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9月16日,一檔名為《打工不如打電話》的綜藝節目在正版視頻平臺上線。這檔綜藝由程璐、趙曉卉和蘇醒等主持,節目內容則是這三位化身可視電臺的主播,負責接聽“網友”們打進來的職場吐槽電話。基于首期的內容質量來講,這檔全新的綜藝節目,不足以吸引老編,我會選擇“一集棄”。
其實,類似的電臺主播接聽觀眾或者聽眾熱線,從而聆聽觀眾心聲的節目,在電臺上,有很多。而且,確實有一些音頻節目做的非常不錯。這似乎也讓這類綜藝節目有了一個很高的起點。反觀程璐、趙曉卉和蘇醒帶來的《打工不如打電話》就顯得過分刻意、不夠真實、主持人隨機應變能力差、節目效果不好等多樣問題了。
當然,我們要承認,在電臺的這類接聽大家熱線的節目當中,也有安排的嫌疑,不少熱線,都是節目組自己安排的。但是,一般收聽率很高的那些接聽電話的電臺節目,都需要有一個最大前提,那就是:不能刻意,而是讓聽眾覺得非常真實。比如,職場吐槽的電話,在《打工不如打電話》這檔節目當中,讓觀眾一聽,就知道是節目組編排好的,幾個電話,都過分刻意了。
接電話的節目有趣,就有趣在了真實感上。電臺主持人是不知道觀眾下一刻會說什么的。而無論觀眾說什么,電臺主播都可以把話題帶到一個正向的軌道上來。因此,些許的意外,尤其是打進電話來的聽眾方面的意外發言,往往讓這類節目顯得更為真實。反觀《打工不如打電話》,毫無意外可言,就給人一種提前安排好的感覺了。
同時,《打工不如打電話》當中的幾位主播,隨機應變的能力,相對較差,不足以形成看點。接聽觀眾熱線的節目,最考驗的便是主持人、主播的隨機應變能力。首先,主播不能喧賓奪主,要把真正的表達時間留給聽眾那邊,而不是自以為是和自說自話。其次,主播需要基于聽眾的發言,進行有效分析,而不是僅僅插科打諢,嘻嘻哈哈瞎鬧騰。
在這兩點上,程璐、蘇醒和趙曉卉做的都不好。他們沒有把打進熱線的聽眾當作敘事主體,而是把他們自己當作了主體,最后的綜藝效果,就成了他們幾個明星,這和明星真人秀的區別就不大了。同時,他們幾個也沒有深度分析聽眾發言的能力。這里的深度分析,不是鬧著玩、逗樂子,而是基于聽眾發言的真知灼見。
語言的藝術,之所以有趣,脫口秀之所以受追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充滿了智慧。主播體現自己智慧的方式,不是簡單搞笑,炫耀自我,而是要基于聽眾的發言,來進行深度分析,在分析的過程當中,進行智慧性發言。或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或者簡明扼要地講出方向,或者鞭辟入里地指責缺點等等。
程璐、蘇醒和趙曉卉在這幾點上,都沒有做到。這類職場打工人吐槽的節目,在很多電臺當中,都有類似的節目。有部分節目做的很好,主要就是主播足夠睿智,講出來的話能夠讓觀眾信服。脫口秀的最好境界,不是胡鬧式的搞笑,而是好笑之外,讓觀眾能夠陷入到一定量的思考當中。
《打工不如打電話》把電臺內容,錄制成為綜藝節目,進行視頻播放,當然是有開發價值的。這類觀眾打熱線的節目,是幾十年來電臺的老節目形式了。這類節目,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主播,主播們又帶領節目向更高的地方邁進。因此,這類節目的內容起點,是非常高的。程璐、蘇醒和趙曉卉們的水平,還夠不到這個水平。因此,我對這檔綜藝,“一集棄”。(文/馬慶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