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明節有放風箏的習俗,現如今,還有很多也會在這個時節放風箏,其實古代的風箏還不僅僅是一項娛樂活動,那么,古代風箏曾用來做什么?下面八寶網小編就帶來介紹。
古代風箏曾用來做什么
螞蟻莊園答案:傳遞信息
解析: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臺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于外,結果被射落而敗,臺城淪陷,梁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風箏又稱“紙鳶”、“鳶兒”,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喜愛的活動。過去,人們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線,任憑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能除病消災,帶來好運。
清明節放風箏有什么寓意?
古人認為,放飛的風箏可以帶走邪氣與晦氣。漢代出現紙制風箏,叫“紙鳶”。唐以后,風箏作為一種兒童玩具日漸風行。
清代詩人高鼎曾這樣描繪放風箏的情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人們在紙鳶上加了一個竹笛,紙鳶飛上天后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音,好像箏的彈奏聲,于是人們將紙鳶改稱“風箏”。
此外,清明節還有這些習俗,門戶插柳是清明節特有的節俗。柳樹生命力旺盛,在春天往往最先吐出新芽;在《齊民要術》中還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之說。有一種說法是,插柳的風俗意謂可祛疫鬼。
清明還有戴柳的習俗。民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在鬢角插上青柳,也有“留青”之意,希望能留住年輕的容顏和生命力。
清明最初只是一個節氣。在古代,與其日期相近的還有兩個重要節日,一個是寒食節,一個是上巳節,都在農歷三月上旬。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兩個節日和一個節氣基本互不干擾,直到唐代,清明吸收了上巳節與寒食節的習俗,才趨向融合。
據史料顯示,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慎終追遠的重要儀式,由于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往往將掃墓延至清明。
當時的朝廷考慮到民間寒食、清明并舉已經成了習慣,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
上巳節的一些習俗,也逐漸挪到了清明。比如,掃墓要去郊外,在追念祖先之余,人們會趁著春光明媚,賞花、踏青,調節追思親人帶來的哀痛。唐代詩人王維寫道:“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最終,清明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重要傳統節日,大體延續至今。
關鍵詞: 古代風箏曾用來做什么 清明節放風箏 通訊求救工具 兒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