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賞心悅目,畫中仙人款款走近,飄飄欲仙,用這么唯美的舞蹈和充滿詩意畫境視覺效果呈現出歷史畫卷,演繹得惟妙惟肖,太美了。”
(資料圖片)
“湘君和湘夫人是從畫里面走出來了吧 ,一顰一笑,如詩如畫,這就是詩畫中國。”
11月1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第七期已于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節目中,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演員王念慈與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演員李祎然帶來的《湘君湘夫人》,以其輕盈曼妙的舞姿和浪漫的藝術感染力,成功吸引了廣大觀眾。
《湘君》與《湘夫人》為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九歌》其中兩章,作為描寫湘水之神的詩歌,其汲取古代神話元素,極富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明代畫家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圖》軸便取材于此,畫家以清勁秀麗的字體、圓潤流暢的線條,表達出《九歌》中唯美的詩意,也展現出文徵明對古意的理解和追求。王念慈與李祎然兩位舞者分飾湘君和湘夫人,二人梳高髻、著長裙,于夢幻仙境之中、湘水之上婆娑起舞,融合“漫步”和“圓場步”的古典舞步伐,在四季景色的奇幻變化中展現出“女神”輕盈曼妙的仙氣之感,極具浪漫藝術氛圍。
詩美,畫美,舞也美。《詩畫中國》此番將詩、畫、舞巧妙合一引發眾多網友感慨“這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盛宴”“浪漫與文化氣息兼具”“畫與舞蹈結合令人賞心悅目”。節目播出后,相關舞臺片段及話題#當屈原的想象化成舞蹈唯美又浪漫#也迅速登上微博文娛榜、要聞榜等熱搜榜單。
不只是《湘君湘夫人》,《詩畫中國》以符合當代審美的表達打造出了眾多頗具好評的舞臺,帶給觀眾極致視覺享受的同時,更通過具象化的演繹,讓人充分感受到了蘊藏在詩畫里的文化內涵。
打造令人驚艷的舞臺,絕美舞蹈讓古畫“活”起來
將古人的詩畫化成唯美舞蹈,在《詩畫中國》的舞臺上并不少見,其中《出水芙蓉》和《水》兩個舞臺最具代表性。
自古以來荷花因其超拔挺立的身姿、高潔淡雅的色彩,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繪于宋代的古畫《出水芙蓉圖》頁,便展現出了荷花的君子氣質,周敦頤也曾寫下千古名篇《愛蓮說》來贊頌荷花的高潔品格。于是《詩畫中國》以此為創作藍本,演員保劍鋒飾演周敦頤入畫《出水芙蓉圖》頁,于亭中飲酒賞荷、吟誦詩詞之時,看到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舞者孟慶旸飾演的芙蓉仙子,自花蕊中翩翩起舞,仿佛古畫中的出水芙蓉“復活”。此番創意呈現,不僅具象化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潔形象,也讓觀眾領略到了詩畫結合的魅力。有網友發出感慨:“孟慶旸蓮上舞真的是讓人覺得驚鴻一瞥,也是完美詮釋了蓮花的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央視的舞臺從來不會讓人失望,這個舞臺效果震撼到我了。”
除了具象的景致,當無形之水用更豐富的視覺形式展現出來時,也同樣美不勝收。南宋馬遠通過對水細致入微的觀察,把江、河、湖、海等十二種不同形態的水繪于《水圖》卷中,水的變幻與靈動躍然紙上,動人心弦。《詩畫中國》則創意性地以一段優雅的水下舞蹈,展現出水的多樣形態。任敏、王西和陳添三位舞者在水中翩翩起舞,水隨舞動,衣袂翩躚,纏綿繾綣,極富動感,讓這自然界最原始的液體煥發出新的魅力。而在唯美舞臺的背后,是三位舞者戴著8-10斤配重、平均每天300余次克服耳壓出入五米多深水池的不懈堅持,這也是對水堅韌特質的最好詮釋。
節目播出后,#任敏中國風水下舞蹈#、#水下舞絕美演繹水的12種形態#、#任敏跳出了水圖的12種形態#、#任敏被演技耽誤的舞蹈能力#、#三名90后訓練一個月水下還原古畫#、#水下憋氣睜眼跳舞#等眾多話題詞相繼登上各大社交平臺熱搜熱榜。有網友如此形容:“如碧波仙子,在畫卷上翩然起舞,好驚艷!”
沉浸式體驗一秒入畫,創新形式還原古畫世界
除了帶給觀眾唯美的視覺體驗,《詩畫中國》還用創新形式和技術,打造沉浸式舞臺,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詩畫之美。
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軸,被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贊譽其為“宋畫第一”,立軸畫卷整體高度達206.3厘米,比正常人身高還要高出許多。畫家用渺小的行人襯托高峻無比的山嶺,也讓畫面更富有生活氣息。《詩畫中國》便以畫中的行旅者視角切入,用三維技術打造了一個可容真人“進入”的山水空間,使觀眾沉浸式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磅礴之氣與頂天立地的沉雄氣概。不少網友感慨:“我真的看到了千年前范寬眼中的世界!”節目更引發了大眾對“置身千年前的中國山水畫是何體驗”話題的討論。
《雜花圖》卷由明代畫家徐渭創作,長達十余米的畫卷描繪了十三種花草果木,有文人最愛的梅蘭菊竹,也有百姓熟悉的瓜果蔬菜,各有姿態,各顯風骨。畫作展現了萬物生長的蓬勃,反映了徐渭“等量齊觀”的自然觀念,更因其“有程式而超越程式”的突破性,造就了畫作筆走龍蛇的瀟灑,將中國的水墨藝術推向了一個高峰。《詩畫中國》創新地將交響樂與水墨畫進行結合,在鋼琴家郎朗的演奏下,音符與筆墨交融鋪展,共同描繪出這幅大寫意水墨長卷,展現出徐渭筆下灑脫磊落的曠達。這幅“可以聆聽的水墨長卷”也讓觀眾不禁感嘆,原來音樂也可以有畫面感,而繪畫也不只是視覺的藝術,更蘊藏著節奏、韻律和情緒。
除了雄偉的山河、靈動的花木,節目還將四季之景搬上了舞臺,讓屏幕前的觀眾一同“入畫”。
南宋畫家劉松年所作的《四景山水圖》卷描繪了杭州春、夏、秋、冬四時景象。在《詩畫中國》的舞臺上,網友“唐草不是草”用自己扎實的古建筑知識積淀,結合當下最新的三維場景制作技術,完美復刻出《四景山水圖》卷,還原引人入勝的西湖四時之景,讓文化底蘊與科技創新碰撞出新的火花。歌手戴佩妮徜徉其間,吟唱四首描寫西湖的詩篇,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沉醉于西湖的四季美景。此番立體呈現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好評:“仿佛瞬間穿越回了南宋!”“畫美、景美、人美、歌聲美、文化美,視覺方面做的太到位了。”
《詩畫中國》以全新的視角,從中浩瀚的文化寶庫中選取精彩故事,將詩畫、表演、技術、思想自然而然地融合,帶給觀眾高品質的視聽享受的同時,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