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我們這十年》的一個單元劇,《理想生活》以高質量對外開放和提速增效為敘述語境,以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中歐班列和義烏的國際化社區生活為主線,講述以進口展國際部負責人彼得曹和華裔女孩阿香為代表的義烏青年群體創新創業的故事,以此揭示義烏新青年的精神風貌,同時也展現出從“賣出去”到“買進來”的義烏成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發展之路。劇作著力表現普通人對理想的追尋、對情感的堅守和對民族文化的守護,生動體現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以及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的誠意和熱望。
展現不一樣的“我們”
《理想生活》為觀眾展現出個性鮮明、形象飽滿的創新創業先鋒群像——彼得曹仗義友善,但有時又猶豫不決;阿香溫婉善良,卻也倔強固執;歐陽雯機靈果敢,但同時又敏感脆弱;邱以安老實穩重,但又不善言辭。除此之外,劇中的“義烏商貿城”里還有眾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譬如精通多國語言、多地方言的塑像店東北店主,徜徉花海的鮮花飾品店男老板,扎根義烏、精通中國文化的音像店外國老板等。他們熱愛自己的事業和多棱鏡般的“理想生活”。主角和配角的形象塑造立體豐滿、真實可信、充滿親和力,這樣的人物形象設計無疑強化了觀眾對劇作的代入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呈現共同體式的“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聚焦中國對外開放與合作共贏的新局面,以生動的影像呈現新時代義烏包括普通居民、外企人員、商務部門工作人員等在內的各色“情感”故事,并從情感涉入、情感共鳴到情感治愈,逐漸完成劇作與觀眾的情感縫合,通過劇中“他們”的生活同構現實中“我們”的故事。在劇中,阿香帶著祖父阿爾貝托品嘗中國美食、游覽中華美景;小邱嘗試用中式烹飪方法烹調西班牙紅魔蝦、石斑魚,用更“接地氣”的方式傳遞食材的本味;阿香的西班牙祖父為了打破祖孫之間積蓄多年的誤解和隔閡,學習中國文化,愛上中國;外國姑娘在義烏邂逅國際社區義工小董等。這些自然溫情的情節設計和敘事策略,在使觀眾與角色產生共情之時,凸顯了劇作的主題:以中華傳統倫理為精神內核,以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創設共同體式的“理想生活”。
遇見精彩的“義烏”
為了更好地表現《理想生活》的主題,該劇導演滕華濤特意將諸多拍攝場景放在義烏佛堂鎮,盡顯古鎮水鄉的靜謐柔美與“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商貿興達,也以此觀照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前沿的義烏近十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江南小鎮的舊街小巷是劇作里高頻率出現的場景,青石巷道配上古樸的木制門窗,粉墻黛瓦之下遍布各式各樣充滿中國韻味的香茗店、陶藝店、小酒館和雜貨鋪,其間又參差著星點咖啡店、快餐店和夜市排檔。而無論是醪糟、頂針、黃酒、織錦等舊時小商品的還原,還是掃碼支付、直播賣貨等現代消費方式的再現,都以沉浸式體驗的方式將我們帶入義烏十年發展的氛圍當中,年代感和時尚感滿滿。劇中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人們,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卻共同編織著屬于自己的“理想生活”。除卻描繪江南水鄉的柔美,劇中也展現了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義烏國際商貿城和國際生活社區等現代義烏的新氣象和新景致。這是中國與國際接軌的地方,也是創造夢想和實現理想的地方。
“我們”的理想生活什么樣?在劇中,小邱的理想生活是烹飪爆炒紅魔蝦和紅燒石斑魚,歐陽雯的理想生活是挑選琳瑯滿目的進口巧克力和紅酒,阿香的理想生活是織就繽紛絢爛的織錦,彼得曹的理想生活是遇見更加開放、更加包融的義烏。“拋開那些不存在的界限,聽從內心的呼喚,過我們想要的理想生活”,這是阿香的心聲,也是更多劇作內外的“我們”繼續奮斗的動力。可以說,《理想生活》講的是義烏的故事和情懷,其實也就是中國的故事和情懷。理想生活何處尋?《理想生活》告訴你。致敬劇中那些為理想生活而奮斗的人物,也就是致敬為理想生活而奮斗的現實里的我們。
作者:王暉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歐陽一菲
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后,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