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有句老話:作品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這句話,如今成了一些影視劇瞎編亂造的“遮羞布”。
(相關資料圖)
不管劇情多離譜,設定多么反常識,導演編劇都會拿這句話來應付。
近期開播的年代劇《人生之路》就是這樣。
影視劇中,1984年的陜北農村一片青山綠水,女主角李沁家里有輛拖拉機,男主角陳曉拿“二八大杠”當飆車工具,下館子吃的是南方的“米粉”。
但現實是,那個時代的陜北農村,很多人住的是窯洞和土坯房,缺水是常態。拖拉機那種東西,是只有村集體才有那個購買力的。
“二八大杠”也是當時的“結婚三件套”,家里有了它愛惜的很,哪會去用它在崎嶇的山路上飆車,甚至車輪子飛了后,男主角連看不都看一眼。
而且陜北人吃的那叫粉條,不是米粉。
劇中李沁不愧是家里有拖拉機的人,竟然搞到一個紅色的氫氣球,還準確地放飛到陳曉在縣城考試的操場上空……編劇和導演是認真的嗎?
這是年代劇,不是《小豬佩奇》。
還有更夸張的,劇中關于考大學的劇情里,竟然提到了“一本”和“二本”。
實際上,1991年時大學只分為“重點”和“一般”兩種,到了2000年,大學才開始根據分數三批次錄取,也就是如今所說的“一本”到“三本”。
劇中的背景是1984年,編劇和導演是穿越后提前知道的政策?
演員也沒一點見解,這么明顯的錯誤,愣是沒人管。
披著“年代劇”的外衣,大行“偶像劇”的套路,這些都是在家拍腦袋想出來的這些劇情嗎?
路遙老師的原著擺在那里,但凡看得認真點,也不會搞出這么離譜的事,然后還一個勁兒地“自我感動”。
國產劇里,充斥著一些違反基本常識的劇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在槽點無數的“抗戰劇”中,曾多次出現過令人啼笑皆非的“冥場面”。
讓筆者印象最深的,當數在屏幕里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槍斗術”。
不清楚這些演員是如何讓自己不笑場的。
這嚴肅認真的表情,一本正經地“瞎扯”想象出來的原理,有沒有想過牛爵爺的感受?
還有吳奇隆主演的《向著炮火前進》。
劇中扮酷耍帥就不提了,為何吳奇隆出場時,身后面總會帶著一把西式沙發,特重特長的那種,摩托車根本裝不下啊。
劇情就更加讓人難忘了,在該劇第十四集中出現了一句臺詞:八百里開外,一槍干掉鬼子。
就想問,編劇你這是看不起誰呢?
800里換算下來是400公里,北京到濟南的距離也不過如此,甚至是如今咱們國家外貿型火箭炮的公開參數,也沒超過這個數值。
你確定你能看清400公里外,敵人的
因為劇情太離譜,這部劇開播后很快就被下架了。
抗戰劇“雷點”多,歷史劇也出現不少違反常識的劇情和設定。
既然是歷史劇,咱能不能稍微尊重一下歷史,但編劇導演就是要別出心裁,嘩眾取寵一番。
連《甄嬛傳》這種備受好評的劇,都會犯常識性錯誤。
比如對著皇上自稱“臣妾”,對著下人喊“本宮”。
在古代,皇上的后宮佳麗們,是萬萬不會自稱“本宮”、“臣妾”的。
記載中,只有太子和備受恩寵的公主,才會偶爾在得意忘形的情況下自稱“本宮”,如太平公主。
“臣妾”的用法也不對,那時候有資格覲見皇帝的妻妾,多用“妾身”、“妾某氏”或“奴家”自稱。
對待身份地位比自己低的人,通常用“我”“吾”來自稱,并不會用“本宮”來替代,除非是活膩歪了。
歷史劇還有個怪現象:只要是個皇上,不管是上班時還是下班后,永遠是黃袍加身,恨不得從里到外都是黃顏色。
這其實很不嚴謹。
明代的皇帝,就偏愛紅顏色,黃袍只是眾多“工作服”中的一件,上朝時穿紅色居多,祭祀時多穿黑色。
至于“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歷史劇中也常常用錯。
這句話是明朝才開始有的,有兩種斷句。
