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左茂軒上海報道
4月17日,在上海車展開幕前夜的ID.night上,ID.家族第一款純電動轎車ID.7完成了全球首秀,為中國市場打造的一汽-大眾ID.7 VIZZION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市。此外,上汽大眾ID. NEXT概念車也首次亮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是大眾集團全球最大的市場,約占其全球總銷量的四成。大眾也是在華燃油車銷量最高的企業。不過,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動汽車賽道,大眾還未能延續燃油車時代的優勢。
4月23日,大眾汽車集團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純電動汽車交付數據顯示,一季度,大眾汽車集團共交付14.1萬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42.1%。其中,7成銷量來自歐洲,達9.83萬輛,同比增長68.1%。美國市場增長迅速,交付量同比增長98%至1.57萬輛。不過,大眾集團在中國的交付量下滑了25.4%,僅為2.15萬輛。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一季度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零售量為89.37萬輛,照此計算,大眾集團在中國純電市場的市占率僅為2.4%。
作為中國燃油車時代的市場霸主,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替代燃油車,大眾的轉型壓力是巨大的。
大眾品牌ID.系列,是推動大眾在華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增長的關鍵。
大眾對于這款被稱為“電動帕薩特”的ID.7寄予厚望,大眾希望其能夠延續大眾帕薩特、邁騰等經典車型在B級家轎市場的地位。
此外,新近上市的上汽大眾新途岳也登陸上海車展。新途岳搭載了10.25吋全液晶數字化儀表和12吋懸浮式中控雙大屏組合、IQ.智慧車聯等一系列科技功能。
“ID.7 VIZZION和新途岳都彰顯了大眾汽車油電并重的戰略路線。”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表示。
4月18日,孟俠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坦言,今年前兩個月ID.系列產品的銷量并不太理想,但2月到3月環比實現翻倍增長。預計全年ID.系列產品銷量將有所增長,但暫時無法披露具體的增長目標。
雖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導致中國汽車市場秩序的大調整,但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強調,大眾汽車在電動汽車時代仍有信心在中國復現以往的輝煌。
“在未來兩年左右,可以看到大眾汽車的新面貌。中國對我們來說就是本土市場,在發展態勢上我們充滿信心。”施文韜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4月18日上海車展期間,施文韜和孟俠接受了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小范圍媒體采訪,以下為采訪實錄,有刪節。
《21世紀經濟報道》(下稱《21世紀》):如何評價一季度中國市場的“價格戰”?
孟俠:價格的競爭非常激烈,中國是充滿競爭的市場,很多用戶都期待著折扣,這是正常現象。出現價格戰有一些客觀原因。就燃油車而言,今年夏天會有新的排放標準,有些受到影響的車型將來可能不能上牌了,所以肯定要降價,具體如何解決會由主管部門決定。2021年,我們看到過同樣的發展趨勢,我們并不為之感到緊張。
我們會有一些市場促銷舉措,但從長遠的品牌角度來說會保持價格穩定。
中國市場仍是不斷增長的市場,接下來幾年,中國車市的增量是600萬至800萬輛,相當于整個德國市場的體量。大眾汽車要參與到這個不斷增長、充滿競爭的市場中去。我們深深植根于中國市場,我們認為,汽車產業的未來在中國。
《21世紀》:對中國今年的車市和新能源車市有著怎樣的預測?
孟俠:我們對今年中國市場的判斷大約是2200萬輛的規模,這也是行業機構做出的預估,其中包括800萬輛新能源車。
根據我們的預測,新能源汽車的潛力非常大,銷量會占整體市場的35%左右,增長相當強勁。我們相信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
大眾汽車今年的市場走勢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一季度,由于補貼取消以及連鎖效應,一季度的表現并不突出;第二個階段,整個市場去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非常疲軟,所以,同比和環比上都會呈現增長勢頭;第三個階段,我們目前有一些規劃,會在今年下半年體現在市場表現上。
《21世紀》:大眾對今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有怎樣的預期?
孟俠:今年前兩個月,ID.系列產品的銷量并不太理想,但2月到3月環比實現翻倍增長,良好的趨勢在持續。我們預計,全年ID.系列產品銷量將有所增長,但具體增長目標暫時無法披露。
我們期望總銷量對比去年有所增長。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很快,這給我們帶來一些挑戰,我們目前在燃油車市場占比更高,但兩者都會保持增長。
《21世紀》:大眾汽車依然是中國最暢銷的乘用車品牌,但市場份額在下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重新回到之前的地位?
