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林真心/文)《誰都知道我愛你》是制片人巫天旭的第二部現代愛情劇。
劇集播出后,收獲平臺熱播榜、貓眼網絡劇熱度榜、德塔文電視劇景氣指數等多個榜單多次第一。出海成績也頗為亮眼,連續三周拿下WeTV馬來西亞周榜TOP1。
(資料圖)
上一部作品則是超過44億播放量、28萬人打分的《余生請多指教》。
在都市愛情這個品類里,巫天旭和搜狐娛樂聊了聊創作的一個方向和兩種表達。
他提到,在《余生請多指教》《誰都知道我愛你》兩條路徑的表達中都做了同一件事——創新,前者是新鮮的切入點,后者是傳統題材的煥新表達。
愛情劇要創新,《余生請多指教》和《誰都知道我愛你》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關照現實。
在類型創新這一層面,他也在思考:如何擺脫傳統的“三段式套路”?為什么大家不太能接受有缺陷的主角?發糖這題大家都會,但創作者能夠一直停留在舒適區嗎?
拋開品類,他又以制片人的視角解讀了大眾關心的CP感、二搭、選角、出海等問題。
一個“方向”
搜狐娛樂:為什么想到要去拍暗戀題材,這類作品在影視的作品里并不少見?
巫天旭:這個故事里有兩點是比較打動我的,一個是原著小說所賦予的極致“推拉感”,另一個是它具備創新的空間和可能性。
我們在做每個項目的時候都會想:這個項目的創新點到底在哪?這種創新涉及到兩個層面,一是在常規的愛情劇里從人設、職業、切入點上能找到的新方向。比如我們在做《余生》的時候,我們通過醫生和病患的視角,看到了在面對生老病死的時候,愛情的獨特詮釋和內涵——兩個人只有相互支撐,才能走完余生。
二是傳統題材里的全新表達。近些年,暗戀題材并不少見,但我們發現,大多數這樣的題材中,女性都會顯得卑微、小心翼翼和弱勢。但其實這已經無法做到與當下女性的情感共振了,尤其是95后、00后,女生們對自己在情感里的主導性和主動性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注重自我感受的表達。所以你看到《誰都》里一開始,何笑然在面對過去暗戀對象的時候,是完全反套路的。
搜狐娛樂:除了不喜歡“戀愛腦”的觀念升級,還有哪些創新?怎么看待都市愛情這個題材的迭代升級?
巫天旭:《誰都》這個故事和傳統的愛情劇的結構有點不一樣。前十集大家都覺得很甜節奏很快,但是對我們來講,這里的愛情就是一個真空的“海市蜃樓”——兩個人在沒有太多外力阻撓的情況下戀愛,這是整個故事的前奏。這個“海市蜃樓”很美好,但它的地基是虛空的,經不起風浪。
而我們更想表達,好的愛情,其實是當你面對一地雞毛的時候,還能去完善自我,修正自己的不足,并與對方互相成長腳踏實地地走下去。在《誰都》中,男女主都不是傳統意義的完美人設,缺陷和成長是這兩個角色最有魅力的人物弧光。
雖然連續做了兩部愛情劇,但我一直都在試圖解決的是擺脫愛情劇傳統的“三段式套路”——第一階段:兩個人一見鐘情或一眼萬年;第二階段,在一起之后,產生誤會而分手,第三階段,追妻或追夫火葬場,迎來結局。
但問題在于,這種傳統的三段式的故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且很容易出現后期乏力的情況。因為僅僅靠小而美的愛情,是無法實現,讓一段故事具備質感和厚度。
那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從我的角度來看,就是要加入一些現實層面的東西,不能只為造夢而造夢。我覺得對于現實的理解,大家都會有各自的表述,在我看來,去呈現當下年輕人對于情感的態度和表達,這也是一種現實邏輯。
林之校如此,何笑然亦然。我們的升級,是根據每一個階段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或者新時代下大家對于感情的認知,去做能呼應當下女性心理的情感表達,和觀眾共情。
搜狐娛樂:改編后把蕭尚麒定位為創二代,而非傳統意義上的霸總,是出于哪些考量?在都市愛情故事中,非霸總型男主有哪些優勢?
