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建筑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族的建筑居房其實跟傣族的竹樓有點相近,都是用木頭作為構造,住房有“干欄”式的樓房、平房以及石板房,最具有特色的其實就是石板房。那么,大家對于布依族的建筑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了解一下吧!
布依族建筑的簡介
布依族建筑就是布依族的民居,布依族習慣近水而居,村寨依山傍水,周圍生長著茂密的竹林或風水樹。寨前田疇縱橫,河溪環繞,岸柳成行,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寨內多聚族同姓而居。住平壩者,大都建有矮墻院落,居山區者因受地形限制,房屋依山而建。樓房疊加,有的修成前半部為樓房,后半部為平房的“吊腳樓”,這就是歷史上“干欄式建筑”的沿續。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布依族人,他們的民居也不盡相同。從形制上看,有桿欄式樓房、吊腳樓,也有平房;若論材質,有木結構的,有木石結構、土木結構的,還有用石頭砌造的……
來到布依村寨,就像進入了神奇的石頭王國,這種房子整潔優美,冬暖夏涼,防風防雨又能防火。紅水河流域還是中國最重要的林區之一。
石板房
石板房布依族居住的顯著特點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為干欄式樓房或半邊樓(前半部正面是樓,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貴州的鎮寧、安順等布依族地區盛產優質石料,而且還有可一層層揭開的薄厚基本均勻的平整的大石板,這種薄片石來源于水成頁巖。
當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頗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條或石塊砌墻,墻可壘至五六米高;以石板蓋頂,鋪成整齊的菱形或隨料鋪成鱗紋,石頭民居不僅不透風雨,而且古樸美觀,屋頂舉重若輕,安居而不壓抑。總之,除檀條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缽、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頭鑿的。一切都樸實淳厚。這種房屋冬暖夏涼,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較差。
石樓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府所在地城關鎮,絕大多數房屋都是石頭建造,三四層的石樓就有幾十棟。由于石料是淺灰白色,加工后更顯晶潔,所以白天看鎮寧,銀光閃爍;月夜看鎮寧,凝霜蓋雪。為此,古有“銀鎮寧”、素有“銀色鎮寧”之美譽。該鎮的石建筑,歷史悠久的已有600多年的風雨歷程,所以既堪稱為凝固的音樂,又可當作不朽的史詩。
布依族建筑有非常多的講究,在建造一處民居的時候,要先請陰陽先生看“風水”,不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然后要選吉日來起房造屋,吉日前一個月請木匠破料做房架。豎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魯班師傅。房架豎好,岳父家送來大梁,大梁上拴有紅綢扎的大花朵,并有樂隊和舞獅隊鳴鞭炮伴送。上梁時又要舉行歌舞祭禮和宴飲。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個過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滿喜慶與互助的氣氛。
布依族建筑是民族風情和地域文化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民居,是布依族文化的獨特表現,同時也是布依族人們的宗教信仰的一種表現。
關鍵詞: 布依族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