孟俠:我們有著非常大的用戶群體,覆蓋多線城市。其中,一線城市有著完備的充電網絡,方便新能源汽車使用。對于仍需要燃油車的消費者,我們為其提供了20多款車型。所以,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必須兩者并重。
在燃油車市場,我們不僅沒有失去市場份額,還增加了市場份額,這體現了大眾汽車的優勢。
在新能源市場,我們正在快速趕上。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34%,至2025年銷量占比將達到50%。我們希望加強新能源領域的表現,繼續提升總體市場份額。
接下來我們將致力于實現碳中和,實現凈零排放,踐行“Way to Zero”戰略,專注于純電動車。
一季度,中國純電動汽車增長6%,插電式混動汽車增長83%。當前,有部分中國消費者需要小容量電池,但也希望有更長的續航里程,插電式混動是最優解決方案,但在當下的插電混動領域中,他們并沒有太多的選擇。我們目前的方案,并不一定能完全契合這部分人的需求。
在中國,我們著眼于長期發展,始終關注市場的變化,也會用更多的純電動產品來實現向純電動車的轉型。
《21世紀》:除了電動化、智能駕駛之外,中國消費者也非常關注智能座艙。大眾汽車在智能座艙方面會有哪些提升?車機系統會有哪些提升?
孟俠:中國汽車行業的生態系統有著非常高的技術含量,非常注重用戶體驗。不同品牌用不同的方式滿足用戶需求。大眾汽車充分認識到了這些趨勢和需求。
我們的戰略非常清晰,持續加速電動化轉型,推行“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我們一直在中國開展本土化研發。同時,CARIAD中國研發人員會翻番,把以前在德國的研發放到中國本土來做,而且我們也和中國企業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大眾汽車和中科創達的合作,專注于數字化功能,提升信息娛樂系統等方面的用戶體驗。在自動駕駛方面,我們與地平線建立合資企業,目前合作正在加快推進中。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將更強的高級駕駛輔助技術和高級自動駕駛技術融合到MEB平臺。
顯而易見,整個技術生態分成了不同的部分,而中國的生態獨樹一幟,歐洲和美國的生態也各具特色,不同地區之間幾乎沒有重疊。所以,我們強調“在中國,為中國”戰略,針對中國獨特的技術生態。過去我們采用全球化的做法,現在將更加專注于當地市場。
《21世紀》:放眼未來,大眾汽車有沒有機會在中國復制燃油車時代的輝煌和地位?
施文韜:在新能源領域,大眾汽車是比較早的入局者,入局的方式也持續而堅定,這幾年來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純電動車的發展。
在未來兩年左右,將看到大眾汽車的新面貌,我們的產品、服務、與用戶的互動,都會有較大的不同。我們希望能夠呈現出一個全新的大眾品牌,一個更受用戶喜愛的大眾品牌。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復現以往的輝煌。并且,中國對我們來說就是本土市場,在發展態勢上我們充滿信心。
《21世紀》:2022年北美市場對大眾汽車盈利貢獻很大,美國政府也在電動車方面推出了很多優惠政策吸引全球車企投資。怎么看待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的不同特點?大眾汽車對兩個市場會有戰略傾斜嗎?
施文韜:美國政府推出了一些非常有競爭力的產業政策,對于投資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中國市場在相關規劃上有前瞻性和長期性。中國市場具有比較好的延續性,美國跟進也是比較自然的事情。歐洲過去注重汽車產業,現在反而成為了后來者,尤其在產業政策方面與中國和美國相差甚遠。
所以,在不同的區域,大眾汽車所面臨的局面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中國和美國市場感受到了向上發展的強勁勢頭。
大眾汽車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我們也在美國進行了投資,以往美國市場并不是我們的優勢市場,但是基于目前的情況和規劃,我們可以在美國推廣途昂等車型,推動在當地的增長。
中國毫無疑問是我們的重心,在時間和資源上要占到40%-50%左右,中國仍是中流砥柱。
《21世紀》:一些中國車企正在進入德國等歐洲市場,在歐洲中國車企是否會對大眾汽車造成沖擊?
施文韜:中國品牌正在進入德國市場。從盈利角度看,德國、歐洲市場的盈利還是不錯的。這是中國品牌進入歐洲市場特別是北歐市場的重要原因。
六十年代,當日本車企進入歐洲時,歐洲車企也受到過挑戰。后來是韓國品牌,現在則是中國品牌。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不過,最重要的始終是要提供合適的產品和服務。
競爭會讓我們的步伐更加矯健。中國品牌來到德國非常正常,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另外,我們看到,大多中國車企來到歐洲瞄準的是高價位市場,而不是低價位或者主打性價比的市場,他們希望把自己的品牌打出來,而不是一開始就低價競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