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戀》中貢獻出熒屏第一吻的張瑜,成名后去美國發展。與丈夫離婚33年,至今單身無兒女。如今,她過得怎么樣呢?
1980年,張瑜憑借《廬山戀》促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熒屏第一吻”,成為了演藝圈的當家花旦。
(資料圖片)
在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很快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導演張建亞第一眼看見張瑜時,就被她沉魚落雁的外表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對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可張建亞的長相一般,甚至還有點“丑”。張瑜卻并不在意,反而為了讓他安心,果斷地與他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不久,在演藝界已經爐火純青的張瑜,覺察到各路導演拍的角色大同小異。她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去美國進行系統的學習。
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張建亞的時候,丈夫低頭沉默了許久。畢竟是新婚燕爾就要兩地分開,換成任何人,心里都會有所猶豫。
可此時的張瑜對出國深造學習,提升自己的演技有著強烈的愿望。盡管張建亞有著萬分的不舍,但還是只好選擇同意。
就這樣,在結婚的第二年,張瑜來到了美國的北嶺大學學習影視制作。從此,夫妻兩人開啟了兩地分居的生活。
剛到美國的時候,張瑜的全部積蓄只有幾十萬美元。但為了生活,她不得不一邊上學,一邊打工。
她不僅生活艱苦,學業壓力還非常巨大。她沒有任何英語基礎,因此成績就經常墊底,這讓張瑜的心理落差非常大。
每當這時,她就格外思念丈夫。她打不起越洋電話,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收到丈夫的來信。
1985年8月,張建亞到舊金山參加一個影展,夫妻倆終于團聚。
張建亞想讓她回國發展,但已經享受雙料影后待遇的張瑜,不滿足于現狀,依舊留在美國。
她渴望張建亞去美國陪她,但在國內有了一定實力和資源的張建亞也不同意去美國。
就這樣,張瑜不回國,張建亞也不出國。這樣的拉鋸戰持續了6年,兩人最終選擇了和平離婚。
從那之后,張瑜徹底放了下感情,回國去了臺灣拍戲。后來她選擇做投資,掙得盆滿缽滿。
她在最火的時候選擇結婚,結婚后為了事業又選擇出國,出國后同樣為了事情選擇離婚,一切的結局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她已經成了那個年代,那些人心中的回憶。
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張瑜雖然身家上億,但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至今仍是單身,也沒有孩子。
在人的一生中,每一次選擇都會有得有失。
就看你最在意的是什么了!
擇一,不悔,如此便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