一種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另一種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但唯獨沒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種斷句法。
細節之處見真章,歷史劇還得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
哪怕是《三國演義》這樣的大型歷史劇,也犯過挺大的錯。
諸葛亮帶兵打仗,旗子上印著一個大大的“蜀”字,卻少了一個“漢”字。
少寫一個字,卻有本質的區別。
“蜀”是地名,在三國時期,也是魏國對劉備勢力的蔑稱,恥笑他偏安一隅。
而“蜀漢”則是劉備的國號,是懷著繼承漢室的遠大志愿的。
這就像抗戰時期,那些幫日軍打仗的人,在旗子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偽”字一樣。
事實上他們自稱“協軍”,不會把自己叫“偽軍”。
如果上述的錯誤還有情可原,那么有些歷史劇的錯誤,就有點荒唐了。
比如《康熙王朝》中,斯慶高娃扮演的太后,稱自己為“孝莊”。
這就很離譜了,“孝莊”是謚號,是死后才有的封號。
同樣還是這部劇,鰲拜管玄燁叫“康熙”。
“康熙”是年號,不能用來指代皇上。
一部歷史正劇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鍋”肯定是編劇的。
《大明風華》中,鄧家佳飾演的皇后,嘴里竟然冒出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胡話。
這句話,出自日本小說家太宰治《人間失格》中,該書的出版日期是1948年。
還有《大宋宮詞》中,劇中宰相李沆的扮演者,將虛與委蛇(yi)念成了虛與委蛇(she),讓觀眾大跌眼鏡。
電視劇《武則天》中,更是出現了父親喊她“則天”的精彩場面,這就像是把“西門慶”叫“門慶”一樣滑稽。
“則天”,是她死后“唐中宗”遵其遺命,追封她為“則天大圣皇后”的稱號而來,并不是她的原名。
“武媚娘”的名字則是唐太宗賜號“武媚”而來,“武則天”原名叫什么不知道,如今學界的幾種叫法都沒有歷史記載。
至于現代都市劇,違反常識的地方也處處可見。
在電視劇《窈窕紳士》中,孫紅雷在電梯抽煙,結果引發“噴淋頭”呲水,場面挺搞笑,但缺乏常識。
現實中的電梯里,只有煙霧警報器,沒有條件安裝“噴淋頭”。
電梯上上下下來回移動,落差幾十米,水無法供給。而且煙霧警報器也只會發出聲音,并不會觸發“噴淋頭”呲水。
“噴淋頭”長這樣。↓
它連接在專門的消防管道上,紅色的部位是關鍵,當溫度超過68攝氏度時會炸裂,高壓水會噴出來滅火。
離譜的劇情很多。
在電視劇《南方有喬木》中,白百何更是干出了把電線插在插座上,然后直接給手機充電的詭異舉動。
但凡有點敬畏心,也想不出這么不要命的招兒。
然后,這部電視劇就因為這個橋段被消防部門好好教育了一番。
這真不是開玩笑,小孩子學去了是會出危險的。
電視劇《極光之戀》,也曾上演過“往水池里放500根加熱棒加熱湖水,只是不想讓自己心愛的女人泡在冷水中拍戲”的狗血劇情。
雖然加熱棒確實是用來燒開水的,但那玩意有危險。
有沒有漏電隱患先不說,就算是真的把湖水加熱了,里面的生 態環境也將萬劫不復,拿公共資源當自己炫富的資本,真是編劇敢寫,導演敢拍。
還有那些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保大人還是保小孩”、“小孩失蹤24小時后才能立案”等情節,都是編劇為了制造戲劇沖突而自行想象出來的情節,觀眾不要當真。
“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這句話本來是替“藝術”辯解的,但如今的一些影視劇,壓根和“藝術”沾不上邊。
它們為了營造戲劇沖突而突破底線,為了迎合粉絲口味而不顧現實,拍出來的電視劇,不是流量們站在原地扮美耍酷,就是照搬網絡爽文小說。
觀眾是啥感受,像是和他們沒關系一樣。
難道真像網友所言:“如今的一些電視劇,拍出來本就不讓觀眾看的”那般嗎?
——END——
關鍵詞: