養不足而逝世,當時妹妹瘦弱死去的模樣,則深深烙在野坂昭如的心中。而《螢火蟲之墓》小說便是有帶著懊悔的心情所創作出的故事。
關鍵詞: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