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很多的節日,每個節日的意義時間都有所不同,有的是跟習俗有關,有的是跟人物有關,那么佛誕日是什么意思呢?活動是什么呢?
佛誕日是什么意思
佛誕日是每年農歷的四月初八,佛誕日是佛祖釋知迦牟尼的誕辰。
釋迦牟尼佛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在古印度宗教中即為一種重要儀式,其源則在釋迦降生的歷史記載之中。
傳說釋迦牟尼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現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宗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紀念佛祖誕辰。
中國東漢時僅限于寺院舉行,到魏晉南北道朝時流傳至民間。浴佛時間在史籍中有不同記載。蒙古族、藏族地區以四月十五版日為佛誕日,即佛成道日、佛涅槃日,故在這天舉行浴佛儀式。漢族地區宗教在北朝時多在農歷四月初八舉行,后不斷變更、發展,北方改在農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舉行 ,南方則仍為農歷四月初八舉行 ,相沿至今(俗稱“四月八”)。傣族的潑權水節在傣歷六月(夏歷四月)舉行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門寺院禮佛,就帶有浴佛的性質。
佛誕日活動
浴佛
相傳農歷四月八日為釋迦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燈燭,置銅佛于水中,進行浴佛,一般民眾則爭舍財錢、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現各種廟會。在農歷四月八日,各地佛寺舉行佛誕進香。在北方地區則傳說農歷四月十八日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即舉行妙峰山廟會,南方地區龍華、九華、姑蘇等地也均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還有堆佛塔活動。可見中國的廟會是多元的,既有佛寺廟會,也有其它的廟會,還有佛、道、儒結合的廟會,北京的妙峰山廟會既有道教內容,也有不少宗教成分,但它的花會卻是各種廟會都有的。
齋會
齋會,又名吃齋會、善會,由僧家召集,請善男信女在農歷四月八日赴會,念佛經、吃齋,由于與會者要吃飯,必須交“會印錢”。飯菜有面條、蔬菜和酒等。
在浴佛節期間,人們要討浴佛水。
節日飲食有吃“不落夾”,“不落夾”為蒙古語,是對粽子的稱呼。還有一種烏飯,方法是以烏菜水泡米,蒸出后為烏米飯。這種食品本為敬佛供品,后來演變為浴佛節的飲食。當時還有放船施粥的風俗。
結緣
在浴佛節中還有一種結緣活動。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結來世之緣。民間舍豆結緣,寺院、宮廷也不例外。宮中要煮青豆,分賜宮女內監及內廷大臣,稱作“吃緣豆”。
放生
宗教主張不殺生,在浴佛節期間則流行放生習俗。放生來源較早,宋代已有記載。古代有承美放生傳說,民間有玳瑁放生等。
求子
農歷四月八雖為浴佛節,但是人們總是把自己的愿望表現在節日的活動中,求子就是一個突出例子。各地拜觀音求子者也不勝枚舉。《吉林奇俗談》中說:“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開廟會,求嗣者詣觀音閣,于蓮花座下竊取紙糊童子一,歸家后置褥底,俗謂夢能可操勝券。”這種偷紙娃娃與抱泥娃娃性質是一樣的。山東聊城地區有觀音廟,神案前有許多小泥娃,有坐者,有爬者,有舞者,皆男性。四月八日這天,不育婦女多去拜觀音和送生娘娘,討一個泥娃娃,以紅線繩套住脖子,號稱拴娃娃。有的還以水服下,認為這樣能懷孕生子。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還盛行押子,即在樹上押一石,拴紅線,以求吉利得子。陜西延安有一個清涼山廟會,祈求龍王降雨。同時設鍘關,十二歲以下孩童腰扎草繩,手抱公雞,先從鍘刀下扔過公雞,接著自己爬過去,俗稱過關,從此年年平安,標志成年。
拜藥王
此外,在浴佛節前后,還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動,如慶祝菖蒲生日,農歷四月十八解災,以儺驅疫,請符治病,偶像治病等等。人們也積極崇拜藥王,祭祀華佗、孫思邈。因受宗教影響,也拜感應藥圣真人,流行神撿藥,進行采藥活動。這些活動不是偶然的,因為中國從遠古時代起就流行巫醫,后來中醫、中藥有很大發展,出現不少名醫,除上述者外,還有扁鵲、李時珍等。中醫是解除民間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拜神求佛者,多半是為了解除疾病,所以廟會上也有不少賣藥、治病者,患疾病看不好者,就習慣祭拜中醫的祖師爺——藥王、醫圣。
在某些少數民族中也過浴佛節,其中的苗族就過農歷四月八。
關鍵詞: 佛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