巫天旭:我們在創作的時候,蕭尚麒這個人物是經歷了比較多討論的。
許魏洲第一時間拿到劇本的時候就跟我說,我不想把他演成一個很常規的霸總,我說這也是我們的想法。我個人覺得“霸總”這個詞大家現在一聽到就可能會心生“反感”。
此外,我也希望蕭尚麒不要呈現出太多所謂的精英感。所以你會看到他前兩三集的時候一直在被何笑然各種“懟”,各種出丑。我希望蕭尚麒能夠在和何笑然的相處當中一點點成長,能意識到自己的很多行為是不對的。
蕭尚麒是一個在不斷成長的人物。他真的不完美,他和何笑然的愛情也是這樣的。要把他打造成“完美人設”其實很簡單,各種寵溺,發糖,這題我會,但如果是僅僅想做這樣的內容,我不太會選擇開發《誰都》。
對于制片人來說,我一直在尋找創作中新的東西,找一些能夠讓自己興奮的東西,而不是停留在一個安全區。
搜狐娛樂:觀眾對這個角色似乎也存在一些爭議,比如會覺得蕭尚麒的一些舉動是觀眾不能接受的?
巫天旭:大家的意見我都看到了,我也在不斷地反思,但僅有一點,我是希望和大家去探討的:我們的國產劇是不是真的不能接受有缺陷的男女主?
我們有時候會看到,配角演員在跳脫很多所謂的條條框框,人物光環的限制之后,反而比男、女主呈現得豐滿。這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所謂好的人設,不一定是全程高光的,就像拍照一樣,陰影部分的呈現,才會讓高光部分更加明艷動人。
我很感謝,無論是在《余生》,還是在《誰都》上,幾位演員都給了我們足夠的寬容度和支持。無論是制片人、導演、演員,大家在創作過程中,都感受到了“完美人設”給我們設置的障礙和壁壘——他會脫離人性的真實,讓人物顯得扁平。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當然,讓觀眾有一些爭議的觀感,說明我們在劇作上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我依然想強調,如果持續地輸出完美人設,我們偶像劇的路會越走越窄。
兩種“路徑”
搜狐娛樂:《誰都知道我愛你》有很強的戲劇沖突,而《余生請多指教》偏向于輕松治愈,您怎么看待都市愛情這個品類里這兩種不同感情模式?
巫天旭:《余生》和《誰都》是典型的兩個路徑的表達。《余生》表達的是“在愛情里面,相愛還伴隨著生老病死”;《誰都》里面則是“相愛還必須要經歷一地雞毛的考驗”。本質上他們都會通向溫暖治愈的彼岸,只是路徑不太一樣而已。
在做《余生》策劃的時候,我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才能夠指教你的余生?經過很多考量之后,我們覺得對愛情最大的考驗是生死。我們把林父林母,林之校顧魏的情感,放在這樣一個命題下去探討,讓愛情的議題有了很好的深度和延展性。
而在《誰都》的表達里面,我們更聚焦于兩性的情感,它更像是一個無限流的故事,重逢、再重逢,再次重逢,每一次,那人都在燈火闌珊處,而角色一次又一次修復自己的缺點和問題,變成更好的自己不斷地奔向對方。我很喜歡這種“假如再來一次”營造的獨特造夢感,它本質上是一個反意難平的作品。
搜狐娛樂:相應的,兩部劇的受眾群體有何不同?
巫天旭:相對來說,《誰都》聚焦女性觀眾一些。其實更多是對兩性關系進行一些探討。
《余生》是合家歡的劇,它除了愛情之外,還有父母與子女間的理解與和解。
搜狐娛樂:《余生》這種平淡而浪漫的感覺,和《誰都》里的強戲劇性,在現在的都市愛情類別里分別是什么樣的存在?為什么沒有選擇走一樣的路徑?
巫天旭:我覺得兩者都是愛情劇的通路,只是作為制片人而言,不太想重復自己。我們肯定希望每一部戲都能拿出不一樣的東西,讓觀眾有新意,也讓自己的創作有興奮感。
包括我們接下來也會調整方向去做一些現實主義題材。偶像劇的表達和情緒可能還是會有局限性,進入到現實題材這個賽道之后,我覺得能融入更豐富的表達和更激烈的情感。
搜狐娛樂:《余生請多指教》前幾天播出了日本預告片,《誰都知道我愛你》也成功出海,為什么兩部劇能有如此強的海外影響力?
巫天旭: 《誰都》《余生》的成功出海,除了演員本身的魅力之外,我覺得還有一點在于大家對于情感的理解是相通的,能做到最大范圍的共情,是一個劇能在海外取得好成績的先決條件。
搜狐娛樂:《余生請多指教》前段時間豆瓣開分了,這部作品達到你們的預期了嗎?
巫天旭:一個劇到底如何評價,豆瓣的評分只是一個維度的參考值,很重要,但不具備絕對性,劇集的最終表現成績,是平臺的數據,收視率的拉動、觀眾口碑等多方維度的綜合。
站在制片人的角度,我只能說,不管是《余生》還是《誰都》,導演,編劇、還有演員,都很好地完成了我的要求和任務,在我心中他們都是最好的。劇作有不足和爭議的地方,也應該由制片人來承擔責任。
所謂“方法論”
搜狐娛樂:作為制片人,有沒有自己的一套選角方法論?
巫天旭:其實在我的項目里,我還蠻喜歡用新人的,這些新人都是我和導演,面試數百個演員,一個一個挑出來的。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首先有很好的基礎和天賦,第二是他們對角色有足夠熱愛,愿意為角色去“拼命”。現在的市場環境,年輕演員們能夠有的機會越來越少,我覺得我們應該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跟著優秀的演員去學習和成長。
讓我有成就感的地方在于,這些演員都很爭氣,比如《余生》里的翟子路、李昀銳,現在都獲得了不錯的發展,《誰都》里的陳鶴一、高睿菲兒最近也收獲了不少人的關注。
像楊紫、肖戰、宋茜、許魏洲他們也都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所以他們對于其他年輕演員都帶著特別包容和照顧的態度。他們都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會在劇組主動建群,活躍氣氛,讓大家熟悉,也經常會在現場請大家吃吃喝喝,遇到問題,也會不厭其煩地鼓勵和幫助他們。
搜狐娛樂:最近宋茜兩部劇接連播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次和宋茜合作的感覺如何?
巫天旭:好演員的標準都是相通的—擁有天賦,并且付出200%的努力。我覺得宋茜完美詮釋了這個標準。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對于宋茜的認知,絕不會僅僅是優質偶像宋茜,更會是優秀演員宋茜。我也很替茜茜開心,因為她眼里的光,已經被更多優秀的團隊和行業前輩看見,
搜狐娛樂:在片場你會扮演什么角色?
巫天旭:現場是導演的戰場,制片人這個角色其實就是去給導演和演員創造一個真空的創作環境。
其實演員真的很累,每天工作時間12個小時,回去之后要卸妝,還要看第二天的劇本,所以每天的睡眠時間非常不足。演員在片場是需要有足夠的安全感的,我們要讓他們在一個相對沒有干擾的環境中去創作。除此之外,演員在高強度的工作中也會出現一些焦慮情緒,比如自我懷疑,制片人這時候就要去架起他們和導演溝通的橋梁。
我始終認為,在片場沒有不好的演員,只有不好的團隊。當我們創造了一個好的環境,演員感受到團隊的用心和真心,他們也會同樣回報給你最好的狀態。
搜狐娛樂:《余生》的小劇場形式很出圈,是現場和兩位演員碰撞出來的嗎?
巫天旭:在余生的原著小說里,每一章的結尾都有一個有趣的男女主對話,我們在劇本創作階段,覺得它非常有趣,又能夠很好地對正片進行一個補充。比如第一集里,顧魏能準確測出林之校的脈搏,大家會覺得有點偶像劇“懸浮”感,但結尾顧魏告訴林之校,這是假的,一下子就讓它這段情節落地了,這就是我們設置的初衷。
最開始的拍攝,的確是想著按照正劇的模式拍,但由于時間有限,導演和攝影指導就提出化繁為簡,在換機位的間隙,讓兩位演員用手機拍攝,營造一種現場感和真實感。
小劇場是有腳本的,但兩位演員基本上只借用了腳本的情境,加入了很多即興的的東西,最終大家能喜歡,還是因為兩位演員高水平的呈現。
搜狐娛樂:CP感向來是劇集市場的關鍵詞,作為制片人,您怎么看待角色CP感?會把CP感作為選角的重要衡量標準嗎?
巫天旭:很多人說CP感是玄學,其實對于制片人來說,它沒有什么玄學,如果搭配的兩個演員都很好地將人物詮釋好,他們的情感就自然會變得可信。所以兩個好演員搭配,就一定會有CP感。
我從來不相信什么“把兩個人的照片擺在一起看有沒有CP感”。如果最終劇作呈現的CP感不好,這個問題要去倒推:演員去呈現這個角色的時候,有沒有真正進入到這個角色?有沒有呈現出角色情感的細膩度?
我們在挑選演員的時候,最強調的一點其實是表演最基本的接收和給予——你能接收到對方的信息,同時你能給到對方什么反應。其實,這種接收和給予的強度就是所謂CP感成立的密碼。
搜狐娛樂:現在很多劇粉會呼吁熒幕CP二搭,您如何看待演員二搭這件事?會考慮讓之前合作的演員二搭嗎?
巫天旭:我對這個事情持保留觀點。
演員能一起合作一部戲,有天時、地利、人和各個方面的原因。不是不能二搭,而是演員每個階段想演的角色不同,對自己的規劃也不同,檔期更是很難達到恰如其分的合拍。
作為制片人,合作很好的演員,在合適的時候,遇到合適的內容,我們也會分別和他們聊一聊,但絕對不會把“二搭”作為一個指標性的東西去提給演員,或者說,“二搭”從來不是我們去創作一個作品的目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